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

题目
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横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编纬”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记“燕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问,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
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的记载和实物。


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 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策的编绳
B. 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韦编”是理所当然的
C. 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写作“纬编”是合理的
D. 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纬(韦)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

相似考题

3.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横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编纬”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记“燕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问,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 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的记载和实物。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 B. 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册用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编” C. 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是错误的 D. “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过用皮绳编联简册的实物

更多“关于“韦编三绝”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其中“韦”是指:

    A.姓韦的人
    B.草绳
    C.丝线
    D.柔皮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
    第二步,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其中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经常用来比喻读书勤奋。

  • 第2题:

    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关于孔子读《易》的记载。下面成语与之意思不相近的是()

    A凿壁偷光

    B囊萤映雪

    C悬梁刺股

    D程门立雪


    D

  • 第3题:

    下面哪一则读书典故的主角是孔子:()

    • A、韦编三绝
    • B、牛角挂书
    • C、汉书下酒
    • D、下帏读书

    正确答案:A

  • 第4题:

    “韦编三绝”一词比喻读书勤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下列各项对应中,各成语在出处上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有()

    • A、韦编三绝——韦庄
    • B、一字千金——吕不韦
    • C、开卷有益——陆游
    • D、胸有成竹——文同

    正确答案:B,D

  • 第6题: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晚年喜欢读一本书,反反复复不知读了多少遍,一直把编竹简的熟牛皮绳都磨断了三次,韦编三绝由此而来。请问令孔子韦编三绝、刻苦研读的是什么书?


    正确答案:令孔子韦编三绝、刻苦研读的是《周易》。

  • 第7题:

    《论语》中记载,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因为经常翻阅,以致“韦编三绝”,这表明当时书籍的主要形式是()。

    • A、甲骨
    • B、帛书
    • C、简册
    • D、纸卷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孔子读的书是:()

    • A、《易经》
    • B、《道德经》
    • C、《大学》
    • D、《诗经》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与“韦编三绝”有关的一部经书是()
    A

    《诗经》

    B

    《易经》

    C

    《论语》

    D

    《孝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关于孔子读《易》的记载。下面成语与之意思不相近的是()
    A

    凿壁偷光

    B

    囊萤映雪

    C

    悬梁刺股

    D

    程门立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韦编三绝”中的“韦”指的是()。

    正确答案: 皮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晚年喜欢读一本书,反反复复不知读了多少遍,一直把编竹简的熟牛皮绳都磨断了三次,韦编三绝由此而来。请问令孔子韦编三绝、刻苦研读的是什么书?

    正确答案: 令孔子韦编三绝、刻苦研读的是《周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①多年来,父亲为了撑起这个家,________尽心尽力照顾着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我。而今他已风烛残年,但在我们心中,他永远是一位高大的父亲。
    ②为了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答辩,他争分夺秒,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谓________,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③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________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A.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韦编三绝
    B.韦编三绝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C.夙兴夜寐 韦编三绝 宵衣旰食
    D.韦编三绝 宵衣旰食 夙兴夜寐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
    “夙兴夜寐”指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韦编三绝”指的是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结合语境,父亲工作勤劳,学生学习论文对应读书勤奋,唐太宗勤于政务。

  • 第14题:

    “韦编三绝”是()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

    • A、老子
    • B、孔子
    • C、孟子
    • D、庄子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孔子非常喜欢《()》,甚至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 A、诗
    • B、易
    • C、书
    • D、乐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谁在读《易经》时的情形可以用成语“韦编三绝”来形容?()

    • A、庄子
    • B、孔子
    • C、韩非子
    • D、墨子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韦编三绝”说的是谁?


    正确答案: “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

  • 第18题:

    与《三都赋》有关的成语是()。

    • A、反复推敲
    • B、呕心沥血
    • C、洛阳纸贵
    • D、韦编三绝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下列各项对应中,各成语在出处上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有()

    • A、韦编三绝——韦庄
    • B、一字千金——吕不韦
    • C、开卷有益———宋太宗赵光义
    • D、胸有成竹——文同

    正确答案:B,C,D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

    B

    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册用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编”

    C

    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是错误的

    D

    “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过用皮绳编联简册的实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可能是错误的”,而文中作者写到“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观点明确肯定。B项为对划线句子的理解错误,原句只说是“被译为皮绳”,不能得出“‘韦’是皮做的绳子”。D项表述错误,“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是《辞海》的解释,而不是史书的记载。

  • 第21题:

    单选题
    “韦编三绝”是()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庄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韦编三绝今知命,黄娟初裁好著书”是一幅贺寿对联,所贺寿主的年龄是()
    A

    30

    B

    40

    C

    50

    D

    6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韦编三绝”一词比喻读书勤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论语》中记载,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因经常翻阅,以致“韦编三绝”。这表明当时书籍的主要形式是()
    A

    甲骨

    B

    帛书

    C

    简册

    D

    纸卷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