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的案件B.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C.16岁以上不满l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D.公安机关对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羁押的成年人分别看管

题目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的案件

B.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

C.16岁以上不满l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

D.公安机关对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羁押的成年人分别看管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B.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的,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
    C.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D.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规定。《刑事诉讼法》第270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第1款、第2款、第3款的规定。根据此条,可以确定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错在“应当”上,应改为“可以”;C、D选项均错误,均应该把其中的“或者其他人员”去掉。

  • 第2题: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B:在法庭上,必要时才对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戒具
    C:休庭时,可以允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教师会见未成年被告人
    D:对未成年人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

    答案:C,D
    解析:
    【考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详解】《刑事诉讼法解释》第474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征求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上述人员提出异议的,不适用简易程序。”据此,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选项A不正确。第480条规定:“在法庭上不得对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戒具,但被告人人身危险性大,可能妨碍庭审活动的除外。必须使用戒具的,在现实危险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据此,选项B不正确。第478条规定:“开庭前和休庭时,法庭根据情况,可以安排未成年被告人与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成年亲属、代表会见。”据此,选项C正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487条第1款规定:“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但不得采取召开大会等形式。”据此,选项D正确。正确答案是CD。

  • 第3题: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需要贯彻分案处理原则,关于分案处理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案处理主要是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串供,影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B.分案处理是指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案件要实行诉讼程序分离

    C.分案处理应当以不影响案件的处理为原则,并尽可能地采取分案处理

    D.分别关押、分别执行等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是指基于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实施犯罪行为或在诉讼过程中,尚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在诉讼过程中不满18周岁的被害人和证人,适用不同于成年人的特别诉讼程序。

  • 第4题: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和开庭前准备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A: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由法院内设立的少年法庭进行审理
    B: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人民陪审员,一般由熟悉未成年人特点、热心于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工作,并经过必要培训的共青团、妇联、工会、学校的干部、教师或者离退休人员、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工作人员担任
    C:开庭审理前,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长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安排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教师等人员与未成年被告人会见
    D:人民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应当向其讲明被指控的罪行和有关法律条款;并告知诉讼的程序及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紧张情绪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的特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由法院内设立的少年法庭进行审理。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应当在刑事审判庭内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或者由专人负责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在刑事审判庭内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人民陪审员,一般由熟悉未成年人特点,热心于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工作,并经过必要培训的共青团、妇联、工会、学校的干部、教师或者离退休人员、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工作人员担任。开庭前准备工作的特点:人民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应当向其讲明被指控的罪行和有关法律条款;并告知诉讼的程序及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紧张情绪。开庭审理前,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长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安排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教师等人员与未成年被告人会见等。据此,答案为ABCD。

  • 第5题:

    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办案机关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 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
    B.在讯问和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C.赵某16岁时犯抢夺罪,审判该案时已满18周岁,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应当对其相关 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D.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 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答案:B,C,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 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选项A中表述为“应当”,故选项A错误。《刑事诉讼法》第270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 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 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 权利。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 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 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 补充陈述。故B选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 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 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 予以保密。C选项中赵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即使审判时已满18周岁,也同样适用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故C 选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74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 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故审判时被告 人未满18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 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