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发酵工程及其下游加工过程工艺流程。

题目

简述发酵工程及其下游加工过程工艺流程。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发酵工程及其下游加工过程工艺流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常用于发酵过程中空气的灭菌,从发酵液中分离、精制有关产品的过程称为发酵工程的下游加工过程。


    正确答案:过滤灭菌法

  • 第2题:

    广义上的发酵工程包括()、发酵工程和下游工程三个部分。


    正确答案:上游工

  • 第3题:

    论述发酵下游加工过程?


    正确答案: (1)预处理方法:
    加热:适当加热之后,发酵液中的蛋白由于变性而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发酵液的粘度就会降低。此法仅适用于对非热敏感性产品发酵液的预处理。
    调节PH值:适当的PH值可以提高产物的稳定性,减少其在随后的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损失。此外,发酵液PH值的改变会影响发酵液中某些成分的电离程度,从而降低发酵液的粘度。注意选择比较温和的酸和碱,以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草酸较常用。
    加入絮凝剂:通常情况下,细菌的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带正电荷的絮凝剂,从而使菌体细胞与絮凝剂结合形成絮状沉淀,降低发酵液的上粘度,利于菌体的收获。
    (2)固液分离方法:常用到过滤、离心等方法。如果欲提取的产物存在于细胞内,还需先对细胞进行破碎。沉淀提取法、色谱分离法、萃取法、膜分离技术
    (3)精制:初步纯化中的某些操作,如沉淀、超滤等也可应用于精制。大分子(蛋白质)精制依赖于层析分离,小分子物质的精制则可利用结晶操作
    (4)成品加工:经提取和精制后,根据产品应用要求,有时还需要浓缩、无菌过滤和去热原、干燥、加稳定剂等加工步骤。

  • 第4题:

    简述二次发酵法面包加工工艺流程,如面包体积过小,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原材料处理→第一次面团调制→第一次发酵→第二次面团调制→第二次发酵→切块→搓圆成成形→醒发→烘烤→冷却
    面包体积过小的原因有:
    1、酵母不足
    2、酵母失活
    3、面筋筋力不足
    4、面粉太新
    5、搅拌不足(或过长)
    6、糖太多
    7、发酵温度不当
    8、缺少改良剂
    9、盐不足或过多
    10、最后醒发不足

  • 第5题:

    写出二次发酵法加工面包的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原辅料处理→第一次面团调制→第一次发酵→第二次面团调制→第二次发酵→整形→醒发→烘烤→冷却包装。

  • 第6题:

    简述发酵过程中跟踪检测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发酵过程的主要参数及意义:
    (1)温度:温度对产物合成的影响,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过程的各种反应速率,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影响生物合成方向,对代谢有调节作用
    (2)PH:是代谢活动的综合指标,微生物生长阶段和产物合成阶段最是PH通常不同;PH的变化会影响各种酶活、基质利用速率和细胞结构,从而影响菌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影响菌体细胞膜电荷状况,引起膜渗透性的变化,从而影响菌对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在培养液的缓冲能力不强的情况下,PH可反映菌的生理状况;最适PH的选择准则是获得适量的菌种和最大比生产速率
    (3)溶氧DO:是需氧微生物所必须的,DO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供氧还取决于需氧状况,发酵中用空气饱和度(﹪)来表示,可以反映菌的生长生理状况,对数期明显上升,生长衰退或自溶时逐渐上升,发酵异常的指数,中间补料的判断,杂菌污染,代谢方向的控制指标;限制养分的供给提高DO,降低发酵温度提高DO
    (4)CO2:是呼吸和分解代谢的终产物,重要基质,溶解在发酵液中的CO2氨基酸、抗生素等发酵有抑制或刺激作用,影响细胞膜的结构使膜的流动性等发生变化生长受到抑制,发酵罐中的CO2分压是液体深度的函数,CO2的释放速率曾被用来估算细胞量、比生长速率、控制补料分批发酵
    (5)加糖、补料:糖量过多细胞生长过旺,供氧不足;补料及时供给菌合成产物的需要;确定描述菌生长、青霉素生产和基质消耗模型参数来优化不同设备供氧能力的补糖速率;以发酵液中的残糖浓度为指标;青霉素发酵作为补料系统用于次级代谢产物生产的范例
    (6)比生长速率:反应生物反应器的动态特征
    (7)菌丝生长形式:细胞的形态是菌的一种性质,受培养条件影响,是抗生素生产的重要参数
    (8)氧化还原电位:研究以低DO浓度和氧是氧化剂作为条件,可用于控制微氧发酵过
    (9)物理因素:超声波、微波、磁场、电流、机械搅拌

  • 第7题:

    发酵工程下游精制和提取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精制地方法:层析分离法(吸附层析)。提取的方法:沉淀法、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超滤法。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生物分离工程)

    正确答案: 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将目标产物提取、浓缩、分离、纯化和成品化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正确答案: 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细菌最适pH:6.5~7.5;
    霉菌最适pH:4.0~5.8;
    酵母菌最适pH:3.8~6.0;
    放线菌最适pH:6.5~8.0。
    控制发酵过程中pH值,会促进M正常生长和繁殖。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
    (1)调节培养基起始pH值,加入缓冲溶液(如磷酸盐)配制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或尽量使盐类和碳源配比平衡。
    (2)及时加入弱酸或弱碱或通风。
    (3)酸、碱调节无效时,及时补料,有利于发酵。
    (4)生理酸性盐为氮源时,NH4+被M利用,剩下的酸根引起发酵液pH值下降,加入碳酸钙可调节pH值。
    (5)少量多次流加氨水。
    (6)反复流加尿素。通风、搅拌和M细胞内脲酶作用使尿素分解并释放出氨,培养液pH值上升;氨和培养基中营养成分被M利用形成有机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使培养液pH值降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写出二次发酵法加工面包的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原辅料处理→第一次面团调制→第一次发酵→第二次面团调制→第二次发酵→整形→醒发→烘烤→冷却包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果蔬汁及其加工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果蔬汁是从新鲜的水果、蔬菜中通过压榨或浸提等方法取得的汁液。天然果蔬汁风味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而且食用方便,贮藏期长。是最有前途的保健食品。原料选择和洗涤→榨汁和浸提→澄清和过滤→均质和脱气→糖酸调整与混合→果汁的浓缩→杀菌与包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生物下游工程技术的概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下游工程(downstreamprocessing),或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ioactive substances),指从基因工程获得的动、植、M的有机体或器官中,从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产物(发酵液、培养掖)中把目标化合物分离纯化出来,达到商业应用目的的过程。
    特点:
    (1)原料液中目标成分的含量较低≤10%。
    (2)原料液是复杂的多相体系:完整有机体、菌丝碎片,胶体溶液和真溶液。目标成分在固相和/或在液相,胞内和/或分布在胞外。
    (3)目标成分稳定性差,对热、pH、酶、空气、光、重金属离子、机械剪切力敏感,易分解失活。
    (4)要求产品纯度高。Pr类要求杂蛋白<2%,或稳定无色晶体。分离纯化一般损失>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发酵工程制药的一般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发酵工程制药的一般工艺流程:菌种活化→种子制备→发酵→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及精制→成品检验→成品包装。 

  • 第14题:

    简述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正确答案: 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细菌最适pH:6.5~7.5;
    霉菌最适pH:4.0~5.8;
    酵母菌最适pH:3.8~6.0;
    放线菌最适pH:6.5~8.0。
    控制发酵过程中pH值,会促进M正常生长和繁殖。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
    (1)调节培养基起始pH值,加入缓冲溶液(如磷酸盐)配制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或尽量使盐类和碳源配比平衡。
    (2)及时加入弱酸或弱碱或通风。
    (3)酸、碱调节无效时,及时补料,有利于发酵。
    (4)生理酸性盐为氮源时,NH4+被M利用,剩下的酸根引起发酵液pH值下降,加入碳酸钙可调节pH值。
    (5)少量多次流加氨水。
    (6)反复流加尿素。通风、搅拌和M细胞内脲酶作用使尿素分解并释放出氨,培养液pH值上升;氨和培养基中营养成分被M利用形成有机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使培养液pH值降低。

  • 第15题:

    简述生物下游工程技术的概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下游工程(downstreamprocessing),或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ioactive substances),指从基因工程获得的动、植、M的有机体或器官中,从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产物(发酵液、培养掖)中把目标化合物分离纯化出来,达到商业应用目的的过程。
    特点:
    (1)原料液中目标成分的含量较低≤10%。
    (2)原料液是复杂的多相体系:完整有机体、菌丝碎片,胶体溶液和真溶液。目标成分在固相和/或在液相,胞内和/或分布在胞外。
    (3)目标成分稳定性差,对热、pH、酶、空气、光、重金属离子、机械剪切力敏感,易分解失活。
    (4)要求产品纯度高。Pr类要求杂蛋白<2%,或稳定无色晶体。分离纯化一般损失>20%。

  • 第16题:

    简述泡沫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正确答案: 好氧发酵过程中常需要通入大量无菌空气、剧烈搅拌空气成为无数小气泡,增加气-液界面,促进氧的溶解和释放M细胞呼吸时产生的CO2
    发酵过程中产生泡沫的原因
    ①外界引进气流被机械地分散形成泡沫;
    ②发酵液中存在Pr、糖和脂肪及发酵产生的气体。
    ③发酵液温度、浓度、酸碱度的影响
    泡沫对发酵的不利影响:
    ①发酵罐的装填系数减少;
    ②大量逃液引起产物损失;
    ③泡沫“顶罐”使培养基从搅拌轴处渗出,易染菌;
    ④泡沫液位变动引起M群体的非均一性增加;
    ⑤影响通气搅拌、造成发酵异常,产物量下降;
    ⑥使M菌体提早自溶,促使更多泡沫生成;
    ⑦加入的消泡剂影响产物分离。

  • 第17题:

    简述工业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①培养基制备
    ②、无菌空气制备
    ③、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
    ④、发酵培养
    ⑤、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分离、提取、精制。

  • 第18题:

    从发酵液中分离、精制有关产品的过程称为发酵生产的下游加工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发酵工程制药的一般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发酵工程制药的一般工艺流程:菌种活化→种子制备→发酵→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及精制→成品检验→成品包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二次发酵法面包加工工艺流程,如面包体积过小,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工艺流程:
    原材料处理→第一次面团调制→第一次发酵→第二次面团调制→第二次发酵→切块→搓圆成成形→醒发→烘烤→冷却。
    面包体积过小的原因有:
    1、酵母不足
    2、酵母失活
    3、面筋筋力不足
    4、面粉太新
    5、搅拌不足(或过长)
    6、糖太多
    7、发酵温度不当
    8、缺少改良剂
    9、盐不足或过多
    10、最后醒发不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摊饭酒,喂饭酒的发酵工艺流程及两中发酵工艺的特点。

    正确答案: 摊饭酒:
    (1)传统的摊饭法发酵酿酒常在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初进行
    (2)采用酸浆水配料发酵是摊饭酒的重要特点
    (3)摊饭酒发酵前,热饭采用风冷,使米饭中的有用成分得以保留,并把不良气味挥发掉,使摊饭酒的酒体醇厚,口味丰满
    (4)摊发案酒发酵以淋饭酒母做发酵剂
    (5)传统摊饭法发酵采用自然培养的生麦曲作糖化剂。
    喂饭法:
    (1)酒药用量少,仅是用作淋饭酒母原料的0.4%-0.5%,对整个酿酒原料来讲,其比例更微
    (2)由于多次喂饭,酵母能不断获得新鲜营养,并起到多次扩大培养的作用,酵母不易衰老,新细胞比例高,发酵里始终很旺盛
    (3)由于多次喂饭,醪液在边糖化边发酵过程中,从稠厚转变为稀厚,同时酒醅中不会形成过高的糖分,而影响酵母活力,仍可以生成较高含量的酒精
    (4)多次投料连续发酵,可在每次喂法是调节控制饭水的温度,增强了发酵对气候的适应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工业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①培养基制备
    ②、无菌空气制备
    ③、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
    ④、发酵培养
    ⑤、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分离、提取、精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从发酵液中分离、精制有关产品的过程称为发酵生产的下游加工过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广义上的发酵工程包括()、发酵工程和下游工程三个部分。

    正确答案: 上游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