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个月。出生后发现两眼间、鼻根部肿物,并逐渐增大,患儿眼距增宽,双眼斜视。最可能的诊断是A、鼻根部囊肿B、鼻根部血管瘤C、鼻根部脂肪瘤D、鼻腔畸形E、鼻根部脑膜膨出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X线摄片B、CTC、B超D、MRIE、穿刺外科治疗在多大年龄较为适宜A、3~6个月B、6个月C、12个月D、2岁以后E、6岁以后该病在病理上属于A、小头畸形B、先天性颅骨缺损C、鼻骨发育不良D、显性颅裂E、隐性颅裂

题目

患儿女,1个月。出生后发现两眼间、鼻根部肿物,并逐渐增大,患儿眼距增宽,双眼斜视。最可能的诊断是A、鼻根部囊肿

B、鼻根部血管瘤

C、鼻根部脂肪瘤

D、鼻腔畸形

E、鼻根部脑膜膨出

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X线摄片

B、CT

C、B超

D、MRI

E、穿刺

外科治疗在多大年龄较为适宜A、3~6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岁以后

E、6岁以后

该病在病理上属于A、小头畸形

B、先天性颅骨缺损

C、鼻骨发育不良

D、显性颅裂

E、隐性颅裂


相似考题
更多“患儿女,1个月。出生后发现两眼间、鼻根部肿物,并逐渐增大,患儿眼距增宽,双眼斜视。最可能的诊断是A、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孩,30天,出生时发现两眼间、鼻根部逐渐增大的肿物,患儿眼距增宽,双眼斜视。最有可能的诊断正确的是 ( )A、鼻腔畸形

    B、鼻根部血管瘤

    C、鼻根部脂肪瘤

    D、鼻根部囊肿

    E、鼻根部脑膜膨出

    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以下哪一项 ( )A、穿刺

    B、MRI

    C、CT

    D、B超

    E、X线摄片

    应在多大年龄治疗较为合适 ( )A、3~6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岁以后

    E、6岁以后

    该病在病理上属于 ( )A、先天性颅骨缺损

    B、鼻骨发育不良

    C、小头畸形

    D、显性颅裂

    E、隐性颅裂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A


    问题 4 答案:D

  • 第2题:

    患儿女性,3个月,以哭闹后青紫就诊。查体:精神呆板,眼距宽,双眼外侧上斜,四肢短,肌张力低,心尖部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胸透心脏无扩大,服软,肝脾不大。初步诊断?依据?进一步做那些检查?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21—三体综合症初步诊断:21—三体综合症诊断依据:智力低下(精神呆板),有特殊面容(眼距宽、鼻梁低平、上眼角上斜),四肢短、肌张力低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进一步做:染色体核型分析。本病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粘多糖病等鉴别。临床思维: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属染色体畸变,是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生率愈高。 (一)临床表现 21-三体征患儿的主要特征为智能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特殊面容。 智能低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智能低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 体格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头围小,骨龄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运动发育和性发育延迟。四肢短,手指粗短,小指向内弯曲。 特殊面容:眼距宽,眼裂小,眼外侧上斜。鼻根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 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 皮肤纹理特征:通贯手,atd角增大;第4、5指挠箕增多;脚拇趾球胫侧弓形纹,第5趾只有一条指横纹。 其他:可伴有其他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易患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增高。(二)细胞遗传学诊断与遗传咨询 按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将21-三体综合征患儿分为三型。 1.标准型 患儿核型为47,XX(或XY),+21。双亲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正常。 2.易位型 ①D/G易位:D组中以14号染色体为主,其核型为46,XX(或XY),-14,+t(14q ,21q),少数为15号。这种易位型患儿约半数为遗传性,即亲代中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核型为45,XX(或XY),-14,-21,+t(14q,21q);②G/G易位:是由于G组中两个21号染色体发生着丝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t(21q ,21q),或一个21号易位到一个22号染色体上,即t(21q ,22q)。 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作染色体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父方为D/G易位,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为本病。3.嵌合体型 患儿体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株(以两种为多见),一株正常,另一株为21-三体细胞,临床表现随正常细胞所占百分比而定。(三)鉴别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其特殊面容。皮肤纹理特点和智能低下,即可确定诊断。嵌合型患儿、新生儿或症状不典型的智能低下患儿都应作染色体核型分析鉴别。 本病应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鉴别,后者在出生后可有嗜睡。哭声嘶哑。喂养困难、腹胀、便秘等症状,舌大而厚,但无本症的特殊面容。可检测血清TSH、T4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鉴别。

  • 第3题:

    患儿1岁半,不会独立行走和叫爸爸、妈妈。两眼距增宽,两眼外眦上斜,鼻梁低,通贯手。其诊断最可能是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骨营养不良

    C、21-三体综合征

    D、佝偻病活动期

    E、苯丙酮酸尿症


    参考答案:C

  • 第4题:

    患者男性,10个月,出生后即发现额鼻部有1个类球形膨出物,位于眉间。肿物皮肤覆盖良好,局部眶距增宽。皮肤光滑或有皱褶和色素沉着,透光试验阳性。为明确诊断,最佳的检查项目是A、颅脑CT

    B、颅脑MRI

    C、颅底X线片

    D、头影分析测量

    E、脑电图

    本病最佳的手术时机是A、1岁以内

    B、2岁以后

    C、眶距增宽,症状加重时

    D、肿块持续增大时

    E、膨出皮肤有破溃时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E

  • 第5题:

    女孩,1个月,出生时发现两眼间、鼻根部肿物,并逐渐增大,患儿眼距增宽,双眼斜视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鼻根部囊肿

    B、鼻根部血管瘤

    C、鼻根部脂肪瘤

    D、鼻腔畸形

    E、鼻根部脑膜膨出

    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穿刺

    B、CT

    C、MRI

    D、B超

    E、X线摄片

    治疗应在多大年龄较为合适A、3~6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岁以后

    E、6岁以后

    该病在病理上属A、小头畸形

    B、先天性颅骨缺损

    C、鼻骨发育不良

    D、显性颅裂

    E、隐性颅裂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A


    问题 4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