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有关上述针入度试验描述正确选项是( )。(2013助理真题) A.从各自平行试验的精度上讲,甲乙试验员的结果都能达到要求 B.甲乙两位实验员用来检测的沥青标号都属于90# C.甲乙试验员与实际值相差的原因可能在于试验控制的温度偏高或试验用针的贯入时间偏短所致 D.从试验结果达到评价效果上讲,甲试

题目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有关上述针入度试验描述正确选项是( )。(2013助理真题)

A.从各自平行试验的精度上讲,甲乙试验员的结果都能达到要求
B.甲乙两位实验员用来检测的沥青标号都属于90#
C.甲乙试验员与实际值相差的原因可能在于试验控制的温度偏高或试验用针的贯入时间偏短所致
D.从试验结果达到评价效果上讲,甲试验员的结果不如乙试验员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C,D
解析:
更多“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有关上述针入度试验描述正确选项是( )。(2013助理真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4)针对薄膜烘箱试验,认为( )。

    A.薄膜烘箱试验即可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也可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
    B.根据试验得到的质量变化率,认为该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
    C.薄膜烘箱试验结果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
    D.针入度比结果意味着经过薄膜烘箱试验,沥青的针入度降低

    答案:C,D
    解析:
    薄膜烘箱试验用于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其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分析本试验结果,质量损失为-1.1%,超出道路石油沥青质量变化应不大于±0.8%的规定,该沥青的抗老化性不良;薄膜烘箱试验后,沥青残渣变硬,针入度降低,如果针入度比越大,则说明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越高。

  • 第2题:

    针对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进行两种沥青相关路用性能试验检测,试验项目于检测结果列于下表。



    根据表中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冻融劈裂试验(试验时所用的沥青混合料试件高度相同),可以认为()。

    A.冻融劈裂试验是一项即可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也可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试验项目
    B.根据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认为混合料A的水稳性好于混合料B的水稳性
    C.根据原始试验数据判断混合料B的水稳性好于混合料A的水稳性
    D.两种沥青混合料水稳性不同的原因之一在于混合料空隙率上的差异


    答案:B,D
    解析:

  • 第3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比较两位试验人员检测结果,你认为()。

    A.甲试验员分别在针入度和软化点试验上存在问题
    B.乙试验员在老化试验上存在问题
    C.总体上甲试验员的试验检测能力好于乙试验员
    D.总体上乙试验员的试验检测能力好于甲试验员


    答案:A,B,C
    解析:

  • 第4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5)对上述四项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的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
    B.软化点加热升温速率要控制在50℃±0.5℃的范围,加超出该范围,试验结果将会偏高
    C.沥青高低温性能与延度值大小有关
    D.薄膜烘箱试验可用旋转薄膜烘箱代替

    答案:A,D
    解析:
    关于沥青选择,南方地区要求沥青路面应具有较高的抗车辙能力,故应采用高稠度沥青,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软化点试验,要求加热升温速率应控制在5℃±0.5℃/min,如加热速率太快,试验结果将会偏高;沥青高温性能与软化点有关,其低温性能与脆点有关;沥青抗老化性能的评价方法有薄膜烘箱试验和旋转薄膜烘箱两种。

  • 第5题:

    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针对薄膜烘箱试验,认为( )。

    A.薄膜烘箱试验即可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也可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
    B.根据试验得到的质量变化率.认为该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
    C.薄膜烘箱试验结果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
    D.针入度比结果意味着经过薄膜烘箱试验,沥青的针入度降低


    答案:C,D
    解析:

  • 第6题:

    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对上述四项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的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
    B.软化点加热升温速率要控制在5℃±0.5℃的范围,如超出该范围,试验结果将会偏高
    C.沥青高低温性与延度值大小有关
    D.薄膜烘箱试验可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代替


    答案:A,B
    解析:

  • 第7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通过两人延度试验结果,可以认为( )。(2013助理真题)

    A.甲乙试验员检测结果经数据处理后,延度值都小于100cm
    B.甲乙试验员检测结果都满足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的要求
    C.甲的延度结果与实际值有较大差别,而乙的结果与样品实际值接近
    D.甲试验员检测的沥青,无论是实际值还是实测值都高于乙试验员所测的沥青延度

    答案:B,C
    解析:

  • 第8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2)根据软化点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造成软化点试验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可能在于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
    B.软化点不仅表示沥青在加热时的稳定性,还与沥青的黏稠性有关
    C.软化点80℃以上的沥青,试杯中的蒸馏水升温起点温度从32℃开始
    D.软化点高,将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答案:A,B,D
    解析:
    软化点检测结果偏高,可能是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造成;当软化点在80℃以上时,应采用甘油进行加热,升温起点温度从32℃开始;软化点是沥青达到条件黏度时的温度,因此,与沥青热稳定性和黏稠性有关;软化点越高,温度稳定性越好,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第9题:

    针对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进行两种沥青相关路用性能试验检测,试验项目于检测结果列于下表。根据表中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测得的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最终结果是( )。

    A.混合料A:10.25kN;混合料B:11.16kN
    B.混合料A:8.77kN;混合料B:10.45kN
    C.混合料A:10.25kN;混合料B:10.45kN
    D.混合料A:8.77kN;混合料B:11.16kN

    答案:D
    解析:

  • 第10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软化点试验结果说明了( )。(2013助理真题)

    A.不考虑甲试验员操作过程中的非正常现象,甲乙试验员测得到的软化点与实际值的差值都符合要求
    B.两个试验员检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差别可能在于:甲试验员升温速率偏低,乙试验员升温速率偏高
    C.从两个试验人员检测结果以及沥青实际值上看,甲试验员检测的沥青热稳定性要好于乙试验员检测的汤青热稳定性
    D.甲试验员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在于试验操作时钢球偏置

    答案:A,C,D
    解析:

  • 第11题:

    针入度试验是沥青材料试验检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完成该项试验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其中包括:①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入度仪;②浇注沥青样品的“8”字型试模;③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针;④配制防止沥青粘连的隔离剂;⑤测定精度为0.1℃的温度计;⑥恒温水槽和平底玻璃器皿;⑦秒表;⑧加热用电炉。依照针入度试验操作方法,上述内容中不属于沥青针入度试验所需的方面是()

    • A、②、④;
    • B、②、⑧;
    • C、④、⑧;
    • D、④、⑥;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多选题
    某沥青针入度试验结果偏大,其产生原因可能有()。
    A

    试验温度控制不准,偏高

    B

    制取沥青样品时重复加热次数过多

    C

    针及针连杆超重

    D

    盛样皿中沥青样品有气泡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根据薄膜烘箱试验结果,表明( )。(2013助理真题)

    A.从质量变化结果上看,甲沥青加热质量变化符合正常规律,而乙沥青却不符合正常规律
    B.从质量变化上比较,乙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不如甲沥青
    C.从针入度变化程度上比较,乙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优于甲沥青
    D.薄膜烘箱试验后的结果还可采用延度和软化点的变化评价沥青的抗老化能力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根据软化点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造成软化点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在于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所致
    B.软化点不仅表示沥青在加热时的稳定性,还与沥青的粘稠性有关
    C.如果软化点超出100℃.则试验时杯中应采用甘油进行加热,同时起点温度从32℃开始对
    D.软化点高.将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答案:A,B,C
    解析:

  • 第15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根据薄膜烘箱试验结果,表明()。

    A.从质量变化结果上看,甲沥青加热质量变化符合正常规律,而乙沥青却不符合正常规律
    B.从质量变化上比较,乙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不如甲沥青
    C.从针入度变化程度上比较,乙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优于甲沥青
    D.薄膜烘箱试验后的结果还可采用延度和软化点的变化评价沥青的抗老化能力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室内检测沥青样品.测得到结果和实际值列于下表



    据针入度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该沥青属于90#沥青
    B.实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相差的原因在于检测时温度偏低或检测时间偏长造成
    C.如以实测结果确定的标号作为沥青选择的依据,配制沥青混合料有可能引起高温性能不良的问题
    D.按照实测结果所表示的沥青粘稠度要小于实际沥青的粘稠度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软化点试验结果说明了()。

    A.不考虑甲试验员操作过程中的非正常现象,甲乙试验员测得到的软化点与实际值的差值都符合要求
    B.两个试验员检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差别可能在于:甲试验员升温速率偏低,乙试验员升温速率偏高
    C.从两个试验人员检测结果以及沥青实际值上看,甲试验员检测的沥青热稳定性要好于乙试验员检测的汤青热稳定性
    D.甲试验员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在于试验操作时钢球偏置


    答案:A,C,D
    解析:

  • 第18题:

    某沥青性能指标试验记录表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是沥青针入度的正确说法。

    A.该沥青为90号沥青
    B.该沥青与70号沥青相比更适合1-1区
    C.沥青针入度比动力黏度更准确地反映沥青黏滞性
    D.针入度的表示错误,应准确至0.1mm


    答案:A,B
    解析:
    按针入度80-100(0.1mm)平均值计,该沥青为90号沥青,比70号沥青更适合冬严寒区;针入度表示无误,以整数计,单位0.1mm;沥青针入度是条件黏度,而动力黏度为绝对黏度,能更好地反映沥青黏滞性。

  • 第19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比较两位试验人员检测结果,你认为( )。(2013助理真题)

    A.甲试验员分别在针入度和软化点试验上存在问题
    B.乙试验员在老化试验上存在问题
    C.总体上甲试验员的试验检测能力好于乙试验员
    D.总体上乙试验员的试验检测能力好于甲试验员

    答案:A,B,C
    解析:

  • 第20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通过两人延度试验结果,可以认为()。

    A.甲乙试验员检测结果经数据处理后,延度值都小于100C.m
    B.甲乙试验员检测结果都满足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的要求
    C.甲的延度结果与实际值有较大差别,而乙的结果与样品实际值接近
    D.甲试验员检测的沥青,无论是实际值还是实测值都高于乙试验员所测的沥青延度


    答案:B,C
    解析:

  • 第21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有关上述针入度试验描述正确选项是()。

    A.从各自平行试验的精度上讲,甲乙试验员的结果都能达到要求
    B.甲乙两位实验员用来检测的沥青标号都属于90#
    C.甲乙试验员与实际值相差的原因可能在于试验控制的温度偏高或试验用针的贯入时间偏短所致
    D.从试验结果达到评价效果上讲,甲试验员的结果不如乙试验员


    答案:A,C,D
    解析:

  • 第22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3)根据延度试验结果,延度结果应表示为()。

    A.99C.m
    B.104C.m
    C.>100C.m
    D.均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延度试验结果处理要求: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三个,如三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时,试验结果记作“>100cm”;如三个测定结果中,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100cm时,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则取三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故延度结果应为99cm。

  • 第23题:

    某沥青针入度试验结果偏大,其产生原因可能有()。

    • A、试验温度控制不准,偏高
    • B、制取沥青样品时重复加热次数过多
    • C、针及针连杆超重
    • D、盛样皿中沥青样品有气泡

    正确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