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中不需要限制饲喂的畜禽是()。A、种鸡B、种猪C、产蛋鸡在育成期D、生长育肥猪

题目

饲养中不需要限制饲喂的畜禽是()。

A、种鸡

B、种猪

C、产蛋鸡在育成期

D、生长育肥猪


相似考题
更多“饲养中不需要限制饲喂的畜禽是()。A、种鸡B、种猪C、产蛋鸡在育成期D、生长育肥猪 ”相关问题
  • 第1题:

    论述种鸭育成期的限制饲养


    参考答案:从29日龄至开产的这段时间为种鸭的育成期,育成期是父母代种鸭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饲养的特点是对种鸭进行限制性饲养,即有计划地控制饲喂量或限制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目前世界各地普遍采用限制喂料量的办法来控制种鸭的体重。喂料量确定的依据是种鸭群的平均体重。将抽样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确定种鸭的喂料量。如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每只每天喂料160g;平均体重符合标准体重,每只每天喂料150g;平均体重高于标准体重,每只每天喂料140g。
    简述种鸭限饲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限制饲养的种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采食、饮水的位置,每只鸭应提供15~20cm长的饲槽位置,水槽为10~15cm长,要求在喂料时,做到几乎每只鸭都能同时吃到饲料。
    (2)从第五周开始,在每周龄开始的第一天早上空腹随机抽测群体10%的个体,求其平均体重,称重时应分别测定公鸭和母鸭的平均体重。用抽样的平均体重与相应周龄的标准体重比较,如在标准体重的适合范围(在标准±2%)内,则该周按标准喂料量饲喂;如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2%以上,则该周每天每只喂料量减少或增加5~l0g。限饲期间增加或减少喂料量时,每次只能按100只鸭0.5~1kg的量来增加或减少,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超过上述标准。
    (3)每群鸭每天的喂料量只能在早上一次性投给。
    (4)限制饲养开始时(29日龄)和限饲期间随时应注意整群,将弱鸭、伤残鸭分隔成小群饲养,不限喂料量或少限,直到恢复健壮再放回限饲群内。
    (5)把光照控制与体重控制、饲喂量的控制结合起来配套使用,是控制鸭群性成熟和适时开产最有效的办法。
    (6)从25周(169日龄)起改为产蛋鸭饲料,并逐步增加喂料量促使鸭群开产,可每周增加日喂料量25g饲料,约用四周的时间过渡到自由采食,不再限量。

  • 第2题:

    肉种鸡生长到23周龄,需要将育成鸡料直接更换为产蛋鸡料,不需要进行过渡饲养。()


    C

  • 第3题:

    种鸭在育成期应限制饲养,目前普遍采用限制饲喂量的方法来控制鸭的体重。()


    从29日龄至开产的这段时间为种鸭的育成期,育成期是父母代种鸭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饲养的特点是对种鸭进行限制性饲养,即有计划地控制饲喂量或限制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目前世界各地普遍采用限制喂料量的办法来控制种鸭的体重。喂料量确定的依据是种鸭群的平均体重。将抽样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确定种鸭的喂料量。如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每只每天喂料160g;平均体重符合标准体重,每只每天喂料150g;平均体重高于标准体重,每只每天喂料140g。简述种鸭限饲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限制饲养的种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采食、饮水的位置,每只鸭应提供15~20cm长的饲槽位置,水槽为10~15cm长,要求在喂料时,做到几乎每只鸭都能同时吃到饲料。 (2)从第五周开始,在每周龄开始的第一天早上空腹随机抽测群体10%的个体,求其平均体重,称重时应分别测定公鸭和母鸭的平均体重。用抽样的平均体重与相应周龄的标准体重比较,如在标准体重的适合范围(在标准±2%)内,则该周按标准喂料量饲喂;如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2%以上,则该周每天每只喂料量减少或增加5~l0g。限饲期间增加或减少喂料量时,每次只能按100只鸭0.5~1kg的量来增加或减少,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超过上述标准。 (3)每群鸭每天的喂料量只能在早上一次性投给。 (4)限制饲养开始时(29日龄)和限饲期间随时应注意整群,将弱鸭、伤残鸭分隔成小群饲养,不限喂料量或少限,直到恢复健壮再放回限饲群内。 (5)把光照控制与体重控制、饲喂量的控制结合起来配套使用,是控制鸭群性成熟和适时开产最有效的办法。 (6)从25周(169日龄)起改为产蛋鸭饲料,并逐步增加喂料量促使鸭群开产,可每周增加日喂料量25g饲料,约用四周的时间过渡到自由采食,不再限量。

  • 第4题:

    简述肉种鸡育成期限制饲养的方法


    参考答案:
    (1)1-3周龄:用雏鸡料,1-2周内自由采食,当耗料量达到每只27g时,开始每日限饲。累计耗料量达450g时,应换为育成料饲养。
    (2)3-4周龄:每日限饲法,4周龄末母雏胫长应达64mm以上。
    (3)6周龄时按体重的大、中、小分群。
    (4)5-9周龄隔日限饲。
    (5)10-22周龄:饲料采用生长期料,采取5/2或4/3法限饲,
    (6)12周龄时,必须按体重大小分群。
    (7)15-19周龄:应改为5/2法限饲,自18周龄始改为产蛋前期饲料。16周龄按体重调整鸡群。
    (8)20-23周龄:逐步改用6/1法限饲,自23周龄后逐步过渡到每日限饲,同时逐渐换为种鸡料。

  • 第5题:

    试述肉种鸡限制饲喂的概念及意义?


    肉种鸡具有吃得快,吃得多,消化快吸收好,增重快等特点,假如在育成期对鸡群不采取限制饲喂,种鸡就会超重过肥,种鸡产蛋性能就无法发挥。限饲还可使性成熟适时化,同期化。减少产蛋初期产小蛋和后期的大蛋数量,提高种蛋合格率,减少产蛋期的死亡率和淘汰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品质,节省饲料消耗,从而全面提高鸡饲养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