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录片的发展中,最早采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是( )A.《漂网渔船》 B.《意志的胜利》 C.《北方的纳努克》 D.《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题目
在纪录片的发展中,最早采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是( )

A.《漂网渔船》
B.《意志的胜利》
C.《北方的纳努克》
D.《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相似考题
更多“在纪录片的发展中,最早采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纪录片的最早存在形式是()。

    • A、电视
    • B、电视剧
    • C、娱乐节目
    • D、电影

    正确答案:D

  • 第2题:

    “纪录片是导演接水,能接到多少水”,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纪录片是靠导演来控制质量
    • B、纪录片的质量由内容本身决定
    • C、纪录片不可以有后期制作
    • D、纪录片的题材需要导演来发掘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纪录片拍摄时,收音方面需要注意的是()。

    • A、不必使用话筒
    • B、外景拍摄时可以收不同的环境同期声
    • C、注意降低噪音
    • D、不能使用录音笔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亚洲最早输入电影的国家是日本。最早的电影以();()、舞台纪录片为主。


    正确答案:风光片、时事资料片

  • 第5题:

    《话说长江》、《让历史告诉未来》都是()的纪录片。

    • A、人物纪录片
    • B、事件纪录片
    • C、画面加解说式
    • D、访谈加解说式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什么是纪录片?


    正确答案: 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客观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通常,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 第7题:

    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和纪录片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1)纪录片的主要社会功能定位:知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2)决定纪录片结构方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生活事件本身,2、现场取材方式,3、创作主题,4、作者的创作风格。对生活事件本身而言,如果题材是事件性的,多采用线形结构;如果题材是概述性的,则多采用版块结构。创作者个人的创作风格也影响着作者对结构的选择,只不过这种选择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而只是体现出一种量的优势。

  • 第8题:

    什么是同期声?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包括什么?


    正确答案:同期声是时空真实、生活真实不可缺上的因素,包括画面上出现和未出现的人物语言、动作声响、环境音响等,其中主要指人物语言。
    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包括:同期声、解说词、音乐、音响以及静。

  • 第9题:

    在纪录片中,问题是吸引观众看下去的悬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日本最早的电影以风光片和时事资料片、戏剧纪录片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单选题
    纪录片的最早存在形式是()。
    A

    电视

    B

    电视剧

    C

    娱乐节目

    D

    电影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纪录片录音师在拍摄现场必须把握的几个基本要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主讯号声——访谈中的当事人、拍摄当中镜头所关注的主要对象。
    (2)环境声——拍摄现场的背景声: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公共场所的人声等等,可以对环境起有力的烘托,但必须严密控制它和主讯号的比例。
    (3)回声——持续在室内墙壁间反射的声波,有时会干扰主讯号的清晰,但加以合理控制可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室内空间氛围。
    (4)杂音——器材系统里本身产生的干扰,应该努力设法把这些杂音的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真正的“纪录片之父”是美国人();他拍摄了成为纪录片里程碑式的()。


    正确答案: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 第14题:

    下列关于纪录片和专题纪录片描述正确的是()。

    • A、纪录片允许有主持人或扮演
    • B、专题片不可以情景再现
    • C、专题片有创作主动性
    • D、纪录片可以情景再现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又称为新闻纪录片、文献纪录片。


    正确答案:纪录片

  • 第16题:

    以下正确描述纪录片的是哪一项?()

    • A、纪录片制作要有国际视野
    • B、纪录片的表达可借鉴使用国外的方式
    • C、纪录片的拍摄要立足于本国观众的角度
    • D、纪录片的内容要高于百姓生活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1993年上海电视台的()开播,这是我国的第一个纪录片专栏。

    • A、地方台50分钟
    • B、纪录片编辑室
    • C、纪录片
    • D、见证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希区柯克认为最为真实的是()。在纪录片里,“()”,纪录片的真实素材你无法创造它;在故事片里,“()”,他要按自己的意愿创造出真实的生活。


    正确答案:纪录片;上帝即导演;导演即上帝

  • 第19题:

    上海电视台1993年开办的纪录片栏目()曾经掀起收视热潮,创下过36%的收视奇迹。

    • A、纪录片之窗
    • B、纪录片编辑室
    • C、纪录片
    • D、见证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纪录片的重要性在于真实
    • B、纪录片选题要首选有故事的人
    • C、纪录片拍摄前需准备拍摄大纲
    • D、纪录片是指导别人如何拍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下列关于纪录片说法正确的是()。  

    • A、 纪录片的内容要高于百姓生活
    • B、 纪录片制作要有国际视野
    • C、 纪录片的表达可借鉴使用国外的方式
    • D、 纪录片的拍摄要立足于本国观众的角度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填空题
    ()又称为新闻纪录片、文献纪录片。

    正确答案: 纪录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按照美国学者比尔尼克尔斯的观点,纪录片可以分为(  )。
    A

    理性型纪录片

    B

    诗意型纪录片

    C

    参与型纪录片

    D

    反射型纪录片

    E

    表述行为型纪录片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按照美国学者比尔尼克尔斯的观点,纪录片可以分为以下六种:①诗意型纪录片。诗意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为伊文思的《雨》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强调叙事,不注重特定时空的营造,不强调连贯剪辑。它着力于节奏的创造,不同空间的并置,目的在于情绪、情调的传达。②阐释型纪录片。阐述型纪录片也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这种纪录片宣传意图明确,创造者倚重解说词的力量说服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形式上的典型特征是“上帝之声”证据剪辑、全知视点等。③观察型纪录片。观察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基础在于便携式摄影机和磁带摄像机的出现。这种纪录片放弃解说,放弃扮演,纪录片导演成了“墙壁上的苍蝇”。④参与型纪录片。参与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让鲁什和埃德加莫林的《夏日纪事》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掩盖导演的在场,相反刻意强调导演与被拍摄对象的互动。⑤反射型纪录片。反射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作是《姓越名南》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的显著特征在于对纪录片呈现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反思。和其他类型纪录片一样,反射型纪录片重视对现实世界的表达,但更为重要的是,导演在片中同时表达对纪录片创作本身的反思。这种影片往往显得更为抽象,难以理解。⑥表述行为型纪录片。表述行为型纪录片把真实的事件进行主观的放大,背离现实主义的风格。强调创作者主观的表述。代表作如马龙里格斯的《舌头不打结》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往往与先锋电影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