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风景谈》写于( )”相关问题
  • 第1题:

    随谈随写不反映在下列哪个方面()

    • A、说写结合
    • B、书写及时
    • C、审文严格
    • D、备忘录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下列作品集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有()

    • A、《围城》
    • B、《写在人生边上》
    • C、《风景谈》
    • D、《谈艺录》
    • E、《管锥篇》

    正确答案:A,B,D,E

  • 第3题:

    《风景谈》


    正确答案: 是茅盾创作的一篇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的散文。文中作者借风景来歌颂、赞美那些真正创造风景和主宰风景的人。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作者也刻画了朝霞中守卫在高山上的号兵和战士的形象,来象征解放区人民的严肃、勇敢、坚定和高度警觉的精神。在作者眼中,他们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者。散文在艺术表现上跌宕多姿,挥洒自如,叙事、写景、明理、抒怀、文情并茂,谈吐从容。

  • 第4题:

    简答《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风景谈》,思想上,歌颂北方敌后军民团结一致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抗敌斗争的崇高精神,歌颂延安人的新生活、新风貌,歌颂延安精神。在艺术上,《白杨礼赞》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景物描写、抒情、议论三者融汇一体;《风景谈》吸取电影的艺术手法,由六个场景组成,注意光、影、色彩、音响的搭配,有极强的画面感。名为“风景谈”,景的中心是人,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的活动”,形成了比单纯自然风景更美更有活力生气更伟大的“真的风景”,从而歌颂了延安军民生机勃勃为民族解放而生活、斗争的崇高精神。

  • 第5题:

    下列“风景”属于《风景谈》一文的有()

    • A、高原归耕
    • B、延河夕照
    • C、窑洞雨景
    • D、桃林小憩
    • E、北国晨号

    正确答案:A,B,C,D,E

  • 第6题:

    茅盾的《风景谈》通过描写风景,含蓄地表现了什么地方的生活()


    正确答案:延安

  • 第7题:

    问答题
    分析《风景谈》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和讲学,看到延安军民崭新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深受鼓舞,同年12月写下了这篇赞颂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著名散文。
    《风景谈》中一幅幅散发出活力的生活图景,它反映出延安人民革命生活的风貌,它不仅是对黄土高原雄伟壮观的景物的抒写,而且是对一种新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是对延安精神的崇高景仰。作品正是以谈风景为名,讴歌了延安战士博大的革命胸怀,赞颂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为民族解放而生活、战斗的崇高精神世界和生气勃勃、充实而有意义的新生活。作品名为风景谈,确也是一种深刻有意义的“风景”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茅盾的《风景谈》通过描写风景,含蓄地表现了什么地方的生活()

    正确答案: 延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析《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白杨礼赞》、《风景谈》是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散文名篇
    思想上:歌颂北方敌后军民团结一致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扰抗敌斗争的崇高精神,歌颂延安人的新生活、新风貌,歌颂延安精神。
    艺术上:《白杨礼赞》借物咏怀,具有浓郁象征色彩,景物、抒情、议论融为一体。《风景谈》吸取电影的艺术手法,由六个场景组成,注意光、影、色彩、音响的搭配,有极强的画面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答《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风景谈》,思想上,歌颂北方敌后军民团结一致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抗敌斗争的崇高精神,歌颂延安人的新生活、新风貌,歌颂延安精神。在艺术上,《白杨礼赞》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景物描写、抒情、议论三者融汇一体;《风景谈》吸取电影的艺术手法,由六个场景组成,注意光、影、色彩、音响的搭配,有极强的画面感。名为“风景谈”,景的中心是人,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的活动”,形成了比单纯自然风景更美更有活力生气更伟大的“真的风景”,从而歌颂了延安军民生机勃勃为民族解放而生活、斗争的崇高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散文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有()。
    A

    《秋夜》

    B

    《鹰之歌》

    C

    《风景谈》

    D

    《一种云》

    E

    《雨前》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茅盾创作于30年代的散文有()
    A

    《白杨礼赞》

    B

    《故乡杂记》

    C

    《乡村杂景》

    D

    《风景谈》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冰心的散文集是()

    • A、《寄小读者》
    • B、《旅途随笔》
    • C、《风景谈》
    • D、《湘行散记》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在茅盾下列散文中,写于30年代的是()

    • A、《雷雨前》1930
    • B、《卖豆腐的哨子》1929
    • C、《白杨礼赞》1941
    • D、《风景谈》1940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下列散文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有()。

    • A、《秋夜》
    • B、《鹰之歌》
    • C、《风景谈》
    • D、《一种云》
    • E、《雨前》

    正确答案:B,D

  • 第16题:

    茅盾创作于30年代的散文有()

    • A、《白杨礼赞》
    • B、《故乡杂记》
    • C、《乡村杂景》
    • D、《风景谈》

    正确答案:B,C

  • 第17题:

    下列作品中,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有()。

    • A、《太阳下的风景》
    • B、《慕尼黑》
    • C、《有赠》
    • D、《草木篇》
    • E、《双桅船》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名词解释题
    《风景谈》

    正确答案: 是茅盾创作的一篇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的散文。文中作者借风景来歌颂、赞美那些真正创造风景和主宰风景的人。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作者也刻画了朝霞中守卫在高山上的号兵和战士的形象,来象征解放区人民的严肃、勇敢、坚定和高度警觉的精神。在作者眼中,他们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者。散文在艺术表现上跌宕多姿,挥洒自如,叙事、写景、明理、抒怀、文情并茂,谈吐从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下列作品集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有()
    A

    《围城》

    B

    《写在人生边上》

    C

    《风景谈》

    D

    《谈艺录》

    E

    《管锥篇》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散文《风景谈》的作者是()
    A

    朱自清

    B

    冰心

    C

    茅盾

    D

    周作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咬文嚼字》说,从前作诗文的都依靠《幼学琼林》之类书籍,写美人,写才子,谈风景,叙离别所用都是“套语”“滥调”这就是“套板反应”,这里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

    归纳法

    B

    类比法

    C

    演绎法

    D

    对比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茅盾下列散文中,写于30年代的是()
    A

    《雷雨前》1930

    B

    《卖豆腐的哨子》1929

    C

    《白杨礼赞》1941

    D

    《风景谈》194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风景”属于《风景谈》一文的有()
    A

    高原归耕

    B

    延河夕照

    C

    窑洞雨景

    D

    桃林小憩

    E

    北国晨号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