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解析:信息系统安全属性分为三个方面:可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而抗毁性、生存性、有效性是信息网络系统可用性的体现。
更多“信息系统安全属性分为三个方面,以下(36)不是。A.可用性B.保密性C.完整性D.抗毁性 ”相关问题
  • 第1题:

    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包括(21)和不可抵赖性。

    A.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B.符合性、完整性、可用性

    C.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

    D.保密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系统安全概念的理解,信息系统安全定义为:确保以电磁信号为主要形式的,在信息网络系统进行通信、处理和使用的信息内容,在各个物理位置、逻辑区域、存储和传输介质中,处于动态和静态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抵赖性,以及与网络、环境有关的技术安全、结构安全和管理安全的总和。其中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属性。最初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优先考虑的是可用性,随后是保密性和完整性,后来又增加了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再后来又有人提出可控性、不可否认性等等。安全属性也扩展到5个: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要实现具有这么多安全属性、并达到相互之间平衡的信息系统近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务,以至于后来的通用评估准则(CC,ISO/IECl5408,GB/T18336)和风险管理准则 (BS7799,ISO/IEC27001)都直接以安全对象所面临的风险为出发点来分别研究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系统安全,针对每一风险来采取措施,其终极安全目标是要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保障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

  • 第2题: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Ⅰ.保密性 Ⅱ.完整性 Ⅲ.可用性 Ⅳ.可控性

    A.Ⅰ和Ⅱ

    B.Ⅳ

    C.Ⅲ

    D.全部


    正确答案:D
    解析:信息安全包括4方面的内容,即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 第3题:

    不拒绝授权用户的访问指的是信息系统安全的()。

    A.可用性

    B.完整性

    C.保密性

    D.易用性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数字签名技术属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保证信息( )的技术。

    A.保密性

    B.可用性

    C.完整性

    D.可靠性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是评估并提供反馈,保证和建议。其关注之处可分为3类,分别是()

    A.保密性、及时性、完整性

    B.可用性、及时性、准确性

    C.保密性、准确性、完整性

    D.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包括( )、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抵赖性。

    A.符合性

    B.可维护性

    C.可靠性

    D.保密性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信息系统审计关注的方面不包括( )

    A.可用性
    B.技术先进性
    C.保密性
    D.完整性

    答案:B
    解析:
    基于风险方法来进行审计的步骤如下。(1) 可用性。(2) 保密性。(3) 完整性。不包括技术先进性

  • 第8题:

    信息系统安全属性是( )

    A.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
    B.可用性鲁棒性可靠性
    C.可靠性保密性完整性
    D.可用性可靠性保密性

    答案:A
    解析:
    信息安全属性为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

  • 第9题: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以下几个方面:完整性、可用性、( )。

    A. 不可复制性、不可否认性、鉴权
    B. 保密性、可控性、可靠性
    C. 校验性、可控性、可靠性
    D. 保密性、不可否认性、校验能力

    答案:B
    解析: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以下几个方面: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可靠性

  • 第10题: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包括5个方面,除了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外, 还包括( )。

    A. 主动性
    B. 合规性
    C. 校验性
    D. 可靠性

    答案:D
    解析:
    考点是信息安全的5个基本属性:(1)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2)可用性:是指信息可被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的特性。即在需要时就可以取用所需的信息。(3)保密性:是指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和实体,或供其使用的特性。(4)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5)可靠性:是指信息以用户认可的质量连续服务于用户的特性。

  • 第11题:

    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包括()和不可抵赖性。

    • A、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 B、符合性、完整性、可用性
    • C、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
    • D、保密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单选题
    信息资产的三个安全属性是()
    A

    保密性.完整性.业务连续性

    B

    保密性.完整性.不可破坏性

    C

    保密性.完整性.可持续性

    D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包括()和不可抵赖性。 ()A.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B.符合性、完整性、可用性C.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D.保密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正确答案:A

    可参考教程《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2009年3月第1版; 17.1.1章节

    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系统安全概念的理解,信息系统安全定义为:确保以电磁信号为主要形式的,在信息网络系统进行通信、处理和使用的信息内容,在各个物理位置、逻辑区域、存储和传输介质中,处于动态和静态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抵赖性,以及与网络、环境有关的技术安全、结构安全和管理安全的总和。其中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属性。
    最初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优先考虑的是可用性,随后是保密性和完整性,后来又增加了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再后来又有人提出可控性、不可否认性等等。安全属性也扩展到5个: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要实现具有这么多安全属性、并达到相互之间平衡的信息系统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以至于后来的通用评估准则(CC,ISO/IEC 15408,GB/T 18336)和风险管理准则(BS7799,ISO/IEC 27001)都直接以安全对象所面临的风险为出发点来分别研究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系统安全,针对每一风险来采取措施,其终极安全目标是要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保障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

  • 第14题:

    信息认证技术属于以下哪个方面的安全措施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


    正确答案:B
    解析:信息认证技术是指验证信息发送者的真实性和验证信息的完整性,所以属于完整性方面的安全措施。

  • 第15题:

    以下针对信息系统安全的说法过程中,__(15)__是错误的。

    A.信息系统安全的侧重点随着信息系统使用者的需求不同而发生变化

    B.信息系统安全属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与不可抵赖性

    C.应用系统常用的保密技术有:最小授权原则、防暴露、信息加密、数字签名与公证

    D.完整性是一种面向信息的安全性能,可用性是面向用户的安全性能


    正确答案:C
    根据《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17.2小节的内容,A、B、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在该小节中还可以看到:应用系统常用的保密技术有:最小授权原则、防暴露、信息加密、物理保密这四种。而“数字签名与公证”是无助于提高保密性的。

  • 第16题:

    信息安全属性不包括以下哪个?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增值性


    答案:D

  • 第17题: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等。信息在传输过程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属于( )。

    A.完整性

    B.保密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数字签名技术属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保证信息( )技术。

    A.保密性
    B.可用性
    C.完整性
    D.可靠性

    答案:C
    解析:
    数字签名是笔迹签名的模拟,用于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发送者身份认证,以及防止交易中抵赖行为等。公钥签名体制的基本思路是:①发送者A用自己的私钥加密信息,从而对文件签名;②将签名的文件发送给接受者B;③B利用A的公钥(可从CA机构等渠道获得)解密文件,从而验证签名。

  • 第19题:

    信息系统计算机机房的主干电缆出现自然老化,引起停电,停机事故,该情形破坏了信息系统安全属性中的。( )

    A.不可抵赖性
    B.可用性
    C.完整性
    D.保密性

    答案:B
    解析:
    信息系统安全属性三元组:1)可用性。是信息系统工程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特性。
    2)保密性。是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信息之为授权用户使用的特性。
    3)完整性。为保护信息及其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第20题:

    信息系统安全属性分为三个方面,以下选项不属于安全属性的是( )。

    A.可用性
    B.保密性
    C.系统性
    D.完整性

    答案:C
    解析:
    信息系统安全属性分为三个方面:可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任何对于信息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的破坏与攻击事件,都有可能会引起信息安全事故或者事件。
    可用性:信息系统工程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特性。可用性是信息系统安全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是所有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目标。可用性是指信息及相关的信息资产在授权人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获得。可用性主要表现在硬件可用性、软件可用性、人员可用性、环境可用性等方面。
    保密性: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的特性。保密性是在可用性基础之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常用的保密技术有防侦测、防辐射、信息加密、物理保密等。
    完整性:为保护信息及其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完整性一方面是指信息在利用、传输、存储等过程中不被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另一方面是指信息处理方法的正确性。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完整性的主要方法有协议、纠错编码方法、密码校验、数字签名和公证等。

  • 第21题:

    ( )不是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

    A. 信息的实效性
    B. 信息的完整性
    C. 信息的保密性
    D. 信息的可用性

    答案:A
    解析:
    2.信息安全管理知识
    (1)信息安全的属性。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信息可被合法用户访问井能按要求顺序使用的特性。即在霄要时就可以取用所需的信息。
    保密性:保密性是指信息不被滑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和实体,或供其使用的特性。
    可控性: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以用户认可的质量连续服务于用户的特性。

  • 第22题:

    信息资产的三个安全属性是()

    • A、保密性.完整性.业务连续性
    • B、保密性.完整性.不可破坏性
    • C、保密性.完整性.可持续性
    • D、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操作系统安全是指操作系统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应具备以下哪些能力()

    • A、操作性,完整性,可用性
    • B、保密性,可逆性,可用性
    • C、保密性,完整性,安全性
    • D、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