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毒害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中毒和伤亡事故。施救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投入寻找、抢救受伤或被困人员,并采取清水冲洗、漱洗、隔开、医治等措施。严格禁止其他人员擅自进入灾区,避免人员中毒、伤亡和受灾范围的扩大。同时,积极控制毒害品燃烧和蔓延的范围。 (2)施救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采取全身防护,对有特殊要求的毒害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呼吸器。为了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这些防护器具,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3)积极限制毒害品燃烧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严格避免毒害品溅出造成灾害区域扩大。喷射时干粉易将毒害品粉末吹起,增加危险性,所以慎用干粉灭火剂。 (4)遇到毒害品容器泄漏,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用水泥、泥土、砂袋等材料进行筑堤拦截,或收集、或稀释,将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严禁泄漏的毒害品流淌至河流水域。有泄漏的容器应及时采取堵漏、严控等有效措施。 (5)毒害品的灭火施救,应多采用雾状水、干粉、沙土等,慎用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严禁使用酸碱类灭火剂灭火。如磷化钾、磷化钠、磷化镁、磷化锶、磷化铝、磷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产生有毒的磷化氢气体,从而引起燃烧、中毒。如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等遇泡沫中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物质氢化氰,因此不能用酸碱类灭火剂灭火。二氧化碳喷射时会将氰化物粉末吹起,增加毒害性,此外氰化物为一弱酸,在潮湿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起反应。虽然该反应受空气中水蒸气的限制,反应又不快,但毕竟会产生氰化氢,故应慎用。 (6)严格做好现场监护工作,灭火中和灭火完毕都要认真检查,以防疏漏。
更多“简述毒害品火灾的处置方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易燃液体火灾的处置方法。


    正确答案:(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3)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对不溶于水的液体,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氟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 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具有水溶性的液体,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比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与水起作用的易燃液体,如乙硫醇、乙酰氯、有机硅烷等禁用含水灭火剂。 (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对特殊物品的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离式空气呼吸器。为了在火场上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5)扑救闪点不同粘度较大的介质混合物,如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观察发生沸溢、喷溅的征兆,估计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一旦现场指挥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退至安全地带。 (6)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并把火势限制在指定范围内的同时,应设法找到输送管道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器材,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处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塞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处的液体。

  • 第2题:

    简述毒害品泄露或着火的应对要点。


    正确答案:(1)灭火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隔绝式氧气或空气呼吸器,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2)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 (3)如液体毒害品着火,可根据液体的性质选用合适类型的泡沫灭火剂,如固体毒害品着火,可用水或雾状水扑救,或用沙土、干粉、石粉等扑救。用水扑救时尽量采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毒害品溅出; (4)在扑救火灾的同时,应围堰设堵,防止混有毒害品的消防水外泄而造成环境污染; (5)遇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

  • 第3题:

    简述储存毒害品的要求?


    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或者易变质物品,存货人应当说明该物品的性质,提供有关资料。保管人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应当具备相应的保管条件。

  • 第4题:

    简述腐蚀品火灾的处置方法。


    正确答案:(1)腐蚀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施救人员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入寻找和抢救受伤、被困人员,被抢救出来的受伤人员应马上采取清水冲洗、医治等措施;同时,迅速控制腐蚀品燃烧范围,避免受灾范围的扩大。 (2)施救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一般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腐蚀品的特点,在扑救腐蚀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防腐蚀的面具、手套、长筒靴等。为了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这些防护器具,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3)扑救腐蚀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的溅出而扩大灾害区域。如发烟硫酸、氯磺酸、浓硝酸等发生火灾后,宜用雾状水、干沙土、二氧化碳扑救。如三氯化磷、氧氯化磷等遇水生产氯化氢,因此在有该类物质的火场,要主要防水保护,可用雾状水驱散有毒气体。 (4)遇到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的同时应采取堵漏措施。腐蚀品堵漏所需材料一定要注意选用具有防腐性的。 (5)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浓硫酸数量不多时,可用大量低压水快速扑救。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先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然后再把着火物品与浓硫酸分开。 (6)严格做好现场监护工作,灭火中和灭火完毕都要认真检查,以防疏漏。

  • 第5题:

    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方法错误的是:( )。

    A.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

    B.扑救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

    C.对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可以用酸碱灭火剂扑救。

    D.扑救毒害品,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