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将王某杀害后,又以王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甲除构成故意杀人罪外,还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B.饭店老板乙以可乐兑水冒充洋酒销售,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李某索要数千元。李某不从,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乙。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非敲诈勒索罪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lO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D.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刘某lO万元。获取不正当利益

题目

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将王某杀害后,又以王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甲除构成故意杀人罪外,还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

B.饭店老板乙以可乐兑水冒充洋酒销售,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李某索要数千元。李某不从,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乙。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非敲诈勒索罪

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lO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D.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刘某lO万元。获取不正当利益后,丁以告发相要挟,要求刘某返还10万元。刘某担心被告发,便还给丁10万元。对丁的行为应以行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将王某杀害后,又以王某被绑架 ”相关问题
  • 第1题:

    符某(15周岁)唆使吴某(17周岁)盗窃他人财物,在盗窃过程中,吴某为逃避抓捕使用暴力将被害人打死;另外,符某和吴某共同绑架王某,在绑架王某后,符某出于私愤使用暴力将王某打成重伤。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符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B.吴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绑架罪

    C.符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

    D.吴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绑架罪


    正确答案:AB
    [答案] AB
        [评析] 本题考查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也应当追究其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符某15周岁符合以上的规定,在绑架王某后使用暴力将王某打成重伤的行为,应该追究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符某不对其唆使吴某盗窃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吴某已经年满16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
      

  • 第2题: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拾得贾某戒指(价值2万元)后告知贾某,如果不给5000元酬谢费就不返还,但贾某拒绝支付报酬,甲拿着戒指逃跑,甲成立敲诈勒索罪
    B:孙某盗窃了乙的电脑(价值5000元),被乙发现。乙追回电脑,并以揭发孙某的犯罪行为相威胁,取得孙某手机(价值5000元),乙成立敲诈勒索罪
    C:丙窃取他人车牌(价值1200元)后随即告知对方,如果交付1500元即返还车牌,成立盗窃罪与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
    D:丁因为个人恩怨将刘某杀害后,另起歹意,又以刘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否则将会撕票,丁成立绑架罪,属于“在绑架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中

    答案:B
    解析:
    【考点】敲诈勒索罪。详解:选项A中甲拾得戒指后告知贾某,如果不给5000元酬谢费就不返还,此时不成立犯罪,而当其后来不归还,拿着财物逃跑时,就成立侵占罪。选项B中乙以揭发孙某的犯罪行为相威胁,取得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孙某的物品,成立敲诈勒索罪;单纯使被害人产生困惑的行为,不成立敲诈勒索罪。选项C中丙窃取他人车牌后告知对方,如果交付1500元即返还车牌的,只成立盗窃罪。后行为和销赃行为具有相似性。选项D中丁存在两个犯意,两个行为,其杀害刘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后面以刘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不成立绑架罪,而成立敲诈勒索罪。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第3题:

    符某(15周岁)唆使吴某(17周岁)盗窃他人财物,在盗窃过程中,吴某为逃避抓捕使用暴力将被害人打死;另外,符某和吴某共同绑架王某,在绑架王某后,符某出于私愤使用暴力将王某打成重伤。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符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B.吴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绑架罪
    C.符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
    D.吴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绑架罪


    答案:A,B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也应当追究其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符某15周岁符合以上的规定,在绑架王某后使用暴力将王某打成重伤的行为,应该追究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符某不对其唆使吴某盗窃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吴某已经年满16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

  • 第4题:

    对于陈某以李某被绑架为名,发短信要求赵某交“安全费”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陈某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与绑架罪(未遂)的竞合
    B: 陈某构成诈骗罪(未遂)与绑架罪(未遂)的竞合
    C: 陈某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与诈骗罪(未遂)的竞合
    D: 对陈某应当数罪并罚

    答案:C
    解析:
    陈某对赵某实行威胁,意图索取财物未果,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
    陈某隐瞒李某死亡的事实,意图骗取财物未果,构成诈骗罪(未遂)。由于只有一个行为
    ,故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与诈骗罪(未遂)的想象竞合,应当从一重罪论处。
    故本题答案选C。

  • 第5题:

    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将王某杀害后,又以王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甲除构成故意杀人罪外,还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
    B:饭店老板乙以可乐兑水冒充洋酒销售,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李某索要数千元。李某不从,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乙。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非敲诈勒索罪
    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10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D: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刘某10万元。获取不正当利益后,丁以告发相要挟,要求刘某返还10万元。刘某担心被告发,便还给丁10万元。对丁的行为应以行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

    答案:A,B,C,D
    解析:
    A项,甲将王某杀害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然后甲又隐瞒真相,又以王某被绑架为由,对王某的亲属进行要挟,向其索要钱财,该行为既触犯了敲诈勒索罪,又符合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B项,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在“胁迫”的形式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关键区别在于胁迫内容是否具有人身暴力性,以及暴力伤害的实施是否具有当场性。如果同时具有暴力性和当场性,就属于抢劫罪中的“胁迫”,因此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当场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不是敲诈勒索罪。C项,丙以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相要挟,向公司索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构成敲诈勒索罪。D项,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构成行贿罪。然后,丁以刘某的犯罪行为相要挟,向刘某索要财物,其行为又构成了敲诈勒索罪,因此对丁的行为应以行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故正确答案为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