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8个月,呕吐、腹泻2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及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最可能的诊断是 A.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轻度脱水 B.空肠弯曲菌肠炎,重度脱水 C.病毒性肠炎,轻度脱水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E.病毒性肠炎,重度脱水

题目
患儿8个月,呕吐、腹泻2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及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轻度脱水
B.空肠弯曲菌肠炎,重度脱水
C.病毒性肠炎,轻度脱水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E.病毒性肠炎,重度脱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更多“患儿8个月,呕吐、腹泻2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及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8个月,呕吐、腹泻2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及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

    下列哪项与该患儿发病无关
    A.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变性
    B.绒毛变短,脱落
    C.双糖酶活性降低
    D.肠腔内渗透压增加
    E.腺苷酸环化酶及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增强

    答案:E
    解析:

  • 第2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口渴,尿量稍减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体检:T37℃,双眼眶、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

    下列哪项与该病发病机制无关
    A.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变性
    B.绒毛变短、脱落
    C.双糖酶活性降低
    D.肠腔内渗透压增加
    E.肠粘膜上皮细胞腺苷酸环化酶及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强

    答案:E
    解析:
    1.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流行,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1~3天,起病较急,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

    【该题针对“小儿腹泻”知识点进行考核】

    2.病毒感染肠道后,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只吸收面积减少,同时,由于双糖酶缺乏、乳糖吸收不良,肠腔渗透压升高,引起渗透性腹泻。

    【该题针对“小儿腹泻”知识点进行考核】

    3.自限性疾病,无特效抗病毒药,以预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为主。

    【该题针对“小儿腹泻”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3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两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日,腹泻7~8次/日,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

    最可能诊断是
    A.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轻度脱水
    B.空肠弯曲菌肠炎,重度脱水
    C.病毒性肠炎,轻度脱水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E.病毒性肠炎,重度脱水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两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日,腹泻7~8次/日,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

    下列哪个治疗方案最佳
    A.大量静脉用抗生素
    B.口服大量抗生素
    C.口服补液及治疗上感
    D.静脉滴注葡萄糖
    E.只需给助消化药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日,腹泻7~8次/日,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下列哪个治疗方案最佳()。

    • A、大量静脉用抗生素
    • B、口服大量抗生素
    • C、口服补液及治疗上感
    • D、静脉滴注葡萄糖
    • E、只需给助消化药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口渴,尿量稍减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体检:T37℃,双眼眶、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最佳治疗方案为()

    • A、大量静脉用抗生素
    • B、口服大量抗生素
    • C、口服补液及蒙脱石散
    • D、静脉滴10%葡萄糖
    • E、只需给助消化药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患儿,女,11个月,腹泻每日5~7次,水样便。伴呕吐2次。每日尿量较平日略少些。查体:前囟平,哭有泪,口唇略干,四肢温暖,无腹胀,皮肤弹性尚可。该儿腹泻病情为轻型或重型的区别点主要是(  )。
    A

    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B

    有无发热呕吐

    C

    大便含黏液、血性为重型

    D

    每日大便10次以上为重型

    E

    镜检有大量脂肪滴为重型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日,腹泻7~8次/日,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下列哪项与该患儿发病无关()。
    A

    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变性

    B

    绒毛变短,脱落

    C

    双糖酶活性降低

    D

    肠腔内渗透压增加

    E

    腺苷酸环化酶及乌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男,10个月。发热伴呕吐、腹泻1天入院。患儿体温38℃,腹泻7次/天,水样便。1天前误饮某不洁饮料。查体: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眼眶及前囟凹陷,体重下降9%,中毒症状明显。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稍增加,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大便镜检无特殊发现。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生理性腹泻
    B.细菌性痢疾
    C.肠结核
    D.病毒性肠炎
    E.肠伤寒

    答案:D
    解析:

    发热、腹泻、不洁饮水史考虑菌痢。但查外周血见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便常规镜检无特殊发现,支持病毒性肠炎诊断。可除外菌痢。A选项: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题干中为10个月男孩,有明显体重下降,可除外。C选项:肠结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感染。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E选项:肠伤寒,大便每天数次至数10次,稀糊状,带有黏液甚至脓血,性质多变,有特殊臭味,镜检有红、白细胞和脓细胞。
    补液量的计算: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该患儿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眼眶及前囟凹陷,体重下降9%,为中度等渗脱水。给予2:3:1液,按120~150ml/kg补液。通常将总量的1/2在8~12小时输入,另外1/2在其后的12~16小时输入。
    水样泻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而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对重症患儿、新生儿、小婴儿和衰弱患儿应选用抗生素治疗。

  • 第10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口渴,尿量稍减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体检:T37℃,双眼眶、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

    最佳治疗方案为
    A.大量静脉用抗生素
    B.口服大量抗生素
    C.口服补液及蒙脱石散
    D.静脉滴10%葡萄糖
    E.只需给助消化药

    答案:C
    解析:
    1.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流行,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1~3天,起病较急,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

    【该题针对“小儿腹泻”知识点进行考核】

    2.病毒感染肠道后,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只吸收面积减少,同时,由于双糖酶缺乏、乳糖吸收不良,肠腔渗透压升高,引起渗透性腹泻。

    【该题针对“小儿腹泻”知识点进行考核】

    3.自限性疾病,无特效抗病毒药,以预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为主。

    【该题针对“小儿腹泻”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1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两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日,腹泻7~8次/日,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

    下列哪项与该患儿发病无关
    A.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变性
    B.绒毛变短,脱落
    C.双糖酶活性降低
    D.肠腔内渗透压增加
    E.腺苷酸环化酶及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强

    答案:E
    解析:

  • 第12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日,腹泻7~8次/日,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最可能诊断是()。

    • A、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轻度脱水
    • B、空肠弯曲菌肠炎,重度脱水
    • C、病毒性肠炎,轻度脱水
    •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 E、病毒性肠炎,重度脱水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口渴,尿量稍减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体检:T37℃,双眼眶、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下列哪项与该病发病机制无关()

    • A、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变性
    • B、绒毛变短、脱落
    • C、双糖酶活性降低
    • D、肠腔内渗透压增加
    • E、肠黏膜上皮细胞腺苷酸环化酶及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强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口渴,尿量稍减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体检:T37℃,双眼眶、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轻度脱水
    • B、空肠弯曲菌肠炎,重度脱水
    • C、病毒性肠炎,轻度脱水
    •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 E、病毒性肠炎,重度脱水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单选题
    患儿8个月,呕吐、腹泻2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及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下列哪个治疗方案最佳()
    A

    大量静脉用抗生素

    B

    口服大量抗生素

    C

    口服补液盐及治疗上感

    D

    静脉滴注葡萄糖

    E

    只需给助消化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入院,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日,腹泻7~8次/日,水样便,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尿量不少,口渴,略见消瘦,入院时体温37℃,双眼窝、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下列哪个治疗方案最佳()。
    A

    大量静脉用抗生素

    B

    口服大量抗生素

    C

    口服补液及治疗上感

    D

    静脉滴注葡萄糖

    E

    只需给助消化药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