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受贿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受贿罪的一般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构成受贿罪C.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回扣的,以受贿罪论处D.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受贿罪E.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题目

关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受贿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受贿罪的一般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构成受贿罪

C.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回扣的,以受贿罪论处

D.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受贿罪

E.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受贿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受贿罪的一般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工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受贿罪的正确说法是(  )。
    A.在直接受贿罪中,索贿构成受贿罪,需要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要件
    B.斡旋受贿构成犯罪,以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要件
    C.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构成受贿罪
    D.国家工作人员成立受贿罪,与之相应,请托人必然构成行贿罪


    答案:B,C
    解析:
    【精解】在直接受贿罪中,索贿构成受贿罪,并不需要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要件.只要索取贿赂的,就足以构成受贿罪。受贿罪和行贿罪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人构成受贿罪,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构成行贿罪。例如,我国《刑法》第389条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故选B、C项。

  • 第2题:

    关于受贿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近亲属利用自己的职务行为受贿的,构成受贿罪
    B.国家工作人员虚假承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收取他人财物的,构成受贿罪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渎职罪和受贿罪的,除《刑法》有特别规定外,以渎职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D.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视为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要件,是否已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的认定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
    选项B、D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一)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二)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
    选项C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受贿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 第3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


    答案:对
    解析: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 第4题:

    关于受贿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近亲属利用自己的职务行为受贿的,构成受贿罪

    B.国家工作人员虚假承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收取他人财物的,构成受贿罪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渎职罪和受贿罪的,除《刑法》有特别规定外,以渎职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D.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视为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要件,是否已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的认定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 A 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选项 B、 D 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一)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二)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选项 C 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受贿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 第5题:

    下列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
    B.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非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D.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答案:C
    解析:
    【精解】《刑法修正案(六)》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作了重大修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