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质变是量变的结果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题目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质变是量变的结果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这段话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内因和外因的作用,排除A、C。D讲的是外因,而题干在这里强调的是内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当然是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了决定作用。
更多“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文句中,出自邓牧《君道》的是

    A.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B.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者,非尧舜也,秦也

    C.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D.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2.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读
    1.课文内容填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可谓( )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内容。
    杜牧为文,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1、2段。
    3.诵读1、2段,感受赋体特点。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4.(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三)巩固提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
    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四)小结作业
    尝试背诵这篇文章。



    【答辩题目解析】
    1.本文作者是谁?简要介绍一下他。
    2.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案:
    解析: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1、“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2、(一)想象、比喻与夸张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见“有关资料”霍松林的《〈阿房宫赋〉鉴赏》引文)也不很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
    (二)描写、铺排与议论
    从整体结构来看,此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而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三)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 第3题:

    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秦朝是在()。


    正确答案:公元前221年

  • 第4题: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C、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翻译: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史记·六国年表序》)


    正确答案: 秦国已经统一天下,就焚烧《诗》、《书》,而各国国史被烧得更厉害,因为书中有讽刺讥笑秦国的地方。《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是因为收藏的人家很多,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可惜呀!可惜呀!如今只有《秦纪》传下来,又不写明日月,内容简略也不完整。但是战国关于变通和应急的对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秦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建树的功业非常巨大。传世的典籍强调说:“效法后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

  • 第6题: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 A、满足皇帝的私欲
    • 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
    • C、强化君主的权力
    • D、彰显皇帝的权威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正确答案:消灭六国的国家,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

  • 第8题:

    问答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

    正确答案: “让”改为“假使”或“如果”;“那些”改为“他们的”、“自己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柳宗元的《封建论》的中心论点是()
    A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B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C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D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

    满足皇帝的私欲

    B

    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

    C

    强化君主的权力

    D

    彰显皇帝的权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有名词使动用法的有(  )。[2008年真题]
    A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B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C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E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正确答案: E,A
    解析:
    B项,“生死”和“肉骨”都是使动用法,“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二者都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C项,“族”字为使动用法,译为“使灭亡”。
      D项,“国”字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异姓立”。
      E项,“臣妾”和“刘豫”都是名词使动用法,“臣妾我也”即“使我们成为他们的臣妾”,“刘豫我也”即“使我们成为刘豫”。

  • 第12题:

    单选题
    “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人,非忠臣也”(《史记·苏秦列传》),句中的“者”字结构是(  )。
    A

    凡群臣言事秦者

    B

    言事秦者

    C

    事秦者

    D

    群臣言事秦者


    正确答案: A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群臣中妄言服事秦国的,都是奸妄之人,而不是忠臣。“者”字结构是“言事秦者”。

  • 第13题:

    下列句中“族”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木族生为灌。

    B. 运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

    C. 风猎猎兮成音,云族兴兮昼阴。

    D.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共6分)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___,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__________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2)江西古称“文章节义之邦”,数千年来,人才辈出,留下无数传世佳作。在他们的诗词里,我们既可以品味王安石“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精深哲理,也能感受晏殊“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惆怅情怀。
    (3)郭沫若的《静夜》中,借神话传说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灭六国者六国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不畏浮云遮望眼、无可奈何花落去
    (3)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 第15题:

    苏洵的《六国论》中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请问句中的“赂”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的“赂”在这里指的是割地求和。

  • 第16题:

    翻译:灭六国者,六国也。


    正确答案: 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 第17题:

    下列文句中,出自邓牧《君道》的是()。

    • A、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 B、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者,非尧舜也,秦也
    • C、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 D、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


    正确答案:“让”改为“假使”或“如果”;“那些”改为“他们的”、“自己的”。

  • 第19题:

    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存在名词使动用法的有(  )。
    A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B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E

    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B项,“族”,名词使动用法,“使……灭族”;D项,“臣妾”和“刘豫”都是名词使动用法,分别指“使……做臣妾”和“使……像刘豫一样”;E项,“祸”,名词使动用法,“使……受灾祸”。

  • 第20题:

    问答题
    翻译:灭六国者,六国也。

    正确答案: 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给下面的文段加上规范的标点符号,并翻译成白话文(抄在答卷上完成,可使用简化字)。  秦伐魏陳轸合三晉而東謂齊王曰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為後世也今齊楚燕趙韓梁六國之遞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適足以強秦而自弱也非山東之上計也能危山東者強秦也不憂強秦而遞相罷弱而兩歸其國於秦此臣之所以為山東之患天下為秦相割秦曾不出刀天下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東之愚耶願大王之察也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虜今韓梁之目未嘗乾而齊民獨不也非齊親而韓梁疏也齊遠秦而韓梁近今齊將近矣今秦欲攻梁絳安邑秦得絳安邑以東下河必表里河而東攻齊舉齊屬之海南面而孤楚韓梁北向而孤燕趙齊無所出其計矣願王熟慮之今三晉已合矣復為兄弟約而出銳師以戍梁絳安邑此萬世之計也齊非急以銳師合三晉必有後憂三晉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構難三晉怒齊不與己也必東攻齊此臣之所謂齊必有大憂不如急以兵合於三晉齊王敬諾果以兵合於三晉

    正确答案:
    (1)标点
    秦伐魏,陈轸合三晋而东,谓齐王曰:“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为后世也。今齐、楚、燕、赵、韩、梁六国之递,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适足以强秦而自弱也,非山东之上计也。能危山东者,强秦也。不忧强秦而递相罢弱,而两归其国于秦,此臣之所以为山东之患。天下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刀;天下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愿大王之察也。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虏。今韩、梁之目未尝干,而齐民独不也。非齐亲,而韩梁疏也。齐远秦而韩、梁近。今齐将近矣!今秦欲攻梁绛、安邑。秦得绛、安邑以东下河、必表里河而东攻齐,举齐属之海,南面而孤、楚、韩、梁,北向而孤燕、赵,齐无所出其计矣。愿王熟虑之!今三晋已合矣,复为兄弟约,而出锐师以戍梁绛安邑,此万世之计也。齐非急以锐师合三晋,必有后忧,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齐王敬诺。果以兵合于三晋。
    (2)译文
    秦国攻打魏国,陈轸联合韩、赵、魏之后东去齐国对齐王说:“古代圣王兴兵征伐,都是为了匡正天下建立功名,以便能够造福后世流芳千古。如今齐、楚、燕、韩、魏等六国,彼此互相侵略征伐,不但不足以建立功名,反倒使秦国强大使本国衰弱下去,这绝对不是山东诸侯的战略对策。
    能够灭亡山东诸侯的只有强秦。如今六国不但不联手抗拒强秦,反而互相削弱,到最后必然两败俱伤被秦国吞并,这是臣为山东诸侯担忧的主要原因。秦国毫不费力,天下诸侯就互相割让土地给秦国;秦国连柴火都不必用,天下诸侯就自动替秦国烹煮自己,到时候就有上等佳肴等待秦国享用。秦国真是聪明,山东诸侯又是多么愚鲁,但愿大王能多多注意!
    古代的三皇、五帝、五伯兴兵征伐,都是为了铲除无道的暴君,但是现在秦国征伐天下恰好与古代相反,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亡国之君死于屈辱,亡国之民死于掳掠。现在韩、魏人民的眼泪还没有干,只有齐国人民侥幸还没有惨遭秦国蹂躏,这并不是由于齐国和秦国亲善,或者由于韩、魏与秦国交恶,只是由于齐国离秦国远,韩、魏离秦国近的缘故。现在齐国离灾难已经不远,因为秦国正想要攻打魏国的绎县和安邑,秦国有了绎县和安邑之后,再继续往东沿黄河进兵,如此必然能顺着黄河往东攻打齐国,占领齐国土地一直达到东海之滨,接着更向南进兵,使韩、魏、楚陷于孤立,向北进兵使燕、赵陷于孤立。如此齐国就无计可施了,希望大王慎重考虑。
    现在韩、魏、赵三国已经又联合在一起,再度成为兄弟之邦,而且相约共同出精兵去保卫魏国的绛县和安邑,这都是长远的计划。齐国如果不赶紧出精兵联合韩、赵、魏三国,那齐国必将后患无穷。韩、赵、魏三国联合以后,秦国必然不敢攻打魏国,而是转过头往南攻打楚国,楚、秦既然兵连祸结,那时韩、赵、魏三国由于愤恨齐国的不肯支援,必然出兵去攻打齐。这就是臣说的齐国必有的大后患,因此齐国应该赶紧出兵联合韩、赵、魏三国。”
    齐宣王欣然采纳了陈轸的策略,马上出兵联合韩、赵、魏三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正确答案: 消灭六国的国家,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苏洵的《六国论》中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请问句中的“赂”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的“赂”在这里指的是割地求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