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文,回答 42~45题。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强制性,对写作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模糊语言是一个语

题目

根据下文,回答 42~45题。

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强制性,对写作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与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比如:“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全军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修饰“前进”的“奋勇”和修饰 “完成”的“努力”,其本身在客体上就有模糊性。

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努力去完成,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同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比如:“领导一再强调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其中修饰“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完全可以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 “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

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比如:“队伍于某日凌晨 3 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人到得差不多了,开会吧!”这里的“凌晨 3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在这里却是所需要的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这就是客观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再比如:“这件事发生在大约 10 年前的某一天。”其中,“10 年前”其本身在客体上是模糊的东西,而在表述过程中的“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这是客体上模糊与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模糊而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模糊现象。这种模糊现象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绝对要避免的。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与语言模糊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即客观上的模糊、实际表述需要的________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_____ 的相对应;客体上的精确、实际表述需要的_____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 ______相对应。否则,便是语言模糊。

42.关于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

B.模糊语言是指客观事物模糊与语言内涵外延模糊相对应,从而表述事物的准确性

C.模糊语言是指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即语言上是精确的,而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

D.模糊语言是指表述上的模糊,实际上比其他任何确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加有力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下文,回答 42~45题。 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的文书

    A、法定效力

    B、法规效力

    C、规范体式

    D、固定格式


    参考答案:AC

  • 第2题:

    公文是企事业单位、个人与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


    答案:错
    解析:

  • 第3题:

    法定公务文书的特点有()。 a:公文由法定作者制发--撰写和制发公文不是个人行为,所代表的是机关或组织。 b: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公文是通过法律程序和行政手段产生的,是机关或组织在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的约束力。 c:格式的规范性--公文体现着制发机关的法定的权威,因此写作时必须严格遵循规范化的体式。 d:制发具有程序性--公文的编制和办理具有一系列的原则、方法、程式和格式。

    Aabc

    Babd

    Cacd

    Dabcd


    D

  • 第4题:

    公文是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________。


    正确答案:公务文书

  • 第5题:

    ( )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A. 专用公文
    B. 事务公文
    C. 通用公文
    D. 一般公文


    答案:C
    解析:
    狭义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其中,法定公文又称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 第6题:

    下列不属于行政公文特点的是()

    A由法定作者制发

    B据有制发程序性和法定效力

    C据有规范体式

    D具有行文规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