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按照《海洋法公约》规定,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开发制度为:( ) A.“平行开发制”B.“单一开发制”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国签订了共同开发海底矿产资源的合同,分别交由本国公司负责具体开采,双方在开采过程中发生争议,甲国军舰正在此巡逻,故意将乙国公司的开采设备撞翻,甲乙均是 《海洋法公约》締约国,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定,正确的是、
    A.关于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合同争议可交国际海洋法庭管辖
    B.乙国公司可就设备损失向国际海洋法庭起诉甲国政府
    C.不论争端双方是否同意,国际海洋法庭对此争端都有管辖权
    D.如国际海洋法庭受理双方合同争议,双方必须出庭应诉,不得缺席


    答案:A
    解析:
    国际海洋法庭的管辖范围:(1)《海洋法公约》的所有缔约国;(2)国际海底管理局和作为勘探 开发海底矿物资源合同的自然人和法人;(3)—国加入公约是可选择是否接受海洋法庭的管辖,争端各方都 选择了法庭程序,法庭才有管辖权。该法庭设立并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活动争端的管辖,争端各方均为国 家的,可自愿选择将海洋争端交哪个机构审理,但如争端涉及自然人、法人的,只能诉诸国际海洋法庭,该自然人、法人必须是平行开发合同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所以A项正确,B项和C项错误。
    对起诉到国际海洋法庭的案件,一方不出庭,他方可申请缺席审理、判决,审理适用公约和其他与公约不 抵触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所以,选项D错误。

  • 第2题:

    2.简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和开发制度。


    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区域”向所有国家开放,专为和平目的利用,应为全人类的利益进行活动。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对区域采取“平行开发制”,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有关利益。

  • 第3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际海洋法的相关内容,辨析无害通过制与过境通行制两个制度。


    A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 的全部自然延伸;B可以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 的海床和底士;D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 资源的目的,可以对大陆架行使主 权权利

  • 第4题:

    国际海底区域是《海洋法公约》确立的新的国际法概念和海洋区域。关于国际海底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A、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自然资源的性质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B、区域内的一切资源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
    C、对于在区域内未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而造成的损害,行为者应承担国际赔偿责任
    D、区域内发现的考古和历史文物,应为全人类的利益予以保存或处置

    答案:A,B,C,D
    解析:
    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即国家领土、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以外的海底及其底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区域”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任何国家不得对“区域”或其任何部分主张主权或行使主权权利,任何人不能将“区域”或其资源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区域”内一切资源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加以管理。因此,A、B项正确。国际海底区域内的活动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区域应不加歧视地开放给所有国家,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专为和平目的利用。(2)各国在区域内的活动应符合《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并符合《联合国宪章》及其他国际法规则。(3)对于在区域内未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而造成的损害,行为者应承担赔偿责任。(4)区域内的活动应为全人类的利益而进行,并应特别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5)区域内的科学研究应专为和平目的,并且为全人类的利益服务。区域内的活动应切实保护海洋环境。(6)区域内发现的考古和历史文物,应为全人类的利益予以保存或处置,但应特别顾及来源国,或文化上的发源国,或历史和考古上的来源国的优先权利。因此本题四个选项均正确。

  • 第5题:

    1. 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是()

    A.单一开发制

    B.注册开发制

    C.平行开发制

    D.联合开发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