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要评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相关问题
  • 第1题: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有()。

    • A、 身体力行
    • B、 改过迁善
    • C、 自省自克
    • D、 立志乐道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简要评述孟德维尔的经济思想。


    正确答案:(1)同崇尚节俭的道德观相对应,论证了奢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提出追求私利是人的本性,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3)把劳动分工看成是增进财富的最有效的方法,并论证了国际分工的作用;
    (4)提出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
    (5)其分工学说、自由放任主张为斯密所接受,其奢侈学说对凯恩斯产生了重要影响;
    (6)其关于私利的哲学思想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

  • 第3题:

    简要评述梁启超的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去塞求通”,想用资本主义思想去“通”开封建主义思想之“塞”。
    (一)关于报刊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1.“报馆有益于国事”。……维新派人士的共识……
    2.“去塞求通”。……我国最早用“耳目喉舌”来形象化地表述报刊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二)关于报刊性质与任务的论述
    1.报刊性质多样。他说:“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若前之时务报、知新报者,殆脱一人报之范围,而进入于一党报之范围也。”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党报”的见解。
    2.报馆的“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论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三)关于办好报章的条件的论述……有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不能以牟利、媚权贵、悦市人为宗旨,而应“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二曰思想新而正”,不能用“人人所已知者”和“前人所已言者”来敷衍读者,而应“取万国新思想以贡于其同胞”;“三曰材料富而当”,要使读者“具备全世界之知识”,“阅一字得一字之益”;“四曰报事速而确”,要“重时事”,“知今为最要”。
    (四)关于舆论的论述梁启超认为,舆论是“国民多数之意见”,但它又是无形的,报刊成为它的代表。可以“造舆论”。……

  • 第4题: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思想是:()

    • A、学而仕则优
    • B、礼和仁
    • C、有教无类
    • D、无为而治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简要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答案: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创办私学者之一,是最早系统探索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教育遗产。
    (1)认识到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2)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教育的规模和对象。
    (3)编订“六经”,奠定了古代学校教育的教材基础。
    (4)总结出了“启发式”“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 第6题:

    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是最高的道德概念()

    • A、礼
    • B、仁
    • C、孝
    • D、德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居于首要地位。
    A

    道德教育

    B

    思想教育

    C

    农事教育

    D

    礼仪教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思想是:()
    A

    学而仕则优

    B

    礼和仁

    C

    有教无类

    D

    无为而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要评述梁启超的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去塞求通”,想用资本主义思想去“通”开封建主义思想之“塞”。
    (一)关于报刊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1.“报馆有益于国事”。……维新派人士的共识……
    2.“去塞求通”。……我国最早用“耳目喉舌”来形象化地表述报刊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二)关于报刊性质与任务的论述
    1.报刊性质多样。他说:“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若前之时务报、知新报者,殆脱一人报之范围,而进入于一党报之范围也。”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党报”的见解。
    2.报馆的“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论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三)关于办好报章的条件的论述……有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不能以牟利、媚权贵、悦市人为宗旨,而应“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二曰思想新而正”,不能用“人人所已知者”和“前人所已言者”来敷衍读者,而应“取万国新思想以贡于其同胞”;“三曰材料富而当”,要使读者“具备全世界之知识”,“阅一字得一字之益”;“四曰报事速而确”,要“重时事”,“知今为最要”。
    (四)关于舆论的论述梁启超认为,舆论是“国民多数之意见”,但它又是无形的,报刊成为它的代表。可以“造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要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答案: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创办私学者之一,是最早系统探索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教育遗产。
    (1)认识到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2)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教育的规模和对象。
    (3)编订“六经”,奠定了古代学校教育的教材基础。
    (4)总结出了“启发式”“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评述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

    正确答案: (1)模式简介: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等创立。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2)理论假设:
    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④教育即学会关心。
    (3)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①设身处地;
    ②证明规则;
    ③付诸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④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

    正确答案: 邹韬奋的新闻活动。
    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正式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1936年3月,积极筹划出版《永生》周刊,鉴于国民党压迫,由金仲华主编。1936年6月7日,在香港筹备出版了《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同年8月23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从香港迁回上海,改名《生活星期刊》继续出版。1936年11月22日,在“七君子事件”中,邹韬奋被捕狱。
    (一)以大众进步和民族解放为目的
    (二)主张办报刊要有个性
    (三)适合大众需要的文风
    第一,“促膝谈心”。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人。
    第二,“明显畅快”。使一切初识字半通文的妇女们,孩子们,工友们,农夫们,都能看懂生活日报。
    (四)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
    第一,言论上的独立精神。
    第二,工作上的敬业精神。
    第三,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
    (五)重视报刊的经营管理
    第一,处理好“事业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第二,实行“集体的管理”与“民主的纪律”。
    第三,“搞好管理,精打细算,自力更生,永远节约”,也是邹韬奋的一条经验。
    第四,主张“为公择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析孔子关于道德教育和教师的思想。


    正确答案: (1)孔子关于道德教育思想:①立志乐道,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②自省自克,贵在培养道德自觉。③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④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相辅相成。
    (2)孔子关于教师的思想: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 第14题:

    评述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


    正确答案: (1)模式简介: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等创立。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2)理论假设:
    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④教育即学会关心。
    (3)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①设身处地;
    ②证明规则;
    ③付诸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④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 第15题:

    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韬奋精神”——热爱人民,真正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使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毛泽东于1942年提出《解放日报》)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记者、报刊活动家、出版家和政论家。1926年10月,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正式开始新闻出版生涯。“九一八”事变促使他的思想发生质的变化,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抗日救国立场和社会主义倾向思想。1933年,被迫出过逃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用笔进行革命斗争。半年后,《生活》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之后不到两个月,生活书店又出版了《新生》周刊。《新生》沿用《生活》原班人马,由邹韬奋挚友杜远生任主编。1935年,日本驻沪总领事借口《新》刊载的《闲话皇帝》侮辱天皇,要求国民党当局查封,惩办文章作者,国民党当局立即开庭审理,判处了黄远生一年零两个月徒刑,并查封了《新》,这是著名的“新生事件”。流亡国外的两年当中,邹韬奋写出了后来出版的《萍踪寄语》。1935年8月,回国之后,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2月被封).1936年3月,邹韬奋流亡香港,创办《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周刊)。1936年11月22日,因为“七君子事件”被捕。被监禁期间,撰写了《经历》、《萍踪忆语》等著作,1937年7月出狱,邹韬奋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1938年7月,和李公朴创办的《全民》合并,改为《全民抗战》。1941年2月,被当局查封,1941年2月,邹韬奋第三次流亡到香港,1941年5月,复刊《大众生活》12月停刊。
    邹韬奋的主要新闻思想: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②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③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者特色
    ④文风要“明显畅快”。邹韬奋把提高大众文化水平,推广大众文化作为报刊的基本任务之一,因而一贯重视报刊文字的通俗易懂。
    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和广告的关系。
    ⑥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为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的编辑: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达畅;至少精通一门外语)

  • 第16题: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居于首要地位。

    • A、道德教育
    • B、思想教育
    • C、农事教育
    • D、礼仪教育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简要评述郑观应的商战论。


    正确答案:郑观应对商战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商战的含义是“以商为战”,把发展以商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种重要的、对中国的兴衰存亡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商战论的实质是要求在坚持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做斗争中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商战论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较为突出、较有影响的经济思想。

  • 第18题:

    简要评述美国内战。


    正确答案: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消灭了奴隶制,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从而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战后,美国工业的发展进入了狂飙时期。到19世纪末,美国工业跃居世界第一。
    内战中,资产阶级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广大农民得到土地,成为小土地所有者。美国农业沿着独特的美利坚式的资本主义道路发展。
    美国人民和黑人积极参加革命,争取到一系列民主成果,因此,美国内战是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同时推动了美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 第19题:

    多选题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有()。
    A

    身体力行

    B

    改过迁善

    C

    自省自克

    D

    立志乐道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析孔子关于道德教育和教师的思想。

    正确答案: (1)孔子关于道德教育思想:①立志乐道,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②自省自克,贵在培养道德自觉。③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④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相辅相成。
    (2)孔子关于教师的思想: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要评述孟德维尔的经济思想。

    正确答案: (1)同崇尚节俭的道德观相对应,论证了奢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提出追求私利是人的本性,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3)把劳动分工看成是增进财富的最有效的方法,并论证了国际分工的作用;
    (4)提出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
    (5)其分工学说、自由放任主张为斯密所接受,其奢侈学说对凯恩斯产生了重要影响;
    (6)其关于私利的哲学思想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是最高的道德概念()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韬奋精神”——热爱人民,真正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使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毛泽东于1942年提出《解放日报》)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记者、报刊活动家、出版家和政论家。1926年10月,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正式开始新闻出版生涯。“九一八”事变促使他的思想发生质的变化,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抗日救国立场和社会主义倾向思想。1933年,被迫出过逃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用笔进行革命斗争。半年后,《生活》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之后不到两个月,生活书店又出版了《新生》周刊。《新生》沿用《生活》原班人马,由邹韬奋挚友杜远生任主编。1935年,日本驻沪总领事借口《新》刊载的《闲话皇帝》侮辱天皇,要求国民党当局查封,惩办文章作者,国民党当局立即开庭审理,判处了黄远生一年零两个月徒刑,并查封了《新》,这是著名的“新生事件”。流亡国外的两年当中,邹韬奋写出了后来出版的《萍踪寄语》。1935年8月,回国之后,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2月被封).1936年3月,邹韬奋流亡香港,创办《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周刊)。1936年11月22日,因为“七君子事件”被捕。被监禁期间,撰写了《经历》、《萍踪忆语》等著作,1937年7月出狱,邹韬奋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1938年7月,和李公朴创办的《全民》合并,改为《全民抗战》。1941年2月,被当局查封,1941年2月,邹韬奋第三次流亡到香港,1941年5月,复刊《大众生活》12月停刊。
    邹韬奋的主要新闻思想: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②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③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者特色
    ④文风要“明显畅快”。邹韬奋把提高大众文化水平,推广大众文化作为报刊的基本任务之一,因而一贯重视报刊文字的通俗易懂。
    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和广告的关系。
    ⑥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为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的编辑: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达畅;至少精通一门外语)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