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人张某侵吞中国某国企驻甲国办事处的大量财产。根据中国和甲国的法律,张某的行为均认定为犯罪。中国与甲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张某进入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B.中国对张某侵吞财产案没有管辖权 C.张某乘甲国商船逃至公海时,中国有权派员在公海将其缉拿 D.甲国有义务将张某引渡给中国

题目
甲国人张某侵吞中国某国企驻甲国办事处的大量财产。根据中国和甲国的法律,张某的行为均认定为犯罪。中国与甲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张某进入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B.中国对张某侵吞财产案没有管辖权
C.张某乘甲国商船逃至公海时,中国有权派员在公海将其缉拿
D.甲国有义务将张某引渡给中国

相似考题
更多“甲国人张某侵吞中国某国企驻甲国办事处的大量财产。根据中国和甲国的法律,张某的行为均认定为犯罪。中国与甲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某公司与甲国某公司产生国际运输的纠纷,诉诸中国某法院,有关文书需要向在甲国的公司和在甲国的中国籍人杨某送达,甲国与中国签订有司法协助协议,依海牙《送达公约》、中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该案件的涉外送达,法院的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向在甲国的杨某送达可通过中国驻甲国使领馆
    B.向甲国公司的送达应首先依海牙《送达公约》规定的方式进行送达
    C.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甲围公司送达
    D.中国法院不得采用邮寄的方式向甲国公司送达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国际民事诉讼。A正确,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若干问题的规定》,内国法院将需要在国外送达的诉讼文书委托给内国驻该国的外交代表或领事代为送达的,对象一般只能是本国国民。B错误,依第6条的规定,如果受送达人所在国既与我国签订有司法协助协议,同时其所在国又是海牙《送达公约》的成员国,则根据特别优于一般的原则,相关司法文书的送达应当依照司法协定的规定办理。C对,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的规定,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受送达人送达。D错误,依海牙《送达公约》第10条的规定,如送达目的地国不表异议,本公约不妨碍:(1)通过邮寄途径直接向身在国外的人送交司法文书的自由……因此,可邮寄送达。

  • 第2题:

    甲国公民库克被甲国刑事追诉,现在中国居留,甲国向中国请求引渡库克,中国和甲国间无引渡条约。关于引渡事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国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依照中国法律和甲国法律均构成犯罪,是中国准予引渡的条件之一
    B.由于库克健康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中国可以拒绝引渡
    C.根据中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D.根据甲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引渡法》。A项,根据《引渡法》第7条,外国向中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依照中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均构成犯罪。A项正确。
    B项,根据《引渡法》第9条,外国向中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引渡:……(2)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的。B项正确。
    CD项,根据《引渡法》第8条第5项,根据中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应当拒绝引渡,CD正确。

  • 第3题:

    中国人张某在甲国将甲国公民杀死后逃至乙国,已知甲国和乙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但是中国和甲乙两国都有引渡条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中国外交部可以向乙国政府请求将张某先行采取强制措施再行引渡

    B.如甲国向乙国申请引渡,乙国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引渡

    C.如果乙国未经中国同意将张某引渡给甲国,则中国可以向乙国提起外交保护

    D.如乙国将张某引渡给中国后,甲国向中国提请引渡张某,中国政府应当予以拒绝

    答案:A,D
    解析:
    题中,因中国和甲乙两国都有引渡条约,故乙国对中国负有条约所约定的引渡义务。《引渡法》第47条:"请求外国准予引渡或者引渡过境的,应当由负责办理有关案件的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的审判、检察、公安、国家安全或者监狱管理机关分别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提出意见书,并附有关文件和材料及其经证明无误的译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分别会同外交部审核同意后,通过外交部向外国提出请求。"第49条:"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在向外国正式提出引渡请求前,通过外交途径或者被请求国同意的其他途径,请求外国对有关人员先行采取强制措施。"据此,A项正确。引渡的主体是国家,引渡是国家之间进行的。在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据其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作出决定。故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国家一般没有引渡的义务。题中,甲国和乙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B项错误。外交保护指一国国民在外国受到不法侵害,且依该外国法律程序得不到救济时,其国籍国可以通过外交方式要求该外国进行救济或承担责任,以保护其国民或国家的权益。简而言之,外交保护就是一国保护其在外国的侨民的一种行为。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一)一国国民权利受到侵害是由于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即该侵害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责任。如果损害仅仅涉及外国私人的行为,所在国家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则不得行使外交保护。(二)国籍持续。受害人自侵害行为发生时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必须持续拥有保护国国籍。(三)用尽当地救济。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在这些手段用尽仍未得到合理救济时,才可以提出外交保护。很明显,C项错误,其所言不满足外交保护的条件,即使乙国未经中国同意将张某引渡给甲国,中国也不能向乙国提起外交保护。《引渡法》第8条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题中,被请求引渡人张某为中国人,故我国应拒绝引渡。D项正确。

  • 第4题:

    共用题干

    中国人蒋某(女)与甲国人惠特婚后在甲国定居,或蒋某在甲国生下一女。根据我国国籍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一选项?
    A、如蒋某之女出生时未获其他国家国籍,可以获得中国国籍
    B、蒋某之女一出生就无条件获得甲国国籍’
    C、如蒋某之女出生时已获得甲国国籍,她也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国籍
    D、蒋某之女出生地在甲国,因而不能获得中国国籍

    答案:A
    解析:
    我国《国籍法》第3~6条有明确规定。我国不承认我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所以,一旦取得外国国籍,则不具有我国国籍,C、D均错。根据《国籍法》第4、6条的规定,A、B正确。
    根据《国籍法》第5条的规定,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蒋某是中国人并定居在甲国,仍具有中国国籍,其女出生在甲国,如果按照甲国国籍的有关规定,出生即具有甲国国籍,则不再有中国国籍。如果按照甲国国籍的有关规定,出生未获得甲国国籍的,则具有中国国籍,故本题的应选项为A项。
    本题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高某目前位于中国境内,中国对其具有属地管辖权。其次认定高某目前国籍状态。高某原始国籍为中国公民,因此,本题的关键在于判定其中国国籍是否丧失。根据《国籍法》第3条的规定,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而第9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的,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本题高某在甲国探亲而非定居期间获得甲国国籍。因此,他不属于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情况。《国籍法》第14条的规定,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9条规定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高某并没有完成该程序。因此,依照中国的法律,高某仍然具有中国国籍。关于引渡问题,依《引渡法》第8条的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因此,D选项为正确选项。A项涉及可引渡的罪行,即所谓双重犯罪原则,一般它可以作为引渡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A为错项。B涉及引渡请求的冲突解决规则,它的前提是各方都满足引渡条件。本题中甲乙两国虽然与高某的行为都具有某种连结点,但并不充分满足引渡的条件,所以B项不选。最后,无论是国际法的一般规则还是中国的引渡法,健康原因都不必然成为拒绝引渡的理由,因此C项不选。
    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1)一国国民权利受到侵害是由于其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也就是说,该侵害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责任。(2)受害人自受害行为发生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必须持续地拥有保护国国籍,也即“国籍继续原则”。(3)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在这些手段用尽之后仍未得到合理救济时,才可以提出外交保护。此为“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因此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错误,因为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可以由公民的请求而引起,也可由国家主动行使。
    引渡的主体是国家。在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据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作出决定。因此A项说法是正确的。引渡的对象是被请求国指控为犯罪或被其判刑的人,可能是请求国人、被请求国人和第三国人。在国际实践中,除非有关引渡条约或国内法有特殊规定,一般的各国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公民。因此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是国际法中关于引渡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实践中,认定政治犯罪的决定权属于被请求国。国际法规定了一些不应视为政治犯罪的行为,包括:(1)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人类罪;(2)种族灭绝或种族隔离罪行;(3)非法劫持航空器;(4)侵害包括外交代表在内的受国际保护人员罪行等。因此,劫机罪和抢劫罪均属于可引渡的罪行。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甲国对其公民具有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因此虽然甲国拒绝将A引渡,乙国也无权派出警察赴甲国对A进行缉拿。D项说法错误。

  • 第5题:

    中国拟与甲国就有关条约进行谈判。李某是中国驻甲国大使,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除另有约定,中国驻甲国大使参加该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
    • B、李某必须有外交部长签署的全权证书方可参与谈判
    • C、该条约在任何条件下均只能以中国和甲国两国的官方文字作准
    • D、该条约在缔结后应由李某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胡某为甲国人,是甲国A公司上海办事处负责人。不久前,中国检察机关以胡某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其作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根据甲国法律,胡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甲国欲追究其刑事责任。若甲国提出对胡某引渡的请求,而中国和甲国之间没有引渡条约。根据中国相关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只要依中国法律构成犯罪即满足引渡的条件
    • B、既然胡某已在中国被逮捕,不管中国司法机关是否已作出判决,中国都应当拒绝引渡
    • C、中国对此案有管辖权,并且正在准备对胡某提起刑事诉讼,因此中国可以拒绝引渡
    • D、甲国的引渡请求应当向中国的司法机关提出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已知甲国是一个多法域的国家,甲国中东甲和西甲两个区域分别施行不同的民事法律制度。中国公民张某经常居所在东甲区,同时在西甲区还有别墅一套,另外其在甲国和中国还有投资股权和存款若干。后张某因病在东甲区去世而未立遗嘱。其甲国妻子和中国的子女因继承发生纠纷诉至中国法院。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对上述财产继承的法律适用,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动产适用甲国东甲区法律,不动产适用甲国西甲区法律
    • B、动产适用甲国法,不动产适用中国法
    • C、动产适用中国法,不动产适用甲国法
    • D、首先根据甲国的区际冲突规范处理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甲国人兰某和乙国人纳某在甲国长期从事跨国人口和毒品贩卖活动,事发后兰某逃往乙国境内,纳某逃入乙国驻甲国领事馆中。兰某以其曾经从事过反对甲国政府的政治活动为由,要求乙国提供庇护。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关于引渡和庇护的任何条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 A、由于兰某曾从事反对甲国政府的活动,因此乙国必须对兰某提供庇护
    • B、由于纳某是乙国人,因此乙国领事馆有权拒绝把纳某交给甲国
    • C、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乙国领馆可以行使领事裁判权,即对纳某进行审判并做出判决后,交由甲国予以执行
    • D、乙国可以对兰某的涉嫌犯罪行为在乙国法院提起诉讼,但乙国没有把兰某交给甲国审判的义务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甲国人阿文侵吞中国某国企驻甲国办事处的财产。依中国和甲国的法律,阿文的行为均认定为犯罪。两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甲国有义务将阿文引渡给中国

    B

    中国对阿文侵吞财产案无管辖权

    C

    中国有权派员到公海将逃往那里的阿文缉拿

    D

    阿文进入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的管辖权。A错,依国际法的规则,因两国间没有引渡条约,甲国无引渡的义务。B错,中国有保护性管辖权。C错,保护性管辖不能在公海行使,这是保护性管辖与普遍管辖的区别所在。D正确,对此事中国有保护性管辖权。

  • 第10题:

    单选题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办事处雇用的甲国人哈里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的大量公款窃为已有。后哈里到乙国又因争执将一乙国人打死。哈里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哈里在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

    中国对哈里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有管辖权

    B

    乙国向甲国就哈里杀人案请求引渡,如获成功,哈里被引渡到乙国后,乙国可以不经甲国同意,将其转引渡给中国

    C

    中国对哈里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拥有管辖权,可以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哈里归案

    D

    中国法院可以对哈里首先作出缺席判决,然后申请甲国对该判决予以执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上的个人--引渡。依我国《刑法》第6条的规定,哈里将属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巨额财产据为已有,其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应适用我国刑法追究责任。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因此,我国对哈里的犯罪行为有管辖权,A对。此外,这一点还可以通过我国保护性管辖权的适用来推知。引渡请求国把罪犯引渡回国后,只能就其请求引渡时所指控的犯罪行为对该被引渡者进行审判和处罚,不得对引渡理由之外的其他犯罪进行审判或处罚,或再引渡给第三国,B错。根据司法权的地域性,我国不能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哈里归案,C错。D错,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缺席审判制度。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国人阿文侵吞中国某国企驻甲国办事处的财产。依中国和甲国的法律,阿文的行为均认定为犯罪。两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国有义务将阿文引渡给中国

    B

    中国对阿文侵吞财产案无管辖权

    C

    中国有权派员到公海将逃往那里的阿文缉拿

    D

    阿文进入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在国际法上,国家没有必须引渡的义务,引渡的法律依据应为含引渡条款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以及相关国内立法。
    BCD三项,保护性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于在其领土范围以外从事严重侵害该国或其公民重大利益行为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权利。保护性管辖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上述行为人进入该受害国境内被依法拘捕和管辖;其二是通过国家间对行为人的引渡实现受害国的管辖权。据此,中国对阿文侵吞财产案有保护性管辖权,在阿文进入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 第12题:

    单选题
    中国公民张某长期定居在甲国,2005年在美国度假期间死亡。张某在甲国留有房屋和存款若干,其生前在甲国留下遗嘱,指定其全部遗产由其在中国的外甥罗某继承。其女儿玛丽以张某立遗嘱时神志不清因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为由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认定该遗嘱无效。关于张某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法院可以适用?
    A

    美国法或中国法

    B

    甲国法

    C

    美国法

    D

    《民事行为能力罗马公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初看可能是继承问题,其实是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根据民法通则第143条,中国公民定居国外的,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民通意见第179条补充如下,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如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请注意这里是“可以”,也就意味着我国法和定居国法都可以适用。
    至于《民事行为能力罗马公约》则根本不存在,是作为干扰项出现的。

  • 第13题:

    甲国公民库克被甲国刑事追诉,现在中国居留,甲国向中国请求引渡库克,中国和甲国间无引渡条约。关于引渡事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3年)

    A.甲国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依照中国法律和甲国法律均构成犯罪,是中国准予引渡的条件之一
    B.由于库克健康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中国可以拒绝引渡
    C.根据中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D.根据甲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引渡法》。A项,根据《引渡法》第7条,外国向中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依照中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均构成犯罪。A项正确。
    B项,根据《引渡法》第9条,外国向中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引渡:……(2)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的。B项正确。
    CD项,根据《引渡法》第8条第5项,根据中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应当拒绝引渡,CD正确。

  • 第14题:

    中国人张某在甲国将甲国公民杀死后逃至乙国,已知甲国和乙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但是中国和甲乙两国都有引渡条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018年仿真模拟题,多选)

    A.中国外交部可以向乙国政府请求将张某先行采取强制措施再行引渡
    B.如甲国向乙国申请引渡,乙国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引渡
    C.如果乙国未经中国同意将张某引渡给甲国,则中国可以向乙国提起外交保护
    D.如乙国将张某引渡给中国后,甲国向中国提请引渡张某,中国政府应当予以拒绝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引渡的有关规定。A项,外交部可以向乙国政府先对张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防止其潜逃再启动引渡程序。当然,乙国也可以拒绝我国的请求,A正确。
    B项,引渡是乙国的权力,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乙国可以决定是不是引渡给甲国,B错误。
    C项,引渡是乙国的权力,其愿意引渡给哪个国家都可以,C错误。
    D项,根据我国《引渡法》的规定,由于张某是中国人,本国人不引渡原则,所以我国应当予以拒绝,D正确。

  • 第15题:

    甲国人阿文侵吞中国某国企驻甲国办事处的 财产。依中国和甲国的法律,阿文的行为均认定为犯罪。两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 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甲国有义务将阿文引渡给中国

    B.中国对阿文侵吞财产案无管辖权

    C.中国有权派员到公海将逃往那里的阿文缉拿

    D.阿文进入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____国家的管辖 权。A错,依国际法的规则,因两国间没有引渡条约, 甲国无引渡的义务。B错,中国有保护性管辖权。C 错,保护性管辖不能在公海行使,这是保护性管辖与普遍管辖的区别所在。D正确,对此事中国有保护性管辖权。

  • 第16题:

    ★ 甲国人阿文侵吞中国某国企驻甲国办事处的财产。依中国和甲国的法律,阿文的行为均认定为犯罪。两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有义务将阿文引渡给中国
    B.中国对张某侵吞財产案无管辖权
    C中国有权派员到公海将逃往那里的阿文缉拿
    D.阿文进人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答案:D
    解析:
    。A错误,依国际法的规则,因两国间没有引渡条约,甲国无引渡的义务。B错,中国有保护性管辖权。C错,保护性管辖不能在公海行使,这是保护性管辖与普遍管辖的区别所在。D正确,对此事中国有保护性管辖权。

  • 第17题:

    甲国人阿文侵吞中国某国企驻甲国办事处的财产。依中国和甲国的法律,阿文的行为均认定为犯罪。两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甲国有义务将阿文引渡给中国
    • B、中国对阿文侵吞财产案无管辖权
    • C、中国有权派员到公海将逃往那里的阿文缉拿
    • D、阿文进入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办事处雇用的甲国人哈里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的大量公款窃为已有。后哈里到乙国又因争执将一乙国人打死。哈里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哈里在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中国对哈里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有管辖权
    • B、乙国向甲国就哈里杀人案请求引渡,如获成功,哈里被引渡到乙国后,乙国可以不经甲国同意,将其转引渡给中国
    • C、中国对哈里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拥有管辖权,可以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哈里归案
    • D、中国法院可以对哈里首先作出缺席判决,然后申请甲国对该判决予以执行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中国人姜某(女)与甲国人惠特尼婚后在甲国定居,后姜某在甲国生下一女。根据我国国籍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如姜某之女出生时未获其他国家国籍,可以获得中国国籍
    • B、姜某之女一出生就无条件获得中国国籍
    • C、如姜某之女出生时已获得甲国国籍,她也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国籍
    • D、姜某之女出生地在甲国,因而不能获得中国国籍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中国公民张某长期定居在甲国,2005年在美国度假期间死亡。张某在甲国留有房屋和存款若干,其生前在甲国留下遗嘱,指定其全部遗产由其在中国的外甥罗某继承。其女儿玛丽以张某立遗嘱时神志不清因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为由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认定该遗嘱无效。关于张某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法院可以适用?

    • A、美国法或中国法
    • B、甲国法
    • C、美国法
    • D、《民事行为能力罗马公约》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中国人高某在甲国探亲期间加入甲国国籍,回中国后健康不佳,也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后甲国因高某在该国的犯罪行为,向中国提出了引渡高某的请求,乙国针对高某在乙国实施的伤害乙国公民的行为,也向中国提出了引渡请求。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

    如依中国法律和甲国法律均构成犯罪,即可准予引渡

    B

    中国应按照收到引渡请求的先后确定引渡的优先顺序

    C

    由于高某健康不佳,中国可以拒绝引渡

    D

    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正确答案: B
    解析:
    D项,高某目前位于中国境内,中国对其具有属地管辖权。根据《引渡法》第8条第1项的规定,被请求引渡人如果具有中国国籍,中国应当拒绝引渡。《国籍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国籍法》第9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第11条规定,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由此可以看出,因获得外国国籍而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定居外国”,而高某是在甲国探亲期间加入甲国国籍,之后即回国,并没有交待高某在甲国定居的事实,因此高某不能自动丧失中国国籍,而且高某没有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所以高某仍然具有中国国籍。因此,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A项,《引渡法》第7条第1款第1项规定,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须符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均构成犯罪。但这只是引渡的必要条件之一,而非充分条件
    B项,《引渡法》第17条规定,对于两个以上国家就同一行为或者不同行为请求引渡同一人的,应当综合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到引渡请求的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请求国是否存在引渡条约关系等因素,确定接受引渡请求的优先顺序。因此,收到引渡请求的先后只是应当综合考虑的因素之一。且本题中,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C项,《引渡法》第9条第2项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的,可以拒绝引渡。但在本题中高某仍然具有中国国籍,应当拒绝引渡高某,而不是可以拒绝。

  • 第22题:

    单选题
    中国公民陆某2001年通过其在甲国的亲戚代为申请甲国国籍,2002年获甲国批准。2004年5月陆某在中国因违法行为被刑事拘留。此时,陆某提出他是甲国公民,要求我有关部门通知甲国驻华领事。经查,根据甲国法律陆某持有的甲国护照真实有效;陆某本人到案发时从未离开中国,也从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根据中国国籍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

    陆某仍是中国人

    B

    陆某是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C

    陆某是中国法律承认的具有双重国籍的人

    D

    陆某的国籍状态不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中国某公司与甲国某公司产生国际运输的纠纷。诉诸中国某法院,有关文书需要向在甲国的公司和在甲国的中国籍人李某送达,甲国与中国签订有司法协助协议,依海牙《送达公约》、中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该案件的涉外送达,法院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
    A

    向在甲国的李某送达可通过中国驻甲国使领馆

    B

    向甲国公司的送达应首先依海牙《送达公约》规定的方式进行送达

    C

    不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甲国公司送达

    D

    中国法院不得采用邮寄的方式向甲国公司送达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若干问题的规定》,内国法院将需要在国外送达的诉讼文书委托给内国驻该国的外交代表或领事代为送达的,对象一般只能是本国国民
    B项,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如果受送达人所在国既与我国签订有司法协助协议,同时其所在国又是海牙《送达公约》的成员国,则根据特别优于一般的原则,相关司法文书的送达应当依照司法协定的规定办理。
    C项,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受送达人送达。
    D项,依海牙《送达公约》第10条,如送达目的地国不表异议,本公约不妨碍通过邮寄途径直接向身在国外的人送交司法文书的自由。据此,中国法院可邮寄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