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乙国、丙国和丁国都是《东京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公民将在丁国登记的航空器劫持到乙国,致使飞机上的丙国公民受重伤,则下列哪些地方有管辖权?( )A.甲国,因为犯罪人是甲国公民B.乙国,因为飞机降落地为乙国,该劫持飞机的罪行在乙国领土上具有后果C.丙国,因为受害人为丙国公民D.丁国,因为丁国是航空器登记国

题目

甲国、乙国、丙国和丁国都是《东京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公民将在丁国登记的航空器劫持到乙国,致使飞机上的丙国公民受重伤,则下列哪些地方有管辖权?( )

A.甲国,因为犯罪人是甲国公民

B.乙国,因为飞机降落地为乙国,该劫持飞机的罪行在乙国领土上具有后果

C.丙国,因为受害人为丙国公民

D.丁国,因为丁国是航空器登记国


相似考题
更多“甲国、乙国、丙国和丁国都是《东京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公民将在丁国登记的航空器劫持到乙国,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甲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 B.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 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


    正确答案:D

    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因此D项正确。

  • 第2题:

    乘坐甲国航空公司航班的乙国公民,在飞机进入丙国领空后劫持并杀害丙国公民,
    被机组人员制服后交丙国警方羁押。甲、乙、丙三国均为1963年《东京公约》、
    1970年《海牙公约》及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缔约国。据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
    确的?( )

    A.犯罪发生在丙国领空,丙国有管辖权
    B.犯罪嫌疑人为乙国公民,乙国有管辖权
    C.劫机发生在甲国航空器上,仅甲国有管辖权
    D.甲国、乙国、丙国对本案均有管辖权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危害民航安全罪行的管辖权。根据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
    海牙公约》及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的规定,下列国家均拥有对于危害民航安全
    罪行的管辖权:(1)航空器的登记国:( )(2)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嫌、疑
    犯在该航空器内,该航空器的降落地国有管辖权;(3)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
    内发生犯罪或针对航空器的犯罪,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国或其永久居所地国有管辖
    权:(4)罪行发生地国有管辖权;(5)嫌疑犯发现地国;及(6)依各国国内法规
    定的其他管辖权如犯罪嫌疑人国籍国等。本题中,甲国为航空器登记国,有管辖权
    :乙国为犯罪嫌疑入国籍国,有管辖权;丙国为犯罪行为发生地国,有管辖权。因
    此ABD正确,C错误。

  • 第3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其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A、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
    B、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

    答案:D
    解析:
    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

  • 第4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其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

    B.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那个国家


    正确答案:D
    D【解析】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本题中正是多个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要求引渡,因此D项正确。

  • 第5题:

    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入该条约。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甲国表示反对,乙国表示接受,丙国未作任何表示。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对于丁国提出的保留,甲、乙、丙国必须接受
    B. 丁国只能在该条约尚未生效时提出保留
    C.该条约对丁国生效后,丁国仍然可以提出保留,保留后在甲、乙、丙、丁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
    D. 丁国的加人可以在该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


    答案:D
    解析:
    选项A错误。保留是一国单方面作出的。对于保留,其他的締约国可以作出同意或反对。选项B错误。没有这个限制。签署条约时,条约可能尚未生效,加入条约时,条约可能巳经生效,所以,条约生效前和生效后都可提出保留。
    选项C错误。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一个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所以,在条约已经对丁囯生效后,就不能再提出条约保留了。
    选项D正确。加入一般没有期限的限制,因此加入可以在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