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某对李某作出承诺,只要李某把邻居家的小狗偷来,就付给酬金200元。该行为属于( )。 A.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D.犯罪行为

题目

萧某对李某作出承诺,只要李某把邻居家的小狗偷来,就付给酬金200元。该行为属于( )。 A.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D.犯罪行为


相似考题
更多“萧某对李某作出承诺,只要李某把邻居家的小狗偷来,就付给酬金200元。该行为属于( )。 A.附条件的民 ”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某为资助15岁的王某上学,与王某订立赠与合同,赠与王某10万元,并就该赠与合同办理了公证。后李某无正当理由,在交付给王某6万元后就表示不再赠与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李某应当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不可撤销

    B.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王某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该赠与合同效力未定

    C.李某可向王某要求返还6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撤销

    D.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撤销


    正确答案:A
    解析:《合同法》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故选项A正确。

  • 第2题:

    张某向李某发出要约,李某如期收到,则下列( )情形,均会使该要约失效。

    A.李某打电话给张某拒绝该要约

    B.张某通知李某撤销该要约

    C.张某依法撤回要约

    D.承诺期限届满,李某未作承诺

    E.李某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正确答案:ABDE

  • 第3题:

    张某欠李某5万元钱,李某多次催讨,张某迟迟不还。李某遂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受理后经张某发出支付令。
    如张某对支付令不服,下列哪个理由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
    A.该债权不存在 B.该债权数额的大小
    C.李某对还款时间的异议 D.李某对还款方式的异议


    答案:A,B
    解析:
    A、B
    考点:支付令的异议
    讲解:《民事诉讼法》第217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债务人提出的书面异议后,经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裁定终结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此处异议包括实体内容,如债权债务关系是否存在,债务数额的大小等问题,而不包括还款时间等程序性问题。

  • 第4题:

    张某、李某、钱某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一合伙企业,根据合伙协议,三年以后,张某将退出合伙企业,其合伙企业份额由李某享有。该民事行为属于(  )。

    A.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
    B.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
    C.附始期的民事行为
    D.附终期的民事行为

    答案:C
    解析:
    “张某退出合伙企业、李某获得张某的份额”事实的发生是确定的,该事实属于期限而不是条件。期限到来,约定的法律事实就开始生效,该民事行为属于附始期的民事行为。

  • 第5题:

    陈某与李某约定,在李某结婚时,陈某将自己的一套房屋赠与李某。该赠与行为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


    答案:错
    解析:
    “结婚”不一定会发生,属于附条件。

  • 第6题:

    李某为资助15岁的王某上学,与王某订立赠与合同,赠与王某10万元,并就该赠与合同办理了公证。后李某无正当理由,在交付给王某6万元后就表示不再赠与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李某应当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不可任意撤销
    B.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王某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该赠与合同效力未定
    C.李某可向王某要求返还6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任意撤销
    D.李某可不再给付王某4万元,因该赠与合同可任意撤销

    答案:A
    解析: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本题中,李某与王某签订的赠与合同经过了公证,因此不得无正当理由撤销。

  • 第7题:

    王某与李某约定,如果将来自己的父亲去世,就将自己父亲居住的小屋卖给李某。该行为属于()。

    A.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B.附延缓期限的法律行为
    C.附始期的法律行为
    D.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答案:B,C
    解析: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设定一定的期限,并将期限的到来作为效力发生或消灭前提的法律行为。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而王某父亲的死亡是确定的事实,所以本题不属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而属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并且属于附延缓期限的法律行为,即附始期的法律行为。

  • 第8题:

    李某与王某共谋盗窃汽车,李某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王某。但李某后来向王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王某归还钥匙。王某对李某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后再还给你”,之后李某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事后王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6万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 B、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 D、李某与王某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判断题
    陈某与李某约定,在李某结婚时,陈某将自己的一套房屋赠与李某。该赠与行为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萧某对李某作出承诺:只要李某把邻居家的小狗偷来,就付给酬金200元。该行为属于(  )。
    A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C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D

    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陈某与李某约定,在李某结婚时,陈某将自己的一套房屋赠与李某。该赠与行为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1)“条件”可能成就,也可能不成就;“期限”必然会届至;在本题中,“结婚”不一定会发生,属于条件。(2)界定附条件还是附期限,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如果属于附条件法律行为,那么当事人恶意促成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未成就,当事人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已经成就;而如果属于附期限法律行为,则无人有能力干扰期限的届至。

  • 第12题:

    多选题
    张某的小狗受伤后跑到李某家,李某为其治疗并进行饲养。数日后,张某得知此事,要求李某将小狗归还给自己。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3年真题]
    A

    李某是善意取得,小狗应归李某所有

    B

    李某有权请求张某支付必要的费用

    C

    李某无权要求小狗归己所有

    D

    如果张某不支付必要费用,小狗则归李某所有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因无因管理在本人和管理人之间形成债的关系。《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这是无因管理之债发生的法律依据。无因管理的成立应具备下列要件:管理他人事务;有为他人利益而管理事务的意思;管理事务无法律上的原因。无因管理成立后,即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根据《民通意见》第132条规定:“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 第13题:

    李某的次子乙,平时脾气暴躁经常打骂李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李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李某对其拳打脚踢,并拿起身边的板凳欲砸李某,李某见状起身就逃,乙随后紧追。李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拿起身边的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李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C.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D.李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AB
    A选项中,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甲已经将乙打晕,乙的不法侵害行为已经停止,李某用砖头砸乙的行为就不能成立正当防卫,也就不存在防卫过当或事后防卫。而B选项中甲将乙打晕是在乙的不法行为正在进行时为制止其不法行为而实施的,属于正当防卫。

  • 第14题:

    萧某对李某作出承诺:只要李某把邻居家的小狗头来,就付给酬金200元。该行为属于:


    A.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C.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D. 犯罪行为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本题是考查民法的题。根据《民通意见》第75条,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萧某要求李某偷小狗的行为明显违背法律相关规定,因此李某的承诺行为无效。故答案为B。

  • 第15题:

    张某受施工企业甲委托采购某种特殊的建筑材料,由于自己临时有事就委托自己的朋友李某去采购,事后也没有得到甲的追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就代理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李某
    B:张某仅就李某的选任以及对李某的指示承担责任
    C:张某应当对转委托的李某的行为承担责任
    D:张某对于该转委托行为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王某与李某约定,如果将来自己的父亲去世,就将自己父亲居住的小屋卖给李某。该行为属于( )。

    A.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B.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C.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为
    D.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答案:B,C
    解析: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设定一定的期限,并将期限的到来作为效力发生或消灭前提的法律行为。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而王某父亲的死亡是确定的事实,所以本题不属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而属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并且属于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为。

  • 第17题:

    (2017年)陈某与李某约定,在李某结婚时,陈某将自己的一套房屋赠与李某。该赠与行为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


    答案:错
    解析:
    李某是否结婚不一定,属于条件,所以是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 第18题:

    甲与李某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李某。但甲后来向李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李某还回钥匙。李某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李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8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李某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答案:A,B,C
    解析:
    【考点】盗窃罪及共同犯罪。详解: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题中甲和李某共谋盗窃汽车,虽然后来甲向李某表明放弃犯罪,但是他却让李某继续配制钥匙用于犯罪,实际上是参与了犯罪,是盗窃罪的共犯。对于共犯,刑法关于刑事责任承担的理论采用的观点是“部分行为,全部责任”。本题中,李某已经盗窃了汽车,构成了盗窃罪的既遂,对于甲,按照上述理论,虽然其只是参与钥匙配制过程,但是仍然承担全部责任,也构成盗窃罪的既遂。本题为选非题,正确答案为ABC选项。

  • 第19题:

    王某从曾某开的诊所买了假药后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执法人员李某接到投诉后,立即携同王某到诊所进行查处。李某一到诊所就对曾某开具了有区药品监督管理制发的罚款200元的罚单。有关本案中李某对曾某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罚款200元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 B、李某在作出罚款决定前未履行告知程序
    • C、李某不能一人取证
    • D、李某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前可以不表明身份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单位领导李某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张某找到李某,出价20万元,李某拒绝。张某对李某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李某遂以20万元将该房卖与张某。李某与张某订立该合同的行为属于()
    A

    欺诈行为

    B

    胁迫行为

    C

    乘人之危的行为

    D

    重大误解的行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保险利益的判断中,正确的有 ( )
    A

    张某将自己的电脑委托李某保管,李某对该台电脑享有保险利益

    B

    张某将自己的电脑抵押给李某,李某对该台电脑享有保险利益

    C

    张某将自己的电脑委托李某保管,张某对该台电脑享有保险利益

    D

    张某将自己的电脑出租给李某,李某对该台电脑享有保险利益

    E

    张某偷盗李某的电脑,张某对该电脑享有保险利益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王某与李某约定,如果将来自己的父亲去世,就将自己父亲居住的小屋卖给李某。该行为属于()。
    A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B

    附延缓期限的法律行为

    C

    附始期的法律行为

    D

    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 B,C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张某委托李某购买10吨水泥并签订了相关委托合同,但经张某同意,李某又将购买水泥的事务转委托给王某。下列关于该转委托中责任承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李某仅对王某的选任及其对王某的指示承担责任

    B

    李某对王某的行为承担责任

    C

    李某对王某的选任及其对王某的指示,由张某与李某承担连带责任

    D

    张某与李某对王某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王某在公园捡回一只小狗,便抱回家饲养,并为其注射了防病疫苗,后来小狗被其原主人李某发现并要求抱回,则王某()
    A

    可以拒绝交还该小狗

    B

    只能要求李某偿还其因饲养小狗所花的费用

    C

    只能要求李某偿还其为狗注射疫苗的费用

    D

    可以要求李某偿还养护小狗所支付的必要费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