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玻璃球在空气中称其重力为4.41牛顿,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94牛顿,浸没在石油中测力计示数为3.30牛顿,求玻璃球和石油的密度.

题目

有一玻璃球在空气中称其重力为4.41牛顿,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94牛顿,浸没在石油中测力计示数为3.30牛顿,求玻璃球和石油的密度.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1)玻璃球在水中的浮力F=G-F′=4.41N-2.94N=1.47N;
∵FgV
∴玻璃球的体积:
V=V=
F
ρg
=
1.47N
1×103kg/m3×9.8N/kg
=1.5×10-4m3
则玻璃球的密度ρ=
m
V
=
G
g
V
=
4.41N
9.8N/kg
1.5×10-4m3
=3×103kg/m3
(2)玻璃球在石油中受到的浮力为F=G-F″=4.41N-3.30N=1.11N;
∵FgV
∴石油的密度为ρ=
F
Vg
=
1.11N
1.5×10-4m3×9.8N/kg
≈0.76×103kg/m3
答:玻璃球和石油的密度分别为3×103kg/m3、0.76×103kg/m3
更多“有一玻璃球在空气中称其重力为4.41牛顿,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94牛顿,浸没在石油中测力计示数为3.30牛顿,求玻璃球和石油的密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弹簧秤下端挂一个物体时,弹簧秤示数为4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示数为3N,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_N.质量是300g的空心铁球重______N,当它悬浮在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1)物体受到的浮力:F=G-F=4N-3N=1N;
    (2)空心铁球的质量:m=300g=0.3kg;空心铁球所受重力:
    G=mg=0.3kg×9.8N/kg=2.94N.空心铁球所受浮力:F=G=2.94N.
    故答案为 1;2.94;2.94.

  • 第2题:

    某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把一个铁块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铁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4N,把铁块浸没在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11N,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 第3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以下几个实验.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一金属块的重为3.8N,测得相同体积的石块的重为1.1N,然后完成了以下步骤:

    实验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

    实验2:把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N;

    实验3:把金属块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1N(ρ硫酸铜>ρ);

    实验4: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6N.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初步结论:

    (1)根据“实验1”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______无关;

    (2)根据“实验1、3”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

    (4)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根据“实验1”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不变,说明浮力不随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的改变而改变,即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根据“实验1、3”可知,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的大小不同,说明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实验1和实验4中,金属块和石块的密度不同,但体积相同,则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都是水,液体密度又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分别为3.8N-3.3N=0.5N和1.1N-0.6N=0.5N,两者相等,所以浮力相同.则能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
    (4)实验1和实验2中,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和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不同,能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故答案为:深度;液体的密度;1、4;1、2.

  • 第4题: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选择C项。
    题目:如图所示,各用4 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O N

    问题:
    (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答案:
    解析:
    (1)正确选项为D。很多学生认为弹簧测力计被两端的两个力拉着,其示数应该是两个力之和,因此误选C。
    (2)教学片段:
    教师:这道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同学们,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呢?学生:利用力产生的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对的,弹簧测力计的一端与挂环相连,叫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相连,叫自由端。在测量时,哪一端不动?
    学生:固定端不动。
    教师:嗯,用力使固定端不动,拉力拉挂钩使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仲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
    学生: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不是两端力之和呢?
    教师:弹簧测力计两端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我们可以假设一端是固定的,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就是另一端力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是一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的所受力之和。所以在本题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学生:4N。
    教师:若把弹簧测力计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合力是多少呢?
    学生:系统在平衡力作用下合力为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D选项了。

  • 第5题:

    初中物理《浮力》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河南省商丘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浮力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1.本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出重点的?
    2.请简述热气球的原理。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用长方体浸没在水中的受力情况来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环节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一些列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诸如大黄鸭、轮船、潜水艇等,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做出假设。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知识储备,学生可能会回答: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按照学生的合理假设,引导学生思考要探究浮力大小与这些因素是否有关,相应的需要用到哪些器材,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才能严谨的探究所假设的因素是否正确。指导并完善学生的回答,得出实验的设计方案: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
    2.实验步骤:
    【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将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入量筒的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4)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记录在表格1中。
    【2.探究浮力是否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2中;
    (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2中;
    (4)沿竖直方向用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填入表格2中;
    (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填入表格2中。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1 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在班级中进行分享观点,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出最终结论:
    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根据表2中的实验数据,可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环节三:巩固提高
    【例题】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和1.8N,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诸如: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数据的分析等,在全班分享感悟与体会,为此次实验做一次小结。
    2.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同学课下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等,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答案:
    解析:

  • 第6题:

    在初中物理“力”一课的教学中,有下面一个教学片段。师: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N,则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生:0N。师:怎么可能是0N呢?生: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大小都是200N,就相互抵消了啊。师:不对,大家拿个测力计试一下,看看示数到底是多少。问题:(1)说明测力计的工作原理。(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测力计的原理以及二力平衡,并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做出调整。


    正确答案: (1)力的测量就是将力的作用效果与已知力的作用效果比较的过程。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1N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的大小就是1N。其次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在确定1N力的作用效果以后,容易确定更大的力和更小的力的作用效果。另外,弹簧的稳定性较好,可以重复使用。故可以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师: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N,则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生:0N。师:为什么呢?生:因为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大小都是200N,就相互抵消了啊。师:好,我们先不分析这个问题。同学们知道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吗?生:测力计受到多大的拉力,就会显示多大的力。师:对,那它受到200N的拉力,不就显示200N吗?生:可是它受到相反的等大的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是互相抵消了吗?师:同学们说的很正确。不过大家有一个地方没搞明白,测力计受到的这两个力和读数是两回事。正是因为测力计受到这两个力相互抵消,所以测力计受力平衡才不会发生运动。生:哦,是这样。这和测力计显示拉力不冲突。

  • 第7题:

    牛顿的“流数术”中,“正流数术”是指(),“反流数术”是指()。


    正确答案:微分;积分

  • 第8题:

    在流体阻力实验中,以水作工质所测得的直管摩擦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不适用于()在直管中的流动。

    • A、牛顿型流体
    • B、非牛顿型流体
    • C、酒精
    • D、空气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N.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100N

    B

    200N

    C

    0N

    D

    400N


    正确答案: C
    解析:
    B项,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处于静止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但显示数值时只显示一个力的大小;C项,弹簧测力计受到了拉力,一定有示数;D项,弹簧测力计受到的相反方向的两个力,运算时只能是相减而不能相加.故选B.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流体阻力实验中,以水作工质所测得的直管摩擦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不适用于()在直管中的流动。
    A

    牛顿型流体

    B

    非牛顿型流体

    C

    酒精

    D

    空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两颗直径不同的玻璃球分别在水中和空气中以相同的速度自由沉降。已知玻璃球的密度为2500kg/m3,水的密度为998.2kg/m3,水的粘度为1.005×10-3Pas,空气的密度为1.205kg/m3,空气的粘度为1.81×10-5Pas。若在层流区重力沉降,则水中颗粒直径与空气中颗粒直径之比为()。
    A

    8.612

    B

    9.612

    C

    10.612

    D

    11.612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如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

    正确答案: 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等,相反
    解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两个拉力都作用在纸板上,且方向相反,当在硬纸板处于静止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探究二力是否共线,将硬纸板转过一定角度,应保持两拉力大小相等,故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相反,放手后观察纸板是否静止,即可得出结论.

  • 第13题:

    科考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发现了新的陨石分布区,并找到上千块陨石.科考队员对编号为“cz20100603”的陨石进行密度测量:首先将陨石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4N;然后将陨石全部浸没于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陨石的密度是多少?(g取10N/kg)


    正确答案:

     

  • 第14题:

    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当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魔方格


    当S闭合后,两电阻并联,此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和螺线管的电流都会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当电流变大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强,排斥力会更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

  • 第15题:

    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够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象是(  )
    A.B.C.D.


    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浸入水中越深,它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浸没后,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先变小后不变.
    故选D.

  • 第16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的演示实验如下:



    任务:
    (1)说明上述实验中“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体现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答案:
    解析:
    (1)浮力不可直接测量得出,但是在本实验中根据受力平衡可得F浮=G-F,即可通过测量铝块所受重力及铝块在水中所受的拉力。间接得出。“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是测量铝块在水中所受的拉力。
    (2)演示:把乒乓球按入水底,松手后会看到乒乓球上升,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及每个力的施力物体。
    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提问:放入水中沉底的石块是否受浮力作用 你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吗
    用弹簧测力计称小石块的重力,并稍稍用力向上托石块,让学生观察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然后将小石块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引导学生根据二力平衡等知识判断浮力的存在及大小,最后得出结论: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一种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浮力。
    引导学生归纳出利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的方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再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利用F浮=G-F进行计算。

  • 第17题:

    示值为1960N的测力计,在示值为14700N处的实际作用力为1477.4N,则该测力计在该刻度点的引用误差为()。


    正确答案:-0.4%

  • 第18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重量的单位是牛顿,1公斤力为9.8牛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判别明渠水流为缓流、急流、临界流,可以用()

    • A、雷诺数
    • B、牛顿数
    • C、欧拉数
    • D、佛汝德数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填空题
    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____N;

    正确答案: 0.4
    解析:
    据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故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3.8 N,故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F=G-F=4.2 N-3.8 N=0.4 N.

  • 第21题:

    填空题
    示值为1960N的测力计,在示值为14700N处的实际作用力为1477.4N,则该测力计在该刻度点的引用误差为()。

    正确答案: -0.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____.

    正确答案: 不变,无关
    解析:
    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此时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变,故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该实验表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 第23题:

    填空题
    当她手提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____,说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____;

    正确答案: 小,大
    解析:
    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差,在铁块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浮力逐渐变大,根据F=G-F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