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为上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 5省8市将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

题目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为上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 5省8市将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B.中国将在不同地区推广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C.国家发改委建议建设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
D. 5省8市率先启动低碳试点工作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新闻标题应当具有简洁有力而又概括全面的特点。文段第一句话是主旨句,D项正是对主旨句的概括。A项是发改委的具体要求;B项“不同地区”所指不够明确,并且"推广……经验”表述有误,文中说的是低碳试点工作能够帮助“积累……经验”;C项“建议建设”有误,文中说的是“要求建设”,是既成事实。故排除A、B、C项。
更多“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相关问题
  • 第1题:

    D·美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道路,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建立碳交易市场,力图打造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英国政府首先提出的。

  • 第2题:

    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获准开展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 A、低碳经济实验区
    • B、低碳农村
    • C、低碳工业
    • D、碳汇减碳

    正确答案:B

  • 第4题:

    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

    • A、5省5市
    • B、4省8市
    • C、5省8市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中国将在包括贵阳在内的5省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请问贵阳在试点工作承担的五项“低碳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贵阳承担下列五项“低碳任务”: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 第6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既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更是一场国家利益的博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作出减排承诺的同时,认为发达国家应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发达国家却无视人均排放和各国发展水平,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会议最后通过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材料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概念不断涌现,低碳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知识,就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怎样实现自身发展提几点建议


    正确答案:①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②企业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在生产经营中注重节能减排。
    ③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竞争优势。
    ④企业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第7题:

    2011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会议,以下()省市被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

    • A、北京
    • B、上海
    • C、天津
    • D、辽宁
    • E、重庆

    正确答案:A,B,C,E

  • 第8题:

    ( )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

    • A、消费模式 
    • B、发展模式 
    • C、技术进步 
    • D、产业结构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0]1587号),决定首先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城市的试点工作。下面哪个城市不是低碳试点城市?()
    A

    上海

    B

    南昌

    C

    贵阳

    D

    保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以“低碳理念”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二氧化碳”。因为其浓度的不断攀升,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生,并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今,与之相关的名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逐渐热了起来。在这个背景下,“碳足迹”“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201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将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据发展改革委员会介绍,这些地区将承担下列具体任务: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俸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合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800-1000字。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
    A

    5省5市

    B

    4省8市

    C

    5省8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为了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2008年,“中国低碳发展项目”启动,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上海和保定两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此外,日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通过植树造林等工作减少的碳排放超过()亿吨。
    A

    30

    B

    4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坚持走低碳之路,主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 )。


    A.核心
    B.第一要义
    C.根本方法
    D.基本要求

    答案:D
    解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坚持走低碳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体现 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第14题:

    国际自然基金会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选择有110万人口的我国(),开展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

    • A、厦门
    • B、保定
    • C、烟台
    • D、连云港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2007年,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促进低碳发展,国务院印发了()。

    • A、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B、中国低碳发展规划
    • C、中国新能源发展规划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为了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2008年,“中国低碳发展项目”启动,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上海和保定两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此外,日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通过植树造林等工作减少的碳排放超过()亿吨。

    • A、30
    • B、40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既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更是一场国家利益的博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作出减排承诺的同时,认为发达国家应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发达国家却无视人均排放和各国发展水平,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会议最后通过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材料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概念不断涌现,低碳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国家利益的博弈”的认识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应对气候变化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但各国的利益追求有所不同,使得各国之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家利益的博弈。
    ②中国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也维护各国人民共同的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 第18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既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更是一场国家利益的博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作出减排承诺的同时,认为发达国家应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发达国家却无视人均排放和各国发展水平,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会议最后通过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材料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概念不断涌现,低碳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结合材料三,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树立低碳理念的正确性


    正确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低碳理念。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树立低碳理念,能指导我们践行低碳生活,更好地建设资源节、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第19题:

    国际自然基金会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选择有110万人口的我国哪个城市,开展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

    • A、厦门 
    • B、保定 
    • C、烟台 
    • D、连云港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多选题
    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下列()属于“五省八市”。
    A

    广西、辽宁、湖北、陕西、云南

    B

    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

    C

    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

    D

    天津、重庆、广州、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A

    低碳经济实验区

    B

    低碳农村

    C

    低碳工业

    D

    碳汇减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2007年,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促进低碳发展,国务院印发了()。
    A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B

    中国低碳发展规划

    C

    中国新能源发展规划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 )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
    A

    消费模式 

    B

    发展模式 

    C

    技术进步 

    D

    产业结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