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方苹果”的启示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方苹果”的启示

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经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一箱的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得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

(1)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

(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考题

3.观看视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题目:《三个国家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视频描述: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曰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 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学生自己观察着苹果,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 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 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问题:结合案例,分析美、日、中三国教育的差异以及给你的启示。(14分)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问题:结合案例,分析美、日、中三国教育的差异。

更多“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方苹果”的启示 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 ”相关问题
  • 第1题:

    观看视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题目:《三个国家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视频描述: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学生自己观察着苹果,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问题:
    结合案例,分析美、日、中三国教育的差异以及给你的启示。(14分)


    答案:
    解析:
    (1)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教学,教师画好,学生照着老师的画,很快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没有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日本的教育教学条件相对宽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适度地自主学习;美国的教育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要自己理解,还要有所创新。

      (2)材料中三个国家的教育告诉我们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营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是十分必要的。素质教育不是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不是压抑学生发展的“片面教育”,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全面教育”;不是追求升学率的“被动教育”,而是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创新思考和乐观生活的“主动教育”。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别在于:第一,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顾抓升学率;第二,素质教育重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试教育只按考试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三,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考试技能。材料中我们应该向素质教育方向多多努力,把现在的应试教育变成更好、更自主的教育。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我们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改善教育现状。

  • 第2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问题1][简答题]
    结合案例,分析美、日、中三国教育的差异。


    答案:
    解析:
    (1)中国的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画好,学生参照着画。没有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日本的教育教学条件相对宽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适度自主学习;美国的教育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要自己理解,还要有所创新。(2)案例中三个国家的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人的素质是一个有机整体,素质教育也是一个有机整体。素质教育不是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不是压抑学生发展的“片面教育”,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全面教育”;不是追求升学率的“被动教育”,而是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创新思考和乐观生活的“主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本质不同。第一,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顾抓升学率。第二,素质教育重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试教育只按考试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三,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考试技能。第四,素质教育应是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身素质,应试教育只要求学生在考试时能完整复述所学内容。

  • 第3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方苹果”的启示
    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椭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没有!”“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时苹果常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箱地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得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
    (1)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6分)
    (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9分)


    答案:
    解析:
    (1)①肯定学生思维的独特性,鼓励创新,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②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③合理运用表扬和激励,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④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⑤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每个要点2分,答对3点即得6分,如果从其他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课堂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C。改革考试形式与考试内容。(3分)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A.保护好奇心,接纳学生奇特的问题;B.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和赞赏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和保护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分)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进行发散思维和方法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等。(3分)

  • 第4题:

    材料:
    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想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问题:结合教师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分析美、日、中三国教育的差异。


    答案:
    解析:
    材料中,中国的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画好,学生参照着画,没有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日本的教育教学条件相对宽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适度自主学习;美国的教育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要自己理解,还要有所创新。 案例中三个国家的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人的素质是一个有机整体,素质教育也是一个有机整体。素质教育不是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不是压抑学生发展的“片面教育”,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全面教育”;不是追求升学率的“被动教育”,而是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创新思考和乐观生活的“主动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本质不同。第一,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顾抓升学率;第二,素质教育重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试教育只按考试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三.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考试技能;第四,素质教育重视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身素质,应试教育只要求学生在考试时能完整复述所学内容。

  • 第5题:

    观看视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题目:《三个国家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曰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学生自己观察着苹果,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问题:结合案例,分析美、日、中三国教育的差异以及给你的启示。(14分)


    答案:
    解析:
    (1)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教学,教师両好,学生照着老师的画,很快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没有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日本的教育教学条件相对宽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适度地自主学习;美国的教育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要自己理解,还要有所创新。
    (2)材料中=个国家的教育告诉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素质教育不是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不是压抑学生发展的“片面教育”,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全面教育”;不是追求升学率的“被动教育”,而是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创新思考和乐观生活的“主动教育”。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别在于:第一,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顾抓升学率;第二,素质教育重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试教育只按考试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三,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考试技能。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我们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改善不良的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