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9岁,右下后牙肿痛。检查:右下第二乳磨牙冠大部分破坏,龋洞较深,叩诊(+),松动Ⅱ度。颊侧牙龈处有0.5mm×0.5mm脓肿。X线片示:牙根吸收1/3,根分歧有低密度影。右下第二前磨牙牙根形成2/3。本病例的诊断是A、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B、根尖周脓肿C、根吸收D、深龋E、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如果治疗后,右下第二乳磨牙仍然松动且X线发现,右下第二前磨牙牙胚牙囊骨壁有破坏,应作的处理是A、开放,定期换药B、完善根管治疗C、拔除,做功能矫治器D、拔除,不需要做保持器E、拔除,做保持器

题目

患儿,9岁,右下后牙肿痛。检查:右下第二乳磨牙冠大部分破坏,龋洞较深,叩诊(+),松动Ⅱ度。颊侧牙龈处有0.5mm×0.5mm脓肿。X线片示:牙根吸收1/3,根分歧有低密度影。右下第二前磨牙牙根形成2/3。本病例的诊断是A、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

B、根尖周脓肿

C、根吸收

D、深龋

E、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如果治疗后,右下第二乳磨牙仍然松动且X线发现,右下第二前磨牙牙胚牙囊骨壁有破坏,应作的处理是A、开放,定期换药

B、完善根管治疗

C、拔除,做功能矫治器

D、拔除,不需要做保持器

E、拔除,做保持器


相似考题
更多“患儿,9岁,右下后牙肿痛。检查:右下第二乳磨牙冠大部分破坏,龋洞较深,叩诊(+),松动Ⅱ度。颊侧牙龈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5岁半。右下后牙肿痛2周。检查:冠大部分破坏,龋洞较深,叩(+)松动,Ⅱ度。颊侧牙龈处有0.5mm×0.5mm脓肿。X线片显示根吸收达根长1/3,根分歧有低密度阴影,根形成期,上方骨板消失。

    本病例的诊断是
    A.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
    B.根尖周脓肿
    C.根吸收
    D.深龋
    E.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答案:B
    解析:

    1.乳牙根尖周脓肿,患牙松动并有叩痛。根尖部或根分歧处牙龈红肿,X线片检查可见根尖部和根分歧部牙槽骨破坏的投射影像。X线片排除根吸收,故本题选B。叩痛、松动及颊侧牙龈脓肿排除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可出现较剧烈的自发痛、咀嚼痛和咬合痛。但患儿只肿痛,遂排除急性发作。
    2.根尖周炎的乳牙,根尖及根分叉区骨质破坏范围广,尤其是骨质破坏、炎症已涉及继承恒牙牙胚,或后者的牙根已大部分形成,或位置已接近乳牙根分叉处,乳牙明显松动,该乳牙应该拔除。远中导板保持器,适于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或萌出中。故选D。

  • 第2题:

    患者,男,6岁,右下后牙肿痛2天。检查:远中面龋洞较深,叩诊(+),松动Ⅱ度,颊侧牙龈处有0.5mm×0.5mm脓肿。X线示根吸收1/3,根分歧有低密度影。

    如果用1:100 000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麻醉,一次最大剂量为
    A.4ml
    B.lOml
    C.20ml
    D.40ml
    E.50ml

    答案:C
    解析:
    2.距离换牙时间较长的乳牙应做根管治疗保留到替换。但是如果根尖病变严重,影响恒牙胚时应拔除并制作间隙保持器。
    3.【解析】鼻腭神经分别上颌切牙和尖牙的腭侧黏骨膜及牙龈和中切牙;腭前神经分布上颌尖牙、前磨牙、磨牙的腭侧黏骨膜及牙龈;上牙槽后神经分布上颌第二、三磨牙及上颌第一磨牙的腭根及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上牙槽中神经分布上颌前磨牙及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上牙槽前神经分布上颌切牙、尖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侧牙龈。

  • 第3题:

    患儿,9岁,右下后牙肿痛。检查:右下第二乳磨牙冠大部分破坏,龋洞较深,叩诊(+),松动Ⅱ度。颊侧牙龈处有0.5mm×0.5mm脓肿。X线片示:牙根吸收1/3,根分歧有低密度影。右下第二前磨牙牙根形成2/3。

    如果治疗后,右下第二乳磨牙仍然松动且X线发现,右下第二前磨牙牙胚牙囊骨壁有破坏,应作的处理是
    A.开放,定期换药
    B.完善根管治疗
    C.拔除,做功能矫治器
    D.拔除,不需要做保持器
    E.拔除,做保持器

    答案:D
    解析:
    2.因为颊侧牙龈处有脓肿,X线片示:根分歧有低密度影,这些病史加上检查可以诊断为根尖周脓肿。所以第1题选B。如果治疗后,牙囊骨壁有破坏,说明乳牙根尖炎症可能影响到恒牙胚,应当拔除乳牙来保护发育中的恒牙胚。患儿已经9岁,第一磨牙已经萌出且基本建立咬合关系,第二乳磨牙的拔除对其向近中移动的幅度已经很小,所以没必要做保持器。所以第2题选D。

  • 第4题:

    患者,男,6岁,右下后牙肿痛2天。检查:远中面龋洞较深,叩诊(+),松动Ⅱ度,颊侧牙龈处有0.5mm×0.5mm脓肿。X线示根吸收1/3,根分歧有低密度影。

    诊断是
    A.深龋
    B.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C.牙周脓肿
    D.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
    E.根吸收

    答案:D
    解析:
    2.距离换牙时间较长的乳牙应做根管治疗保留到替换。但是如果根尖病变严重,影响恒牙胚时应拔除并制作间隙保持器。
    3.【解析】鼻腭神经分别上颌切牙和尖牙的腭侧黏骨膜及牙龈和中切牙;腭前神经分布上颌尖牙、前磨牙、磨牙的腭侧黏骨膜及牙龈;上牙槽后神经分布上颌第二、三磨牙及上颌第一磨牙的腭根及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上牙槽中神经分布上颌前磨牙及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上牙槽前神经分布上颌切牙、尖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侧牙龈。

  • 第5题:

    患儿,9岁,右下后牙肿痛。检查:右下第二乳磨牙冠大部分破坏,龋洞较深,叩诊(+),松动Ⅱ度。颊侧牙龈处有0.5mm×0.5mm脓肿。X线片示:牙根吸收1/3,根分歧有低密度影。右下第二前磨牙牙根形成2/3。

    本病例的诊断是
    A.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
    B.根尖周脓肿
    C.根吸收
    D.深龋
    E.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答案:B
    解析:
    2.因为颊侧牙龈处有脓肿,X线片示:根分歧有低密度影,这些病史加上检查可以诊断为根尖周脓肿。所以第1题选B。如果治疗后,牙囊骨壁有破坏,说明乳牙根尖炎症可能影响到恒牙胚,应当拔除乳牙来保护发育中的恒牙胚。患儿已经9岁,第一磨牙已经萌出且基本建立咬合关系,第二乳磨牙的拔除对其向近中移动的幅度已经很小,所以没必要做保持器。所以第2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