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市一所高校和一个区的老龄问题委员会就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问题,对1600多名老人进行社会调查。调查中,老人认为家庭中晚辈尊重他们的占52.3%,有一部分人认为一般,认为不尊重老人者也为数不少。这一点值得社会重视。老年人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最近,静安区老龄问题委员会向中青年朋友散发了一封敬老公开信,公开信中呼吁:“今天,你们是中青年,明天,你们也将成为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的今天,也就是关心你们自己的明天。”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希望社会各界更热忱地关心、爱护老年人。关于以上两

题目

最近,某市一所高校和一个区的老龄问题委员会就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问题,对1600多名老人进行社会调查。调查中,老人认为家庭中晚辈尊重他们的占52.3%,有一部分人认为一般,认为不尊重老人者也为数不少。这一点值得社会重视。老年人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最近,静安区老龄问题委员会向中青年朋友散发了一封敬老公开信,公开信中呼吁:“今天,你们是中青年,明天,你们也将成为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的今天,也就是关心你们自己的明天。”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希望社会各界更热忱地关心、爱护老年人。

关于以上两段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敬老公开信之所以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是因为巧妙的措辞

B.有52.2%的晚辈尊重老年人说明不尊重老年人的人数只是极少数

C.作者赞同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爱护老年人

D.文中“一部分人”是指代部分被调查的老年人


相似考题
更多“最近,某市一所高校和一个区的老龄问题委员会就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问题,对1600多名老人进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最近,本市一所高校和一个区的老龄问题委员会就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问题,对l600多名老人进行社会调查。调查中,老人认为家庭中小辈尊重他们的占52.3%,有一部分人认为一般,认为不尊重老人者也为数不少。这一点值得社会重视。老年人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最近,静安区老龄问题委员会向中青年朋友散发了一封敬老公开信,公开信中呼吁:“今天,你们是中青年,明天,你们也将成为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的今天,也就是关心你们自己的明天。”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希望社会各界更热忱地关心、爱护老年人。关于以上两段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敬老公开信之所以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是因为巧妙的措辞

    B.有52.3%的小辈尊重老年人说明不尊重老年人的人数只是极少数

    C.作者赞同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爱护老年人

    D.文中“一部分人”是指代部分被调查的老年人


    正确答案:B
    从“调查中老人认为家庭中小辈尊重他们的占52.3%”可知,52.3%这一比例是老年人中有受尊重感的人占l600名老人的比例,不是“52.3%的小辈尊重老年人”,B项陈述的主题是“小辈”,而题干陈述的主题则是“老年人”,故8项说法不正确。

  • 第2题:

    面对老龄化社会,引起人们忧虑和不安的一个主要理由是数量众多的老龄人口抚养问题。也就是所谓“谁来养活老人”的问题,即 “2个孩子赡养4个老人”的问题。表面看来,是有这个问题。现在就已经大量出现了一对年轻夫妇赡养两对老年夫妇的家庭现象。但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靠谁养老?是靠子女,还是靠国家、靠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从根本上讲,养老应当靠国家,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子女起辅助作用。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人们对老龄化社会存在认识误区

    B.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C.养老问题应当主要通过社会化服务解决

    D.“ 谁来养活老人” 的问题是老龄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C
    本段文字分别介绍了老龄化社会的主要隐忧、误区和正确的认识。可以看出本段文字主要是引出养老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故C为本段主旨。

  • 第3题:

    14、人口老龄化必然导致空巢老人问题的出现。


    错误

  • 第4题:

    面对老龄化社会,引起人们忧虑和不安的一个主要理由是数量众多的老龄人口抚养问题.也就是所谓“谁来养活老人”的问题,即“2个孩子赡养4个老人”的问题.表面看来,是有这个问题.现在就已经大量出现了一对年轻夫妇赡养两对老年夫妇的家庭现象.但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靠谁养老?是靠子女,还是靠国家、靠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从根本上讲,养老应当靠国家,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子女起辅助作用.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人们对老龄化社会存在认识误区

    B.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C.养老问题应当主要通过社会化服务解决

    D.“谁来养活老人”的问题是老龄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C
    C[解析]本段文字分别介绍了老龄化社会的主要隐忧、误区和正确的认识.可以看出本段文字主要是引出养老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故C项为本段主旨.

  • 第5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调查显示,某地社区65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4013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3%。在这些老人当中,空巢老人有606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老人有149人。其中有92%的老人被慢性疾病困扰;75%老人期待社区娱乐和精神慰藉服务;有87%的老人期待老年交友服务;19%的老人有生活照料的困难;5%的老人因生活中的某些变故存在心理障碍等问题。?
    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份服务方案,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环境,并协助空巢老人适应社会环境。


    答案:
    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同时,家庭中独生子女奉养父母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形成了1:2:4模式,即夫妻双方要奉养4个老人和1个孩子,老年人为了不让孩子的生活压力过大,选择自己单独居住;同时还有不少子女在外地工作,难以将父母接在身边,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这些独自居住的空巢老人,由于年纪大、身体素质下降,普遍存在病痛或行动不便等身体健康问题,同时他们也缺少相应的社会娱乐生活,大多是一个人孤独地待在家中,生活态度也越来越消极。
    对于这些空巢老人,他们有着以下需求:
    (1)社区参与需求: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对于空巢老人而言,参与社区活动能够有效地给予他们社会支持,给予他们应对社会挑战的心理支持。
    (2)心理需求:空虚感是空巢老人的普遍情绪,部分老人生活方式单调,很少与社会交往,被社会边缘化。常年劳累、情感孤独、经济问题、医疗压力,再加上思念亲人等复杂的情感因素,加重了老年人的身心负担,行为退化现象不断加速,因此,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最为突出。
    (3)居家安全需求:由于一些空巢老人年龄较大,警惕性不够,行动不便,易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对象;同时,记忆力差、文化程度不高,吃错药、吃过期药、凭经验吃药等用药安全也需要提高重视。生活方面,他们在维修家电家具,换煤气,疏通马桶、下水道等方面也存在较多困难。
    (4)自我价值的提升:许多传统的理论认为,人进入了老年期应该以享受为生活目标而不再需要社会化,然而,现代社会发展证明,老年人仍然需要继续社会化。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这一过程被称为继续社会化。老年人应当自觉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知识,承担新的角色,参加各种积极有益的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2.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
    ①使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水平得以提高,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增强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全面提升整体生活水平。
    ②协助空巢老人家庭加强与子女、邻居和其他居民之间的联系,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建立自助团体,构筑社会支持网络。
    ③帮助生活困难或生活照料困难的空巢老人家庭获取必要的社会资源。
    (2)方案实施策略:
    ①通过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咨询服务、心理辅导和物质支持等,建立空巢老人养老支持网络,帮助空巢老人解决精神和感情问题、经济生活照料问题以及疾病护理问题等,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消除空巢老人的孤独心理和消极心理,提升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②改善社区的生活风采,给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例如建立医疗保健室或开展保健讲座和家居安全讲座等,提高空巢老人的安全意识;定期举办一些文娱活动让空巢老人参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组织空巢老人参加本地景区的观光游览等一些外出活动,减少他们的消极情绪。
    ③社会工作者也可鼓励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改善生活上的不便,鼓励高龄老人对低龄老人讲解今后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琐事,传授解决及缓解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之间的交流,促进空巢老人与社区的关系,提高空巢老人自助互助的意识及能力。
    (3)方案执行:
    ①项目前期调研阶段:在社区发放调查问卷或进行入户走访,调查空巢老人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②项目筹备阶段:组建团队,确定实施团队的人员,完成项目申报书的撰写和计划安排表。
    ③项目实施期:根据方案实施策略和计划安排表实施项目,为空巢老人解决问题,注意监督执行进度,确保执行过程在可控范围内,并学会处理危机。
    (4)方案评估:采用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评估空巢老人对社会工作者服务的满意度,评估方案执行情况和方案实施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