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07年5月10日终止。合同终止后,陈某失业在家。2007年5月15日,公司为陈某出具了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明。2007年5月20日,陈某持该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了失业登记。陈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起算日期是()。A:2007年5月10日 B:2007年5月15日 C:2007年5月17日 D:2007年5月20日

题目
陈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07年5月10日终止。合同终止后,陈某失业在家。2007年5月15日,公司为陈某出具了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明。2007年5月20日,陈某持该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了失业登记。陈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起算日期是()。

A:2007年5月10日
B:2007年5月15日
C:2007年5月17日
D:2007年5月20日

相似考题
更多“陈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07年5月10日终止。合同终止后,陈某失业在家。2007年5月15日,公司为陈某出具了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明。2007年5月20日,陈某持该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了失业登记。陈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起算日期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陈某与2004年进入某工厂工作,2012年,由于投资失败,该工厂惨遭倒闭,陈某被迫失业。失业后,陈某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新工作而靠领取失业保险金生活(在工作期间。陈某在原单位交了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6年)。在失业第12个月时,陈某因盗窃邻居家财物而被判刑,收监执行2个月后,因有立功表现而提前获释。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某找到了一份短期工作,4个月后因故再次失业。【问题】(1)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陈某被裁员后可以实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有多长?具体依据是什么?(2)陈某再次失业后,还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为什么?


    答案:(1)陈某失业后可以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有18个月。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由于陈某累计缴费时间已满6年,因此享有18个月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2)陈某再次失业后,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重新就业后再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陈某重新就业缴费的时间只有2个月,没有达到12个月的要求,因此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 第2题:

    2006年7月,王某大学本科毕业,8月1日到一家公司工作。公司为其办理了失业保险。2008年7月1日,因金融危机,公司裁员,王某失业。王某于7月10日持公司出具的终止合同关系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了失业登记。下列关于王某失业保险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B.王某的失业保险金自2008年7月1日起计算
    C.王某的失业保险金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王某若享受失业保险,则不得再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答案:C
    解析:
    A项,《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B项,《社会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C项,《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项,《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 第3题:

    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失业保险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10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B.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C.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
    D.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

    答案:A
    解析:
    选项A: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15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考教材P357。

  • 第4题:

    失业人员凭( )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

    A.终止劳动关系证明
    B.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C.失业登记证明
    D.个人身份证明
    E.个人收入证明

    答案:C,D
    解析: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之后,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

  • 第5题:

    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起算时间为( )。

    A.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之日
    B.用人单位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之日
    C.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之日
    D.用人单位将失业人员名单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之日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陈某于2008年4月1日到某工程施工单位工作,担任项目工程师。2008年4月1日,双方签订了二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8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又续签了二年期劳动合同,合同终止时间为2012年3月31日。在2012年2月28日,施工单位单方面向陈某做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书面告知与陈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12年3月31日期满后终止劳动关系。陈某拒绝签署《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并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公司不同意陈某的要求,并于2012年4月1日停止了陈某的工作,为此,陈某申请劳动仲裁。
    施工单位与陈某连续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第三次陈某可以要求签订( )。

    A.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答案:B
    解析:
    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违反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第7题:

    秦某毕业后直接应聘到甲公司工作,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某日秦某下班期间因闯红灯被车撞伤,住院治疗1个月。劳动合同期满后,甲公司不再和秦某续约,事后秦某发现甲公司未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但缴纳失业保险费用5年。秦某去办理了失业登记。
    关于秦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秦某可以领取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B.秦某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C.秦某可以最高领取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D.秦某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答案:B,C,D
    解析:
    选项C: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选项D: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 第8题:

    员工陈某,2005年5月1日入职A公司,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2008年4月30日期满。如果A公司2008年4月1日违法解除与陈某的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6个月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A公司违法解除与陈某的劳动合同,陈某不要求继续履行的,公司应支付陈某相当于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是三个月工资,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二倍,即相当于六个月工资。

  • 第9题:

    问答题
    员工陈某,2005年5月1日入职A公司,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2008年4月30日期满。如果A公司2008年4月30日终止与陈某的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 半个月工资。 2008 年 4 月 30 日, A 公司与陈某的劳动合同期满,公司可以正常终止劳动合同。根据 2008 年 1 月 1 日之前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正常终止劳动合同,无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的规定,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按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理解,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即计算陈某经济补偿的年限只有四个月,只需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某日狂风大作,将高压线吹断,陈某从高压线边经过时被高压线电到,陈某要求高压线的所有单位甲公司赔偿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陈某应证明自己遭到的损害

    B

    陈某应证明高压线断掉的事实

    C

    陈某须证明高压线断掉与自己的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D

    陈某须证明甲公司对高压线断掉存在主观过错


    正确答案: B,D
    解析:
    《侵权行为法》第69条规定,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高度危险作业致害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受害人仅需证明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以及二者间的因果关系。

  • 第11题:

    不定项题
    小赵如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应当(  )。
    A

    持公司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先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B

    直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

    C

    由原公司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

    D

    自被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15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到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2014年3月7日,陈某开始在G公司工作。4月10日,G公司书面通知陈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陈某明确表示不与G公司签订合同。5月8日,G公司通知陈某终止劳动关系。根据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

    G公司应当书面通知陈某终止劳动关系

    B

    G公司可以口头通知陈某终止劳动关系

    C

    G公司不必向陈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D

    G公司应当向陈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正确答案: D,A
    解析: 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 第13题:

    陈某与某集团签订了1998~2007年为期9年的劳动合同。2001年受用人单位委派带薪脱产学习1年。2002年原用人单位与外方合资成立合资公司,同年7月陈某被安排到合资公司工作并与合资公司签订聘任协议。集团公司未与陈某解除劳动合同,并为其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2003年2月合资公司与陈某签订培训协议.约定陈某为公司服务10年,如提前解约需支付约定的赔偿金。2003年、2005年.合资公司先后两次出资派陈某出境学习考察。2005年11月,陈某离开合资公司到一家与合资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同行企业谋职。2006年3月,集团公司和合资公司均以陈荚违反服务期约定为理由,提出要求其赔偿培训费等主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陈某在离职时劳动关系在集团公司还是在合资公司?

    (2)集团公司和合资公司要求陈某赔偿培训费的主张是否合法?


    正确答案:
    (1)陈某在离职时劳动关系在合资公司。集团公司在法律上已经与陈某不存在劳动关系,双方的劳动关系已经于2002年7月事实上依法解除。合资公司与陈某签订的聘任协议实质为劳动合同,且合资公司与陈某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集团公司要求陈某赔偿培训费的主张不合法,合资公司要求陈某赔偿培训费的主张合法。
    集团公司对陈某的赔偿请求应当自双方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60日内向陈某提出,集团公司迟到至2006年3月以后才提出赔偿请求,早已超过《劳动法》规定的申请时效,依法不能得到支持。
    至于合资公司对陈某的申诉请求,由于双方签订的聘任协议和培训协议都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合同和协议内容也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依法应当认定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实际全面履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资公司可以依据培训协议约定要求陈某支付为其支付的所有参观、学习、培训和交通等费用。

  • 第14题:

    陈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07年5月10日终止。合同终止后,陈某失业在家。2007年5月15日,公司为陈某出具了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2007年5月20日,陈某持该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了失业登记。陈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起算日期是()。

    A:2007年5月10日
    B:2007年5月15日
    C:2007年5月17日
    D:2007年5月20日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失业保险金的起算日期必须以办理失业保险的登记日为准。

  • 第15题:

    陈某是甲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陈某与甲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合同有效期内不得辞职。陈某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乙公司对陈某允诺高薪,陈某不辞而别,直接到乙公司处工作,并将自己掌握的甲公司的商业秘密告知乙公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陈某应赔偿自己辞职给甲公司的经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B、陈某应赔偿甲公司的商业秘密被侵害所造成的损失
    C、乙公司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乙公司向甲公司赔偿后,有权向陈某追偿,追偿份额为赔偿额的50%

    答案:A,B,C
    解析: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一)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二)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ABC三个选项均正确,用人单位承担的连带赔偿份额应不低于70%,所以D选项不正确。

  • 第16题:

    某企业与其员工陈某终止劳动合同,但不支付经济补偿。县人社局责令该企业支付给陈某1万元经济补偿金。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若该企业不服起诉的,陈某为第三人
    B:若陈某不服起诉的,该企业为第三人
    C:若提起行政诉讼的,被告是县人社局
    D:陈某对1万元经济补偿金不满意的,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答案:A,B,C
    解析: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处理决定。《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据此,本题中,县人社局责令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决定,属于行政裁决。对行政裁决不服的,只能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不可通过仲裁或民事诉讼解决相关争议,故D项错误。《行诉法解释》第12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该企业与陈某均和县人社局的责令支付决定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故均可作为原告起诉。《行诉法解释》第24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据此,该企业与陈某中任何一方起诉的,另一方为第三人。综上所述,A、B项正确。《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据此,C项正确。

  • 第17题:

    陈某于2008年4月1日到某工程施工单位工作,担任项目工程师。2008年4月1日,双方签订了二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8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又续签了二年期劳动合同,合同终止时间为2012年3月31日。在2012年2月28日,施工单位单方面向陈某做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书面告知与陈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12年3月31日期满后终止劳动关系。陈某拒绝签署《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并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公司不同意陈某的要求,并于2012年4月1日停止了陈某的工作,为此,陈某申请劳动仲裁。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的。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B.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D.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相关过失
    E.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答案:A,C,D
    解析: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第18题:

    2011年3月1日,甲公司与陈某签订劳动合同,陈某于3月5日正式上班,4月1日过了试用期,4月15日领取工资。甲公司与陈某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为( )

    A.3月5日
    B.3月1日
    C.4月1日
    D.4月15日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第19题:

    下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中,不能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有()。

    • A、张某应聘到某企业,企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 B、李某积极投身国防,参军入伍
    • C、王某随父母前往国外定居
    • D、陈某因年满60岁,开始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员工陈某,2005年5月1日入职A公司,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2008年4月30日期满。如果A公司2008年4月30日终止与陈某的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半个月工资。 2008 年 4 月 30 日, A 公司与陈某的劳动合同期满,公司可以正常终止劳动合同。根据 2008 年 1 月 1 日之前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正常终止劳动合同,无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的规定,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按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理解,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即计算陈某经济补偿的年限只有四个月,只需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 第21题:

    问答题
    员工陈某,2005年5月1日入职A公司,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2008年4月30日期满。 如果陈某2008年4月1日以公司违约解除与A公司的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 3个月工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2006年7月,王某大学本科毕业,8月1日到一家公司工作。公司为其办理了失业保险。2008年7月1日,因金融危机,公司裁员,王某失业。王某于7月10日持公司出具的终止合同关系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了失业登记。下列关于王某失业保险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

    王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B

    王某的失业保险金自2008年7月1日起计算

    C

    王某的失业保险金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

    王某若享受失业保险,则不得再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B项,《社会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C项,《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项,《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 第23题:

    单选题
    陈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17年5月10日终止。合同终止后,陈某失业在家。2017年5月15日,公司为陈某出具了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2017年5月20日,陈某持该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了失业登记。陈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起算日期是(    )。
    A

    2017年5月10日

    B

    2017年5月15日

    C

    2017年5月17日

    D

    2017年5月20日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