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针对薄膜烘箱试验,认为( )。A.薄膜烘箱试验即可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也可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 B.根据试验得到的质量变化率.认为该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 C.薄膜烘箱试验结果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 D.针入度比结果意味着经过薄膜烘箱试验,沥青的针入度降低

题目
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针对薄膜烘箱试验,认为( )。

A.薄膜烘箱试验即可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也可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
B.根据试验得到的质量变化率.认为该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
C.薄膜烘箱试验结果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
D.针入度比结果意味着经过薄膜烘箱试验,沥青的针入度降低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D
解析:
更多“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相关问题
  • 第1题:

    针对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进行两种沥青混合料相关路用性能试验检测,试验项目与检测结果列于下表。



    注:车辙试验试验机类型系数和试件系数均取1,水的密度以1g/cm3计。
    根据表中提供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计算得到的两个混合料各自空隙率,下列有关空隙率描述正确的选项:( )

    A.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偏高时,可适当增加沥青用量使其空隙率有所降低
    B.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偏低时,可通过适当增加粗集料用量以及提高其棱角性而使混合料的空隙率得到改善
    C.混合料B的空隙率适合重载大交通量的交通需求
    D.混合料A小于混合料B空隙率,所以混合料A的高温稳定性更好


    答案:A,B,C
    解析:

  • 第2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4)针对薄膜烘箱试验,认为( )。

    A.薄膜烘箱试验即可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也可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
    B.根据试验得到的质量变化率,认为该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
    C.薄膜烘箱试验结果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
    D.针入度比结果意味着经过薄膜烘箱试验,沥青的针入度降低

    答案:C,D
    解析:
    薄膜烘箱试验用于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其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分析本试验结果,质量损失为-1.1%,超出道路石油沥青质量变化应不大于±0.8%的规定,该沥青的抗老化性不良;薄膜烘箱试验后,沥青残渣变硬,针入度降低,如果针入度比越大,则说明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越高。

  • 第3题:

    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根据软化点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造成软化点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在于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所致
    B.软化点不仅表示沥青在加热时的稳定性,还与沥青的粘稠性有关
    C.如果软化点超出100℃.则试验时杯中应采用甘油进行加热,同时起点温度从32℃开始对
    D.软化点高.将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答案:A,B,C
    解析:

  • 第4题:

    针对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进行两种沥青相关路用性能试验检测,试验项目于检测结果列于下表。



    根据表中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测得的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最终结果是()。

    A.混合料A:10.25kN混合料B:11.16kN
    B.混合料A:8.77kN混合料B:10.45kN
    C.混合料A:10.25kN混合料B:10.45kN
    D.混合料A:8.77kN混合料B:11.16kN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针对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进行两种沥青相关路用性能试验检测,试验项目于检测结果列于下表。根据表中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根据计算得到的两个混合料各自空隙率,下列有关空隙率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偏高时,可适当增加沥青用量使其空隙率有所降低
    B.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偏低时,可通过适当增加粗集料用量以及提高其棱角性而使混合料的空隙率得到改善
    C.混合料B的空隙率适合重载大交通量的交通需求
    D.混合料A小于混合料B的空隙率,所以混合料A的高温稳定性适更好

    答案:A,B,C
    解析:

  • 第6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软化点试验结果说明了()。

    A.不考虑甲试验员操作过程中的非正常现象,甲乙试验员测得到的软化点与实际值的差值都符合要求
    B.两个试验员检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差别可能在于:甲试验员升温速率偏低,乙试验员升温速率偏高
    C.从两个试验人员检测结果以及沥青实际值上看,甲试验员检测的沥青热稳定性要好于乙试验员检测的汤青热稳定性
    D.甲试验员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在于试验操作时钢球偏置


    答案:A,C,D
    解析:

  • 第7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通过两人延度试验结果,可以认为( )。(2013助理真题)

    A.甲乙试验员检测结果经数据处理后,延度值都小于100cm
    B.甲乙试验员检测结果都满足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的要求
    C.甲的延度结果与实际值有较大差别,而乙的结果与样品实际值接近
    D.甲试验员检测的沥青,无论是实际值还是实测值都高于乙试验员所测的沥青延度

    答案:B,C
    解析:

  • 第8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2)根据软化点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造成软化点试验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可能在于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
    B.软化点不仅表示沥青在加热时的稳定性,还与沥青的黏稠性有关
    C.软化点80℃以上的沥青,试杯中的蒸馏水升温起点温度从32℃开始
    D.软化点高,将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答案:A,B,D
    解析:
    软化点检测结果偏高,可能是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造成;当软化点在80℃以上时,应采用甘油进行加热,升温起点温度从32℃开始;软化点是沥青达到条件黏度时的温度,因此,与沥青热稳定性和黏稠性有关;软化点越高,温度稳定性越好,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第9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3)根据延度试验结果,延度结果应表示为()。

    A.99C.m
    B.104C.m
    C.>100C.m
    D.均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延度试验结果处理要求: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三个,如三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时,试验结果记作“>100cm”;如三个测定结果中,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100cm时,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则取三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故延度结果应为99cm。

  • 第10题:

    若检测值大于试剂盒曲线范围,需()。

    • A、将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后检测,要使所测值处于曲线范围内,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为最终结果
    • B、重新检测
    • C、直接报出结果
    • D、用其他方法验证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状态估计结果的残差是指()。

    • A、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差
    • B、估计值与量测值的差
    • C、量测值与实际值的差
    • D、估计结果与上一次估计结果的差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多选题
    实验室间检测比对中的被测物品一般应具有如下()的特征。
    A

    被测样品是从材料源(样品集合)中指定

    B

    被测样品是从材料源(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

    C

    比对中提供给各参加实验室的被测样品是制备的散料时,对每一检测参数而言,被测样品必须充分均匀

    D

    只要可能,在能验证实施过程中,被测样品必须充分稳定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1)根据针入度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该沥青属于90号沥青
    B.实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相差的原因在于检测室温度偏低或针贯入时间偏长造成
    C.如以实测结果确定的标号作为沥青选择的依据,配制的沥青混合料有可能引起高温稳定性不良的问题
    D.按照实测结果所表示的沥青黏稠度要大于实际沥青的黏稠度


    答案:A,C,D
    解析:
    90号沥青的针入度范围为80-100(0.1mm),分析针入度检测结果,该沥青属于90号沥青;但影响实测结果的因素主要有试验温度、标准针质量、贯入时间,测定温度偏低、针贯入时间偏短或针质量偏小均可造成针入度实测结果偏低;按照针入度实测值会错误评定为70号沥青(黏稠度较高),若以此作为选择沥青的依据,因沥青的实际黏稠度低,会引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良。

  • 第14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根据薄膜烘箱试验结果,表明( )。(2013助理真题)

    A.从质量变化结果上看,甲沥青加热质量变化符合正常规律,而乙沥青却不符合正常规律
    B.从质量变化上比较,乙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不如甲沥青
    C.从针入度变化程度上比较,乙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优于甲沥青
    D.薄膜烘箱试验后的结果还可采用延度和软化点的变化评价沥青的抗老化能力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比较两位试验人员检测结果,你认为()。

    A.甲试验员分别在针入度和软化点试验上存在问题
    B.乙试验员在老化试验上存在问题
    C.总体上甲试验员的试验检测能力好于乙试验员
    D.总体上乙试验员的试验检测能力好于甲试验员


    答案:A,B,C
    解析:

  • 第16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5)对上述四项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的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
    B.软化点加热升温速率要控制在50℃±0.5℃的范围,加超出该范围,试验结果将会偏高
    C.沥青高低温性能与延度值大小有关
    D.薄膜烘箱试验可用旋转薄膜烘箱代替

    答案:A,D
    解析:
    关于沥青选择,南方地区要求沥青路面应具有较高的抗车辙能力,故应采用高稠度沥青,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软化点试验,要求加热升温速率应控制在5℃±0.5℃/min,如加热速率太快,试验结果将会偏高;沥青高温性能与软化点有关,其低温性能与脆点有关;沥青抗老化性能的评价方法有薄膜烘箱试验和旋转薄膜烘箱两种。

  • 第17题:

    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据针入度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该沥青属于90#沥青
    B.实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相差的原因在于检测时温度偏低或检测时间偏长造成
    C.如以实测结果确定的标号作为沥青选择的依据,配制沥青混合料有可能引起高温性能不良的问题
    D.按照实测结果所表示的沥青粘稠度要小于实际沥青的粘稠度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对上述四项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的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
    B.软化点加热升温速率要控制在5℃±0.5℃的范围,如超出该范围,试验结果将会偏高
    C.沥青高低温性与延度值大小有关
    D.薄膜烘箱试验可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代替


    答案:A,B
    解析:

  • 第19题:

    某段一级公路沥青路面总厚度检测值(cm)如下表,设计值为15cm,回答以下问题。(3)该组数据的评定结果为( )

    A.合格
    B.不合格
    C.优
    D.良

    答案:A
    解析:
    XL>(H-5%H)当厚度代表值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按照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来计算合格率(即检测值≥10%.H),且关键项目合格率不低于95%,该路段评定为合格。

  • 第20题:

    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根据延度实测结果,延度结果应表示为()

    A.99cm
    B.104cm
    C.>l00cm,
    D.均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 第21题:

    对某一重要桥梁工程利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其钻孔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已知受检桩的桩径为1.2m,桩长为8m。试完成下述相关试验操作和相关分析。(4)对灌注桩检测的结果如下图a)、b)所示,其中AC剖面的声时、声速数据列于下表,问根据第2、3测点计算得到的PSD值为( )。

    A.21
    B.335
    C.71401
    D.19704

    答案:C
    解析:

  • 第22题:

    检测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值。()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3题:

    实验室间检测比对中的被测物品一般应具有如下()的特征。

    • A、被测样品是从材料源(样品集合)中指定
    • B、被测样品是从材料源(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
    • C、比对中提供给各参加实验室的被测样品是制备的散料时,对每一检测参数而言,被测样品必须充分均匀
    • D、只要可能,在能验证实施过程中,被测样品必须充分稳定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