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中日教育近代化的主要措施,并比较分析二 者结果迥异的原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并比较其异同。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内涵是:
    (1)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
    (2)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
    (3)教育是为了改进生活。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是: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2)学校生活要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吻合。
    (3)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吻合。两者的异同:
    (1)相同点:两者都强调教育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2)不同点:
    ①理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不同。
    ②对“生活”的理解不同。陶行知强调的是现实生活,杜威强调的是体现社会精神的学校生活和儿童生活。
    ③对教育的理解不同。陶行知强调的是社会意义上的教育,杜威强调的是学校教育。

  • 第2题:

    试述中日教育近代化的主要措施,并比较分析二者结果迥异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在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 中,近代教育的兴办和发展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两国兴办近代教育都开始于19世 纪中叶,它既是两国近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直接影响和制约两国近代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的状况。 (2) 近代日本的教育改革,从1868年明治 维新开始,到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时基本 完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1868年到1884年,是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一度占据优势而又衰落的时期;第二个阶段从 1885年到1894年,是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确立的时期;第三个阶段从1895年到1912年, 是国家主义教育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加强的时期。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一是确立教育改 革的基本方针。1868年3月14日,明治政 府颁布了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五条誓文》。其中,提出了 “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要求,明确地表明了明治政 府进行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二是颁布教育改革法令。1872年8月,在参考欧美教育制 度和对日本原来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文部省颁布了仿效法国教育制度制定的 《学制令》。三是积极发展师范教育。四是到先进的欧美国家学习考察。五是重视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六是严格而积极地选派留学生。七是从欧美国家聘请教师。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为日本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为 曰本经济的飞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基础。然而,在“富国强兵"和“大振皇基” 的指导思想下,这次教育改革也带有浓厚的 军国主义和皇权主义色彩,并在明治维新后 的学校教育领域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3) 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同样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同日本的教育近代化相比,中国教 育近代化的三个阶段更加明显。即1862年 至1894年的洋务运动时期,1895年至1898 年的戊戌变法时期,以及1901年至1912年 的清末新政时期。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一 是创办新式(洋务)学堂。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860年英法联军侵华以后,洋务派痛感外交、军事、生产技术人才缺乏, 认识到旧教育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必须依照西方教育兴办新式学校以培养洋务人才。这种新式学堂主要有外国语学校、工业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二是留学教育。经 过两次鸦片战争,洋务派认为必须熟悉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但是,只靠在国内兴建学堂是不够的,需要到外国学习考察: 1872年,容闳带领三十名幼童远渡重洋,迈 出了中国人大规模留学的第一步。但赴美留学仅进行了四期就告终止。1876年,李鸿章、沈葆祯又上书请派学生到欧洲留学。三是设立京师大学堂以为全国教育之表率,并 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四是兴办地方学堂。在积极创办京师大学堂的同时,维新变法期间又令各督抚将各省、府、厅、州、县 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校. 省会的大书院为高等学堂,府城书院为中等学堂,州县书院为小学堂,地方自行捐办之义学、社学等,亦一律中西兼学。五是废除八股取士法,改革进而废除科举制度。六是 颁布学堂章程,制定学制系统。七是改革教 育行政机构,设立学部。八是厘定教育宗 旨,凸显“中体西用"之精神。 (4)中日教育发展差距的原因分析:总体来 看,虽然明治时期的教育近代化呈现出一个日益保守和反动的态势,但从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培养近代国家需要的专门人才这方 面讲,还是比较成功的。从19世纪60年代 到20世纪的最初20年,日本的近代教育一 直是有计谋有目标地均衡发展,只用了六七 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甚至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由教育落后的国家萨身教育发达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行列。而中 国在19世纪后半期,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前,近代教育发展相当缓慢,严格地说还处于启动阶段。尽管20世纪最后20年,近代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基础极端薄弱,仍相当落后。日本领土只有中国的1/30左右. 人口只相当于中国的1/8左右,而在1920 年,其在校小学生人数为8 633 000人,中 国只有4 852 642人,只相当于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日本在校中学生为337 300人,中国是117740人,只相当于日本的1/3;日本 在校大学生为70 900人,中国为17 620人, 只相当于日本的1/4左右。中日两国几乎同 时起步兴办近代教育,然而只过了短短六七 十年的时间,日本就把中国远远地抛在了后 面,两国的差距是惊人的,而这种差距的形 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领导者的素质差异。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领导者均是体制内的旧官僚,他们很难说有多少近代眼光和超前意识,他们 仍然抱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不放。他们进行改革是很勉强的,是受外界压力的结果。这些领导者的目的并非培养宪政时代的一代新人或者能使国家臻于富强的 人民,而是培养一种热爱清王朝和始终孝忠清帝的人。而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却是热情有 多余,而能力不足,他们明显缺乏治理一个大国的素养,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 曰本推动教育发展的主体是明治政府。 这个政府是在与幕府的实际斗争中成长起来 的,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权,其主要成 员大多是既有深厚学养,又有丰富的政治活 动经验;既对本国事务了如指掌,又能清楚地认清世界形势的资产阶级改革家。我们如果把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大畏重信和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对比,把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对比,高低上下一清 二楚。 第二,经济基础不同。教育是投资大、 见效慢的长期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没有国家财力、物力 的巨大支持,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是根本不 可能的。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家经济发 展一直比较迅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 家财力得到加强,投资于近代教育的经费不断增加。 对比日本1868年以后相对和平的环境, 中国可谓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外有西方 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各地反清势力层出不穷 的威胁,特别是同盟会成立后,清政府的生存环境更是十分恶劣。《马关条约》和《辛 丑条约》的赔款加利息高达15亿两白银, 完全超出了清政府的支付能力。经济落后影 响教育进步,教育落后反过来又制约经济发 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第三,模仿对象的差异。日本新政权建 立后,就立即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列国,学 习西方富国强兵的先进经验。“脱亚人欧” 一直是日本孜孜追求的目标。日本的教育体 制先后学习了法国、美国和德国,虽然基本上是在走下坡路,但毕竟是坚持不懈地学习 西方。清政府和中国人从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中看到了日本的巨大进步和可怕的实力,对曰本的经验奉若神明,把日本当作学习的榜样,实际上日本的教育制度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继续学习只能是更差而不可能更好。 曰本可以直接从西文译书,中国人却经日文转译,日本青年直接去欧美发达国家学习, 中国人却以去日本留学为时髦,结果可想 而知。 第四,接受外来文化的差异。日本文化的基本形态属于“什么都可以”型,中国则 属于“非并存”型。在日本,一个人可以同 时信仰佛教与神道教而不受社会歧视,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日本在摄取外来文化时,不只是学习科学技术,而是全面学习包括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在内的全部内容,加 以全面吸收,而中国则是有区别、有选择地接受,结果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 第3题:

    试述比较分析欧洲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形成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从哲学、美学体系上看地,欧洲一直以来的思想“以人为本”占上风;而中国则受孔孟之道,老子、庄子思想影响,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
    2.从园林创始者认识论角度看,欧洲的造园者都来自建筑师、雕塑家、哲学家;崇尚自然,造园者出自于诗人画家仕官甚至皇帝参与、经营;
    3.从园林的表现形式上看,欧洲园林具有明显的外延性;中国园林则具有强烈的内聚性。

  • 第4题:

    试述当前中日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 中日关系自八十年代以来非常复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日本未能正视历史,中日之间仍存在安全问题,未能建立起两国信任的睦邻友好关系。1,教科书问题。80年代以来,这个问题更加突出。82年春,日本文部省审定中小学教科书,篡改了历史,把日本侵略我华北称为“进入”,把南京大屠杀称为由于中国军民的激烈抵抗,日军蒙受损失,因激愤而杀人;85年,日本“保卫日本国民会议”把《新编日本史》审定为合格,称日本没有侵略亚洲国家,而是解放了亚洲,否认其侵略行径,违背了历史事实。2,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靖国神社供奉着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民族英雄,其中包括14名日本二战甲级战犯。85年中增根首次以首相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后每年不断,各届首相均去参拜,说明日本对二战存在严重的认知态度问题。3,赔款问题。1972年中国政府放弃了对日官方赔偿要求,但个人和民间团体不断向日本政府提出战争赔款问题。江泽民主席92年访问日本时指出,“对战争遗留的问题,要实事求是,严肃对待,协商认真解决”,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的态度。二、经济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经济问题在两国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1990年两国贸易额先于美国突破600亿美元大关,对两国的发展有好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政府贷款问题。从79年开始日本对华贷款三轮15年总共只有98亿美元,数量还是很少;2,债务问题。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元的独占地位被打破,日元与美元汇率变动很大,中国不得不多付债务,加重了中国负担;3,贷款项目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能源、煤炭等项目。4,日本把贷款问题与中国的民主人权问题联系在一起。5,贸易逆差问题。中日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贸易逆差问题。三、日本军事力量增强将导致新的不稳定因素。87年日本废除了军费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的规定,军费不断增加,为军国主义复活创造了条件。日本自称具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其贮存的核原料可生产者120枚核弹,对我国安全构成了威胁。另外日本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试图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三、日仍把台湾作为其对外战略的重要环节。1,利用光华僚事件制造“一中一台”。光华僚建于1931年,二战后由中国留学生管理,50年代作为学生宿舍,61年向日办理财产登记手续,一起由管理委员会管理,产权应属于中国。中日建交后,1977年日本把光华僚产权判归中国政府所有,但台湾当局上诉,87年大坂地方法院最终判决给台湾,这充分表明日政府在明目张胆地搞“一中一台”。2,90年代利用广岛亚运会策划李登辉访日,迎合台“拓展生存空间”的活动;3,与台经济往来密切。台湾战略地位重要,日本资源相当馈乏,日仍然把台作为其对外战略的重要环节。四、海洋权益问题。日本资源有限,一直在与我争取海洋权益,这种争夺将带入二十一世纪。日本至今仍不顾我抗议,占据着我钓鱼岛。

  • 第5题:

    试述唐朝“两税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正确答案: 原因:唐朝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理财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缓解了财政困难,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因之在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内容:
    一、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但保留丁额。
    二、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等入户籍,交纳赋税。
    三、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四、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
    五、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
    六、“量入制出”。
    意义:一、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扩大了税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第6题:

    试述斯密二重价值理论的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1、价值学说是斯密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斯密在价值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
    2、斯密价值学说的二重性:其一是购买劳动决定价值和耗费劳动决定价值;斯密认为,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交换时购买的劳动量。其二是三种收入决定价值,斯密认为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地租三者构成。
    3、原因:混同了价值增值和价值形成;混同了独立商品生产者和雇佣劳动者;混同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混同了价值决定和价值表现;混同了价值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

  • 第7题:

    请分析导致二次衬砌开裂的几种常见原因,并简述预防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1)养护的原因,措施有加强洒水、覆盖等养护措施和足够的养护时间。
    (2)设计原因,支护承载力不足,措施是加强新奥法量测,选择正确的二衬支护时机并及时修正支护参数。
    (3)施工原因,
    A、拆模时间过早,二次衬砌未完全达到强度,措施是正常情况下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模。
    B、浇筑过程中不按对称浇筑原则,浇筑时间长度控制不好。措施是严格按规范规定的浇筑原则进行施工。
    (4)配合比原因,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措施是加减水剂、膨胀剂等。
    (5)塌方处治支护强度不够。措施是正确探明塌方原因、规模,制定出正确的支护参数。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斯密二重价值理论的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价值学说是斯密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斯密在价值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
    2、斯密价值学说的二重性:其一是购买劳动决定价值和耗费劳动决定价值;斯密认为,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交换时购买的劳动量。其二是三种收入决定价值,斯密认为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地租三者构成。
    3、原因:混同了价值增值和价值形成;混同了独立商品生产者和雇佣劳动者;混同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混同了价值决定和价值表现;混同了价值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薪酬控制步骤的是()
    A

    确定标准以及指标

    B

    将结果与去年的进行比较

    C

    将结果和标准进行比较

    D

    如果二者之间有差距,确定补救措施并落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及意义

    正确答案: 战后的日本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一直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促进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中国政府确立了以民间外交促政府往来的对日方针。1、1952年,日本参议员高良富、国会议员帆足计、宫腰喜助应邀来华访问。6月1日,中日签订了第一个民间贸易协定。在他们的推动下,中日文化交流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1953-1958年,中国政府与红十字会协助在华日侨二十一批共三万五千多人返回日本。日本民间组织协助将战争期间被日军强制劫往日本充当劳工,因过度劳累而死难的五百六十具中国人的遗骨送返中国。1954年,迫于日本民间友好团体的压力,日本允许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访日。3、1955年初,中国第二个访日代表团与日本签订了具有半官半民性质的中日民间贸易协定。1955年5月和12月,日本学术会议中国考察团与中国科学院学术考察团互访。自此,两国文艺界、工会组织、体育界以及青年学生都展开了双向交流。4、1957年2月,反共的岸信介上台执政,中日民间交往的渠道因其反华政策而被迫终止。5、1962年10月,中日签订了“LT贸易”协议,1963年,中日签订了互派记者协定和互设贸易代表处协定。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国际背景——1、“尼克松冲击”。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发表了〈〈上海公报〉〉。此次“越顶外交”令日本政府十分难堪。362、1972年4月,日本民社党访华,与中日友协共同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了中日复交三原则。1972年7月5日,田中角荣当选自民党总裁,出任日本内阁总理。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率政府代表团访华,9月29日,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即日起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以来不正常状态,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缓和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大意义。1978年8月12日,中日双方正式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该条约使出1972年的两国政府声明法律化。它规定两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双边关系,共同反对霸权,“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它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它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发展两国经济和文化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比较烘箱测湿时,箱内热称、箱外热称两者的结果,并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箱内热称:由于箱内热空气的浮力小而使称得的试样干量偏重,算得的回潮率偏小。
    但操作比较简便,目前较多采用此种称重法。
    箱外热称:由于试样中存在热空气,使其密度小于周围空气,称得的干量偏小算得回潮率偏大。采用箱外热称,纤维在空气中吸湿,会使称得重量偏大,并与称量快慢有关,因此计算结果稳定性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唐朝“两税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正确答案: 原因:唐朝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理财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缓解了财政困难,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因之在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内容:
    一、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但保留丁额。
    二、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等入户籍,交纳赋税。
    三、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四、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
    五、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
    六、“量入制出”。
    意义:一、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扩大了税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中,分析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结果进行的分析,目的有()。

    A、发现成本是否超支
    B、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C、确定偏差的严重性
    D、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E、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

    答案:C,D
    解析:
    2018新教材P116,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包括比较、分析、预测、纠偏和检查。其中,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确定偏差的严重性以及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所以选C、D。发现成本是否超支是成本比较阶段的工作;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是成本纠偏阶段的工作;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是成本检查阶段的工作,故选项A、B、E均不符合题意。

  • 第14题:

    简述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并加以比较分析。
    (1)简述孟子的“性善论”,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善端”,“求放心”。
    (2)简述荀子的“性恶论”,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积伪”。
    (3)孟子、荀子都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孟子从伦理学的角度解释人性,强调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发展扩充人性。
    荀子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人性,强调教育的作用主要是改造人性。
    孟子、荀子从各自的角度都得出了通过教育人人可以学为圣人的结论。
    孟子、荀子都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 第15题:

    试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及意义


    正确答案: 战后的日本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一直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促进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中国政府确立了以民间外交促政府往来的对日方针。1、1952年,日本参议员高良富、国会议员帆足计、宫腰喜助应邀来华访问。6月1日,中日签订了第一个民间贸易协定。在他们的推动下,中日文化交流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1953-1958年,中国政府与红十字会协助在华日侨二十一批共三万五千多人返回日本。日本民间组织协助将战争期间被日军强制劫往日本充当劳工,因过度劳累而死难的五百六十具中国人的遗骨送返中国。1954年,迫于日本民间友好团体的压力,日本允许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访日。3、1955年初,中国第二个访日代表团与日本签订了具有半官半民性质的中日民间贸易协定。1955年5月和12月,日本学术会议中国考察团与中国科学院学术考察团互访。自此,两国文艺界、工会组织、体育界以及青年学生都展开了双向交流。4、1957年2月,反共的岸信介上台执政,中日民间交往的渠道因其反华政策而被迫终止。5、1962年10月,中日签订了“LT贸易”协议,1963年,中日签订了互派记者协定和互设贸易代表处协定。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国际背景——1、“尼克松冲击”。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发表了〈〈上海公报〉〉。此次“越顶外交”令日本政府十分难堪。362、1972年4月,日本民社党访华,与中日友协共同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了中日复交三原则。1972年7月5日,田中角荣当选自民党总裁,出任日本内阁总理。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率政府代表团访华,9月29日,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即日起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以来不正常状态,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缓和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大意义。1978年8月12日,中日双方正式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该条约使出1972年的两国政府声明法律化。它规定两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双边关系,共同反对霸权,“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它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它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发展两国经济和文化关系。

  • 第16题:

    经营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

    • A、计量经营指标实际结果
    • B、比较发现重要不利差异
    • C、二维分析差异形成原因
    • D、针对原因提出管理建议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试述中国农业近代化迟滞的原因。


    正确答案: 1、缺乏现代理性政府;
    2、商品市场不发达,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交通落后;
    3、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缓慢,化肥使用率、农业机械化程度在中国近代有所提高,但其增长的数量和水平是十分有限的。
    4、缺乏资本主义革命,导致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甚至没有增长。
    5、农业生产再投资的制约,一方面地主收取的地租转化为城市消费资金,从而使农业再生产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农民租税负担沉重。
    6、缺乏稳定的政局,地主不肯投资,农民无力投资,政府不闻不问,水利设施不能恢复。

  • 第18题:

    比较烘箱测湿时,箱内热称、箱外热称两者的结果,并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箱内热称:由于箱内热空气的浮力小而使称得的试样干量偏重,算得的回潮率偏小。
    但操作比较简便,目前较多采用此种称重法。
    箱外热称:由于试样中存在热空气,使其密度小于周围空气,称得的干量偏小算得回潮率偏大。采用箱外热称,纤维在空气中吸湿,会使称得重量偏大,并与称量快慢有关,因此计算结果稳定性差。

  • 第19题:

    下列不属于薪酬控制步骤的是()

    • A、确定标准以及指标
    • B、将结果与去年的进行比较
    • C、将结果和标准进行比较
    • D、如果二者之间有差距,确定补救措施并落实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农业近代化迟滞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传统土地所有制及租佃关系的保持
    (1)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是近代时期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只是土地占有者的身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近代的官僚,依靠政治和军事暴力进行赤裸裸的强买强卖和抢占土地,高利贷和商业资本更广泛的介入了土地兼并过程,中外资本家业加入了兼并土地的行列。
    (2)国家占有的土地特别是官田大为减少,官田私化加速。
    由于土地逐渐集中到少数地主手中,他们将土地分割成零星小块出租给农民耕种以剥削地租,土地租佃制度仍然是中国农村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
    (3)地租形态仍然以实物地租为主,其中分成组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货币地租则有增加趋势。
    2、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
    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使中国经济难以正常运行,农业生产总量及其增长率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发展十分缓慢,相应的土地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几乎没有增长。
    3、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1)缺乏现代的理性政府,不能体谅农民的利益,各届政府都没能在政策上做出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
    (2)商品市场不发达,19世纪末期商业性农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
    (3)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缓慢,化肥使用率、农业机械化程度在中国近代有所提高,但其增长的数量和水平是十分有限的。
    (4)缺乏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导致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甚至没有增长。
    (5)农业生产再投资的制约,一方面地主收取的地租转化为城市消费资金,从而使农业再生产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农民租税负担沉重。
    (6)缺乏稳定的政局,地主不肯投资,农民无力投资,政府不问不问,水利设施不能恢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并加以比较分析。

    正确答案: (1)简述孟子的“性善论”,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善端”,“求放心”。
    (2)简述荀子的“性恶论”,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积伪”。
    (3)孟子、荀子都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孟子从伦理学的角度解释人性,强调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发展扩充人性。
    荀子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人性,强调教育的作用主要是改造人性。
    孟子、荀子从各自的角度都得出了通过教育人人可以学为圣人的结论。
    孟子、荀子都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经营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
    A

    计量经营指标实际结果

    B

    比较发现重要不利差异

    C

    二维分析差异形成原因

    D

    针对原因提出管理建议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管理者分析过去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这属于:()
    A

    现场控制

    B

    前馈控制

    C

    反馈控制

    D

    集中控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