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一般来说,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表为a、b两组不同土的颗粒组成成分及击实试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4)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多,击实试验峰值数据发生( )的变化。

    A.最佳含水率增大
    B.最大干密度减小
    C.最大干密度增大
    D.最佳含水率减小

    答案:C,D
    解析:
    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多,由于击实功的增大,使土越来越密实,所以土的最大干密度增加;相应的最佳含水率减小。

  • 第2题:

    围绕土的击实试验原理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2)在黏性土中加入砂后,其击实特性的变化是()。


    A.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佳含水率增大
    B.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
    C.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不变
    D.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都基本不变

    答案:B
    解析:
    不同的土类其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也是不同的。一般粉粒和黏粒含量多,土的塑性指数越大,土的最佳含水率也越大,同时其最大干密度越小。因此,一般砂性土的最佳含水率小于黏性土,而砂性土的最大干密度大于黏性土。

  • 第3题: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由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 )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答案:C
    解析:
    一般来说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小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

  • 第4题:

    确定粒料类基层材料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有重型击实法和振动压实法两种。()


    答案:对
    解析:

  • 第5题:

    击实试验结果整理中,不用做击实曲线也能得到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利用工程的实际沥青混合料级配,按照基层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击实锤重5.8kg,落高45cm,分2层装料,每次击实98次,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击实试验是测定试样在标准击实的作用下()与()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该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正确答案:含水率;干密度

  • 第8题:

    测试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时,采用标准击实法,如增大实际击实功,则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会有什么变化?()

    • A、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率变大
    • B、最大干密度不变,最佳含水率变小
    • C、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率不变
    • D、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率变小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判断题
    利用工程的实际沥青混合料级配,按照基层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击实锤重5.8kg,落高45cm,分2层装料,每次击实98次,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按照基层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击实锤重4.5kg,落高45cm,分3层。

  • 第10题:

    多选题
    击实功的大小,对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击实功,最大干密度增大

    B

    增大击实功,最大干密度减小

    C

    增大击实功,最佳含水率增大

    D

    增大击实功,最佳含水率减小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利用工程的实际沥青混合料级配,按照基层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击实锤重4.5kg,落高(),分3层装料,每次击实98次,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A

    50cm

    B

    45cm

    C

    36cm

    D

    48c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无机结合料材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压实)密度采用(  )确定。
    A

    称重法

    B

    经验法

    C

    计算法

    D

    重型击实方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采用重型击实方法或震动压实法确定不同结合料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压实)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结合料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余两个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 第13题:

    某新建二级公路为确定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最大干密度,可采用( )方法。

    A.振动压实
    B.重型击实
    C.轻型击实
    D.试验路压力机压实

    答案:A,B
    解析:
    试验方法一。

  • 第14题:

    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目的是为得到压实材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含水率-干密度曲线。( )


    答案:对
    解析:
    击实试验是模拟现场施工条件下,获得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压实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含水率-干密度曲线。

  • 第15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先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答案:对
    解析:

  • 第16题:

    对于路面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佳干密度
    B.至少做五个不同水泥或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C.其他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D.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结合料剂量时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E.按最佳含水率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质量监理。选项A,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选项B,至少做三个不同水泥或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 第17题:

    击实试验后,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在直角坐标纸上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取曲线蜂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相应的横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

  • 第18题:

    击实功对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有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击实功,最大干密度增大
    • B、增大击实功,最大干密度减小
    • C、增大击实功,最佳含水率增大
    • D、增大击实功,最佳含水率减小

    正确答案:A,D

  • 第19题:

    击实功的大小,对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击实功,最大干密度增大
    • B、增大击实功,最大干密度减小
    • C、增大击实功,最佳含水率增大
    • D、增大击实功,最佳含水率减小

    正确答案:A,D

  • 第20题:

    单选题
    利用工程的实际沥青混合料级配,按照基层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击实锤重4.5kg,落高45cm,分3层装料,每次击实(),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A

    98次

    B

    70次

    C

    100次

    D

    68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击实试验后,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在直角坐标纸上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取曲线蜂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相应的横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测试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时,采用标准击实法,如增大实际击实功,则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会有什么变化?()
    A

    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率变大

    B

    最大干密度不变,最佳含水率变小

    C

    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率不变

    D

    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率变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击实功对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有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增大击实功,最大干密度增大

    B

    增大击实功,最大干密度减小

    C

    增大击实功,最佳含水率增大

    D

    增大击实功,最佳含水率减小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