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泥石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常见于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B.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为泥石流的动力来源 C.我国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6~9月,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5~6月 D.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往往成为泥石流的诱发性因素

题目
关于泥石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常见于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B.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为泥石流的动力来源
C.我国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6~9月,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5~6月
D.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往往成为泥石流的诱发性因素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 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 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
更多“关于泥石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查询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D
    查询文件的内核就是由sQLSELECT语句组成的一个文件,它是VisualFoxPr0支持的一个数据库对象,查询可从指定的表或视图中提取满足条件的记录,但它并不只限于单个表或视图,查询设计器的局限性是指它只能建立一些规则的查询,如果建立比较复杂的查询,就只能通过SQL语句来完成了。

  • 第2题:

    关于β2微球蛋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A
    β2微球蛋白主要用于肾小管损伤的监测,其分子量是11.8kD,属低分子量蛋白质。

  • 第3题:

    下列关于率和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下列关于泥石流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是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因素之一
    B.寒冷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C.干旱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D.植被发育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答案:B,C
    解析:
    泥石流的形成和发育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其中,地形地貌条件为: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松散物质来源条件为: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水源条件为: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

  • 第5题:

    在下列关于泥石流扇与洪积扇的区别的表述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泥石流扇堆积物无分选,而洪积扇堆积物有一定的分选
    B.泥石流扇堆积物有层次,而洪积扇堆积物无层次
    C.泥石流扇堆积物的石块具有棱角,而洪积扇堆积物碎屑有一定的磨圆度
    D.泥石流扇堆积物的工程性质差异大,而洪积扇堆积物的工程性质相对差异较小


    答案:B
    解析:

    泥石流是山区突然爆发的,其间常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堆积区常是大型河流的宽谷或山麓平原地带。其堆积物常呈现大小石块混杂、层次不明显、分选性差的特点。洪积扇是在暴雨季节,山区洪流沿河谷流出山口时,由于山区与山麓之间地形相差悬殊,水流出山口后形成散流,水流厚度、流速迅速减小;同时还因地表水的蒸发及通过山口松散沉积物时的迅速下渗,使水量大大减小,搬运力急剧减弱,由洪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山口处呈扇形堆积形成的,与泥石流扇相反,有分选、有层次。@##

  • 第6题:

    下列关于泥石流事故预防和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旦发生泥石流,导游一定要引导游客迅速跑向高坡
    B.带领游客逃离时,要与泥石流的流向成平行的方向奔跑
    C.不要带领游客停留在泥石流附近土体不稳定的斜坡上
    D.组织游客快跑时,要提醒他们扔掉一切妨碍奔跑速度的物品

    答案:B
    解析:

  • 第7题:

    目前还很难预测泥石流的发生,但泥石流发生常常会有一些征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床流水突然断流
    • B、暴雨持续不断
    • C、山谷有轰鸣声
    • D、洪水突然增大带有较多树枝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下述说法中()不正确。

    • A、气候不是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因素
    • B、寒冷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 C、干旱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 D、植被发育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

    B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C

    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朝与泥石流的流动方向一致的方向跑

    D

    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泥石流一般是在峡谷地带发生,也就是两边高,中间低的那种地形。如果你往对面跑的话,跑得再快也快不过泥石流的速度,所以只能往两边跑,也就是所谓的垂直方向。比方泥石流的方向是从北到南,那么你就要往西或者东边跑,这样才能逃离泥石流的魔掌。故本题答案为C。

  • 第10题:

    多选题
    泥石流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1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建筑场地,各类线路工程应避开

    B

    1类泥石流沟谷可以作为建筑场地

    C

    2和Ⅱ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D

    当线路必须通过Ⅰ2类泥石流沟口时,应设桥通过,桥位应设在河床弯曲处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5.4.6条规定,泥石流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①Ⅰ1类和Ⅱ1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工程场地,各类线路宜避开;②Ⅰ2类和Ⅱ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工程场地,当必须利用时应采取治理措施;线路应避免直穿堆积扇,可在沟口设桥(墩)通过;③Ⅰ3类和Ⅱ3类泥石流沟谷可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工程场地,但应避开沟口;线路可在堆积扇通过,可分段设桥和采取排洪、导流措施,不宜改沟、并沟;④当上游大量弃渣或进行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供排平衡条件时,应重新判定产生新的泥石流的可能性。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泥石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泥石流常见于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B

    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为泥石流的动力来源

    C

    我国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6~9月,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5~6月

    D

    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往往成为泥石流的诱发性因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C项,中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其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即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即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

  • 第12题:

    下列关于斑点ELISA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E
    关于斑点一ELISA的描述中(A~D)均正确,但其灵敏度低于常规ELISA。

  • 第13题:

    下列关于水蛭药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泥石流大致有三种类型:山坡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和人为泥石流
    B.一个泥石流坡谷就是一个小流域,由清水汇集区、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四个区域所组成
    C.在山区,若1h的降雨量大于36mm就可能激发泥石流
    D.通常地震会直接导致泥石流发生

    答案:A
    解析:
    按泥石流沟的形态分类有沟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一条完整的泥石流沟,就是一个完整的小流域,从上游到下游一般由清水汇流区、泥石流形成区、泥石流流通区和泥石流堆积区四个部分组成。泥石流的激发因素是1h雨强和10min雨强的共同作用。10min雨强11mm,1h雨强36mm作为雨强界限值。地震可能会使山区河流、湖泊改道,或者水库溃坝,直接引发洪水或泥石流。

  • 第15题:

    泥石流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I1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建筑场地,各类线路工程应避开
    B.II1类泥石流沟谷可以作为建筑场地
    C.I2和II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D.当线路必须通过I2类泥石流沟口时,应设桥通过,桥位应设在河床弯曲处


    答案:B,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5. 4. 6条,泥石流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①I1类和II2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工程场地,各类线路宜避开;②I2类和II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工程场地,当必须利用时应采取治理措施;线路应避免直穿堆积扇,可在沟口设桥(墩)通过;③I3类和II3类泥石流沟谷可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工程场地,但应避开沟口;线路可在堆积扇通过,可分段设桥和采取排洪、导流措施,不宜改沟、并沟;④当上游大量弃渣或进行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供排平衡条件时,应重新判定产生新的泥石流的可能性。

  • 第16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泥石流形成区坡陡,坡面不稳,有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物质
    B.短时间内的大量来水是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条件
    C.泥石流的防治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案
    D.拦挡工程是最重要的泥石流防治措施


    答案:D
    解析:
    拦挡工程是防治泥石流的一种工程措施,并非最重要的。要有效地防治泥石流,工程措施必须结合生物措施,两者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 第17题:

    下列关于水土保持沟道工程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固定沟床
    • B、防止坡地水土流失,改变小地形
    • C、防止或减轻山洪危害
    • D、防止或减轻泥石流危害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挟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黏土质细粒土的洪水流
    • B、泥石流只是暴雨作用下形成的
    • C、泥石流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
    • D、泥石流具边坡表层的松散碎屑物质沿边地向下流动的现象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
    • B、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 C、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朝与泥石流的流动方向一致的方向跑
    • D、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挟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黏土质细粒土的洪水流

    B

    泥石流只是暴雨作用下形成的

    C

    泥石流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

    D

    泥石流具边坡表层的松散碎屑物质沿边地向下流动的现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挟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黏土质细粒土的洪水流,是在暴雨和冰川、积雪形成的洪流和重力作用下,边坡表层的松散碎屑物质沿边坡向下流动的现象,是与边坡变形与破坏有关的的一种物理现象。B项,泥石流在暴雨和冰川、积雪形成的洪流和重力作用下都有可能形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泥石流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气候是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因素之一

    B

    寒冷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C

    干旱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D

    植被发育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泥石流的形成和发育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其中,地形地貌条件为: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松散物质来源条件为: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水源条件为: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因此气候会影响水源是影响因素之一,寒冷地区与干旱地区均难以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源,泥石流不发育;而植被发育地区便于集水,泥石流可能发育。

  • 第22题:

    单选题
    下述说法中()不正确。
    A

    气候不是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因素

    B

    寒冷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C

    干旱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D

    植被发育地区泥石流不发育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