患者女,37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6个月,伴气短3个月”来诊。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持续的机械性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轻度增强。最可能的诊断是A、动脉导管未闭B、主动脉瓣反流C、主-肺动脉间隔缺损D、冠状动脉瘘E、室间隔缺损可作为确诊依据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心电图C、胸部CTD、胸部X线片E、MRI如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须做的检查是A、MRIB、心导管检查C、24 h动态心电图D、运动平板试验E、ECT

题目

患者女,37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6个月,伴气短3个月”来诊。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持续的机械性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轻度增强。最可能的诊断是A、动脉导管未闭

B、主动脉瓣反流

C、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D、冠状动脉瘘

E、室间隔缺损

可作为确诊依据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

B、心电图

C、胸部CT

D、胸部X线片

E、MRI

如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须做的检查是A、MRI

B、心导管检查

C、24 h动态心电图

D、运动平板试验

E、ECT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37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6个月,伴气短3个月”来诊。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持续的机械性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患者,心悸,气短,查体: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该患者心脏触诊可发现

    A.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B.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C.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D.心尖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E.心尖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正确答案:E

  • 第2题:

    动脉导管未闭听诊杂音位于

    A.胸骨右缘第3肋间
    B.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左锁骨下方
    C.胸骨左缘第3、4肋间
    D.心前区
    E.胸骨右缘第2肋间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动脉导管未闭听诊杂音位于()

    A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左锁骨下方

    B胸骨右缘第3肋间

    C胸骨左缘第3、4肋间

    D胸骨右缘第2肋间

    E心前区


    A

  • 第4题:

    5岁患儿,自幼青紫,有蹲踞现象,X线胸片示肺血少。
    患儿的听诊特点是
    A.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6至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
    B.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6至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C.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2/6至3/6级收缩期反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D.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可闻及机器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
    E.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6至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固定分裂


    答案:A
    解析:
    (答案:A)法洛四联症为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典型症状为青紫,一般在1岁内出现青紫、杵状指和蹲踞位,X线胸片示肺血减少。肺动脉狭窄时可有青紫、肺血少,青紫一般出现的晚,没有蹲踞现象。右位心一般无临床症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均系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无青紫,肺血增多。法洛四联症的听诊特点是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6级至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其杂音产生系肺动脉瓣狭窄所致,杂音的响度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的程度,狭窄重,流经肺动脉的血少,杂音则轻而短。流经肺动脉血少,也影响肺动脉第二音,使其减弱或消失。因肺动脉狭窄,右心室压力负荷加重,产生右心室肥厚。

  • 第5题:

    1. 男,70岁,轻度头晕2年,体检血压165/75mmHg,主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稍亢进,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
    2. 男,65岁,因头晕、活动时心前区疼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诊。血压130/70mmHg,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胸骨左缘第3肋间、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3~4/6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
    3. 男,23岁,无不适,参加工作体检发现胸骨左缘3、4肋间4/6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
    4. 男,40岁,头晕伴黑矇3年。查体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第4心音及4/6级收缩期杂音( )

    A肥厚型心肌病

    B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

    C先天性二尖瓣畸形

    D风湿性心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

    E室间隔缺损


    1. B
    2. D
    3. E
    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