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的相对密度测定过程中,首先通过测定下面主要参数(),然后通过计算得到砂的相对密度。A.最大孔隙比 B.含水率 C.天然孔隙比 D.最小孔隙比

题目
砂的相对密度测定过程中,首先通过测定下面主要参数(),然后通过计算得到砂的相对密度。

A.最大孔隙比
B.含水率
C.天然孔隙比
D.最小孔隙比


相似考题
更多“砂的相对密度测定过程中,首先通过测定下面主要参数(),然后通过计算得到砂的相对密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砂的相对密度中最大、最小孔隙比的测定方法不适用于黏土。()


    答案:对
    解析:
    求无凝聚性土的最大与最小孔隙比,用于计算相对密度,借此了解该土在自然状态或经压实后的松紧情况和土粒结构的稳定性。

  • 第2题:

    灌砂法现场测定路基土密度时,在已知( )和( )的基础上,首先计算( ),然后计算( )。(按空格顺序填写选项答案)

    A.试坑材料的湿密度ρ
    B.试坑材料的干密度Pd
    C.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mb
    D.量砂的密度Ps

    答案:A,B,C,D
    解析:
    第一步标定砂的密度ρs=ma/V;第二步计算填满试坑所需砂的质量;第三步试坑材料的湿密度ρ=(mt/mb)ρs。;第四步试坑材料干密度ρd=ρ/(1+0.01w)。

  • 第3题:

    请回答有关灌砂法测定现场密度的测试步骤与计算的问题。(2)灌砂法现场测定路基或路面材料密度时,在已知()和()的基础上,首先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然后计算()。
    A试坑材料的干密度ρd
    B量砂的单位质量γs
    C试坑材料的湿密度ρw
    D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mb



    答案:A,B,D
    解析:
    在已知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和量砂的单位质量的基础上,首先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然后计算试坑材料的干密度。

  • 第4题:

    灌砂法现场测定路基土密度时,在已知()和()的基础上,首先计算(),然后计算()。(按空格顺序填写选项答案)
    A试坑材料的湿密度ρ
    B试坑材料的干密度Pd
    C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mb
    D量砂的密度Ps



    答案:A,B,C,D
    解析:
    第一步标定砂的密度ρs=ma/V;第二步计算填满试坑所需砂的质量;第三步试坑材料的湿密度ρ=(mt/mb)ρs。;第四步试坑材料干密度ρd=ρ/(1+0.01w)。

  • 第5题:

    简述两种相对密度测定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正确答案: 《中国药典》中收载了两种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比重瓶法和韦氏比重秤法。液体或半固体中药制剂的相对密度的测定,一般采用比重瓶法,若样品易挥发且数量足够时,可用韦氏比重秤法。

  • 第6题:

    砂的自然堆积密度测定,试样可不烘至恒重,直接过筛。()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相对密度测定法:()、()。


    正确答案:比重瓶法;韦氏比重秤法

  • 第8题:

    砂的相对密度测定过程中,首先通过测定下面主要参数(),然后通过计算得到砂的相对密度。

    • A、最大孔隙比
    • B、含水率
    • C、天然孔隙比
    • D、最小孔隙比

    正确答案:A,C,D

  • 第9题:

    相对密度测定密度瓶依次用盐酸、乙醚、水清洗。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在双层滤池采用无烟煤和石英砂时,煤砂混杂与否或是否出现分层,主要取决于煤砂的()。

    • A、相对密度
    • B、粒径
    • C、相对密度与粒径
    • D、有效直径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问答题
    该混凝土的砂率为多少?(砂的相对密度为2.62,碎石的相对密度为2.65)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密度测定方法有()
    A

    环刀法

    B

    腊封法

    C

    比重法

    D

    灌砂法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3).试件密度测定过程中,测得干燥试件的空气中质量为1220.lg,试件的水中质量为719.6g,试件的表干质量为:1221.3g,试件的高度为64.1mm。对于此沥青混合料试件,下述所用测定方法及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2018助理真题)

    A.用水中重法,测得表观相对密度,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毛休积相对密度
    B.用表干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C.用体积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D.用蜡封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答案:A
    解析:
    P382,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水中重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小于0.5%的密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蜡封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体积法仅适用于不能用表干法、蜡封法测定的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等。

  • 第14题: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3).试件密度测定过程中,测得干燥试件的空气中质量为1220.lg,试件的水中质量为719.6g,试件的表干质量为:1221.3g,试件的高度为64.1mm。对于此沥青混合料试件,下述所用测定方法及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用水中重法,测得表观相对密度,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毛休积相对密度
    B.用表干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C.用体积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D.用蜡封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答案:A
    解析:
    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水中重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小于0.5%的密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蜡封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体积法仅适用于不能用表干法、蜡封法测定的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等。

  • 第15题:

    请回答有关灌砂法测定现场密度的测试步骤与计算的问题。(2)灌砂法现场测定路基或路面材料密度时,在已知( )和( )的基础上,首先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然后计算( )。

    A.试坑材料的干密度ρd
    B.量砂的单位质量γs
    C.试坑材料的湿密度ρw
    D.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mb

    答案:A,B,D
    解析:
    在已知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和量砂的单位质量的基础上,首先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然后计算试坑材料的干密度。

  • 第16题:

    土石坝填筑施工中,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 )。

    A.0.5
    B.0.6
    C.0.7
    D.0.8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83 / 2019版教材P85
    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反滤料宜为0.7

  • 第17题:

    以下不是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有()

    • A、环刀法
    • B、灌砂法
    • C、灌水法
    • D、烘干法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尿相对密度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尿相对密度增高的临床意义:见于脱水、蛋白尿、糖尿、惊厥、肾脂肪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周围循环衰竭、使用造影剂等。
    (2)尿相对密度减低的临床意义:见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多尿期、尿毒症多尿期、胶原疾患、使用利尿药等。尿相对密度易受生理、病理、药物甚至混浊度影响,故用于对肾功能估计时连续测定比一次测定更有意义。测定尿相对密度还对鉴别糖尿病与尿崩症有意义。

  • 第19题:

    密度测定方法有()

    • A、环刀法
    • B、腊封法
    • C、比重法
    • D、灌砂法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根据通过量计算得到的砂的细度模数值越大,则砂的颗粒越粗。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土石坝填筑施工中,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

    • A、0.5
    • B、0.6
    • C、0.7
    • D、0.8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问答题
    计算1m3该混凝土的材料用量(水泥、砂、碎石、水、高效减水剂、AE引气剂)各为多少?  提示:水泥的相对密度3.1,砂的相对密度2.62,碎石的相对密度2.65,σ可取5.5MPa。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砂的相对密度测定过程中,首先通过测定下面主要参数(),然后通过计算得到砂的相对密度。
    A

    最大孔隙比

    B

    含水率

    C

    天然孔隙比

    D

    最小孔隙比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