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关于“阅读”的理解,正确的有哪些?A.“阅读”的重心是“读”,即读书面文字,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能活动。B.阅读不仅仅是读书面的文字,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对这些文字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C.之所以需要阅读教学,是因为学生凭着自己已有的能力对课文中的一些内容不能理解,无法感受。D.学习阅读是要学会如何阅读,最后达到自己会阅读的效果。

题目

3、下列关于“阅读”的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阅读”的重心是“读”,即读书面文字,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能活动。

B.阅读不仅仅是读书面的文字,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对这些文字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C.之所以需要阅读教学,是因为学生凭着自己已有的能力对课文中的一些内容不能理解,无法感受。

D.学习阅读是要学会如何阅读,最后达到自己会阅读的效果。


相似考题
更多“3、下列关于“阅读”的理解,正确的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教师在指导阅读前准备活动时应注意()。

    A、阅读准备活动可代替阅读活动

    B、阅读前准备性活动只是为正式阅读做好铺垫

    C、指导重点是儿童的阅读方法是否正确,阅读习惯是否良好

    D、课重点让儿童理解阅读内容

    E、对儿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可以给予提示


    正确答案:BCE

  • 第2题:

    ()的主要任务是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体验作者的情感。

    A阅读评价

    B阅读理解

    C阅读阐释

    D阅读思考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下列关于阅读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应保持用力平衡,分阶段进行
    ②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③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④对一部分课文,要逐字逐句给学生讲解,力求透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识记知识点,并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①“用力平衡”的说法有误。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④说法有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⑤说法有误。

  • 第4题:

    N?B?史密斯提出的阅读理解的水平包括(  )

    A.字面的理解
    B.解释水平的理解
    C.概括水平的理解
    D.批判性阅读
    E.创造性阅读

    答案:A,B,D,E
    解析:

  • 第5题:

    对道德的正确理解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3、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 第6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
    • B、阅读能力的提高建立在系统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
    • 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
    • D、对阅读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下列关于阅读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应保持用力平衡,分阶段进行 ②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③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④对一部分课文,要逐字逐句给学生讲解,力求透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识记知识点,并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④⑤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何谓阅读理解能力?申论考试对阅读能力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指分析事物和概括问题的敏捷性和准确度。申论考试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不够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资料的加工能力。

  • 第9题:

    对于“慎独”正确的理解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2、“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功夫,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3、“慎独”能避免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价格的两面行为

  • 第10题:

    问答题
    对于法的本质和特征正确的理解有哪些?

    正确答案: A、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C、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D、法是不爱历史、传统、宗教等影响的社会规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何谓阅读理解能力?申论考试对阅读能力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指分析事物和概括问题的敏捷性和准确度。申论考试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不够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资料的加工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阅读理解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理解词语
    (2)理解句子
    (3)理解自然段
    (4)理解篇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能力教学包含哪些内容()。

    A.通过积累性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力

    B.通过理解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C.通过欣赏性阅读培养阅读审美力

    D.通过研究性阅读培养阅读评价力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阅读理解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B

    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阅读理解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B.阅读与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C.阅读是否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D.阅读能力好坏的标志是理解。


    正确答案:A
    从给出的四句话来看,只有A没有语病。

  • 第15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评价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阅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阅读过程、体验和理解
    B.阅读评价要培养阅读兴趣、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
    C.阅读不考虑阅读量,要看阅读面
    D.阅读应该多角度、有创意

    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学段的阅读量都有相应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l00万字。第四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 第16题:

    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理解,所以阅读速度亦为理解速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对于法的本质和特征正确的理解有哪些?


    正确答案: A、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C、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D、法是不爱历史、传统、宗教等影响的社会规范

  • 第18题:

    下列关于爱情的论述正确的有()

    • A、爱需要包容
    • B、爱需要理解
    • C、爱需要体谅
    • D、爱需要沟通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阅读理解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理解词语
    (2)理解句子
    (3)理解自然段
    (4)理解篇章

  • 第20题:

    对于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正确的理解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法律不能朝令夕改
    2、法律的内容应当统一
    3、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
    4、没有宪法和法律权威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法治国家

  • 第21题:

    参照美国阅读学家GR施道弗博士的理论,可以得出一个检查阅读效率的公式:X=S※L。该公式解释为:阅读效率取决于下列两项指标()。

    • A、阅读速度和理解率
    • B、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 C、阅读准确率和理解率
    • D、阅读速度和误差率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问答题
    对道德的正确理解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3、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是某教师关于诗歌阅读教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注重朗读背诵与阅读方法的教学

    B

    注重逐句翻译解释

    C

    避免追问僵死的意义

    D

    避免过度阐释


    正确答案: B
    解析:
    虽然诗歌阅读教学需要强调字、词、句的含义,但逐句翻译解释太过死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4题:

    问答题
    对于“慎独”正确的理解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2、“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功夫,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3、“慎独”能避免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价格的两面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