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女士于20世纪20年代所创建的教学法,也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一种彻底的适应个性的教学方法。她提出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学生用“公约”的形式确定自己应该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自学,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置该科教师一名负责指导学生,同时用“表格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道尔顿制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合作,强调合作精神的形成,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道尔顿计划的亮点与素质教育的重点正巧吻合,强调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与生动活泼地发展,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室时间”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个性化教学的机会,也使学生能够定期且方便地跟他们的老师接触。在高中甚至更早阶段,道尔顿的学生就已经学会了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寻求老师的帮助并且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道尔顿学校不仅能使资质优秀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也能使资质平常的学生得到超水平发挥,甚至成为天才少儿。其秘密就在于他们注重发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自信,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无可替代、充满创造力的人。道尔顿学校遵循的基本理念是“自由和合作”。所谓“自由”,是指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科目、选择合适的学习速度等。这种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前提下的自由。所谓“合作”,亦可称这为群体生活的互动,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人人共处的能力。在道尔顿计划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学校里追求自己的爱好,但到月底,学生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门学科的学习任务,并用卡片标出完成任务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进步情况。此外,帕克赫斯特在学科领域还保留了传统的规则和课程的权威性。她认为,应当把学习中的问题直接放在学生面前,并指出必须达到的标准,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达到的标准,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解决问题,只要他们觉得合适。学生对结果的责任心不仅会发展他们潜在的智力,还会发展他们的判断力和个性。现在公立学校里,老师们主导着讲台,各种所谓的新教材教法,都是在教给老师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把相同的教学内容用尽可能生动地方式填给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积极性被限制压抑。当学生们一旦离开学校这个特定环境,很多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而因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难于面对现实社会。
更多“ 试论道尔顿制特点及当代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

  • 第2题:

    试论述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意义和局限性。


    正确答案: 一、雅典的城邦民主制,不仅曾大大地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对雅典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后世特别是西方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型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雅典城邦民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古代民主的典范,并且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资源。
    1、主权在民原则
    雅典的城邦民主制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公民的主权,为后世民主政治理论提供了一个主权在民的原型。
    2、法治原则
    在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中,已经有了区分宪法与法律的观念,宪法是城邦的最高法律准则,宪法是“城邦一切政治组织的依据。
    二、雅典城邦民主制作为历史上存在的一种制度,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局限和制度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雅典城邦自由公民的民主制度,就其城邦人口总数而言,仍是少数人的民主。
    2、在雅典居民的生活中,存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尖锐冲突。
    3、在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下,在强调多数人裁定的时候没有相应地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很容易导致多数暴政。
    4、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制度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直接民主、抽签选举等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但是,频繁举行的大规模集会不可避免会导致民主质量的下降。

  • 第3题:

    试论“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正确答案: 第一,为什么是最佳方案?“一国两制”构想,照顾了历史实际和现实,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它既适合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也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利益,是有关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因而是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第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允许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而不允许另一种社会制度存在的认识:“一国两制”构想,把“利用资本主义”扩展到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存在几个资本主义地区长期不变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一个发展。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 第4题:

    试论开展老年活动的意义和特点。


    正确答案: 要点:
    (1)意义从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方面阐述;
    (2)特点从老年人生理特点阐述。

  • 第5题:

    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


    正确答案: 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
    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
    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
    最后,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 第6题:

    道尔顿制的主要特点是将传统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问答题
    试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含义和贡献及其对当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论述科举制在选士制度发展史上的意义及对封建政治及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正确答案: 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受到了集权于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具体而言,在选士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如下意义:
    第一,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第二,选官有标准,若想入仕,则必须去全力适应这些标准,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第三,科举客观上的公平性,网络了知识分子,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第四,科举实质上的欺骗性,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
    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对教育产生了十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1)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的施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科举可以取得功名,一般出生地位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在客观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淡学风和玄虚思想,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对于造成当时所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具有积极的意义。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具有积极意义。
    (2)但是科举制度本身的种种缺点和弊端,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学校教育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之风严重;科举将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的最好门路。科举犹如一根具有神奇魔力的指挥棒,使教育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当代中国社区服务的特点及意义。

    正确答案: 所谓社区服务,就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服务活动。与其他的经营性服务,及西方国家的社区照顾或社区福利政策相比,我国的社区服务具有自己的许多特色:
    ①区域性与功能性相结合
    ②福利性与经营性相结合
    ③群众性与组织性相结合
    ④情感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社区服务对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方便居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社区环境,促进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渠道,推动经济发展;此外,社区服务还具有完善城市功能,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关系,净化社会风气等其他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论当代国际冲突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正确答案:
    国际冲突是指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由于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和价值的不同或相悖,或者由于国际社会结构性差异所引发的矛盾,而处于自觉的抵触、摩擦、对立或对抗的状态。
    (1)国际冲突的新特点
    ①国际冲突及其发展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必要的社会功能。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是国际冲突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国际冲突不仅具有破坏性后果,也具有增强国际社会关系及其调节与控制能力的作用。一定程度的国际冲突是国际社会不断进化的基本要素,是国际社会的必然现象和本质特征之一,它由国际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所决定。国际冲突的性质应视其产生的背景、内容、代价,以及它给冲突各方、地区或全球国际关系带来的后果来加以判断。
    ②国际冲突具有利益对抗性。国际冲突本质上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的对抗,其行为一般表现为确认各自目标的不相容,一方预计或感觉到对方正在损害其利益、目标和价值,并为此采取行动。冲突各方价值体系的矛盾、物质及社会稀缺资源的竞争,是目标不相容的主要原因。互不相容的目标,造成冲突形势;冲突者的主观感受、心理状态或者态度,会强化紧张情绪或挫折感,加剧冲突形势。在冲突加剧的情势下,冲突各方可能为了达到有争议的目标,或迫使对方修改或放弃其目标而采取行动。冲突形势、冲突态度与冲突行为构成国际冲突的三维结构。这三者在冲突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③在国际冲突过程中,冲突通常呈螺旋式发展势头。冲突方的相互作用具有自激和互激性质,因此,冲突的发展会出现两种情况:
    a.因谋求某项国家利益的冲突方除了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无其他选择,冲突风险又不大,或因双方逐步升级的敌意行为的相互作用,进入上升的螺旋式发展,往往要一决雌雄才能告终。
    b.因冲突风险很大,又有比选择冲突更好的机会,或因双方都无法取胜、冲突资源难以为继,甚至出现更为紧迫的新威胁,冲突各方都愿探求妥协之路,这种相互作用可使冲突转而步入逐步下降的螺旋式发展,使冲突暂时平息,甚至解决。
    ④在国际冲突过程中,冲突可能扩大,原先与冲突无直接关系者卷入冲突。新卷入冲突者,往往是与冲突一方有某种利害关系的国家,或难以置身事外的强国、大国和国际势力。冲突扩大易产生极化现象,冲突各方更为固执,冲突扩散,甚至形成对立集团。
    ⑤在国际冲突呈现螺旋式上升和扩大趋势时,冲突可能发生升级。冲突升级是指调动更多的冲突资源、冲突行为显示更高的强制性或武力反应程度的过程。有三种基本的升级模式:
    a.重复模式,即针锋相对地采取与对方对等的行动;
    b.强化模式,即行动性质类似,但行动频率与强度随时间而增加;
    c.发展模式,即随着冲突的发展,冲突行动有量变又有质变。
    (2)国际冲突的新问题
    ①冲突呈现全球性、广泛性与联动性。在当代,国际冲突继续保持区域特性的同时,向全球性转移,由于全球问题的形成,全球性冲突普遍存在且具有全面的扩散性,不仅遍及国际关系一切领域,而且在每一领域都充分展开,并涉及各个层次。同时,由于世界性的民族国家体制的形成,以及非国家角色大量涌入,参加国际冲突的角色从以前局部地区的少数角色发展到全球的所有角色。各行为主体、各个领域的国际冲突形成了相互感应与影响的关系,于是出现了经济冲突政治化、政治冲突经济化、国内矛盾国际化、国际矛盾国内化、双边矛盾多边化、历史矛盾现实化等现象。
    ②冲突的主要方式呈现转移与兼容性。在冲突方式的变化上,“硬权力”对抗与“软权力”对抗并存。传统对抗的轴心是“硬权力”,即军事实力、核威慑力等,因此,国际军事冲突是最主要、最常见、最活跃的冲突形式。“软权力”一般被认为包括价值标准、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法制与文明。“软权力”是“硬权力”的延伸和补充,两者是互补的。在冲突方式的包容上,国际冲突历来具有强烈的排斥性,即排斥合作与之并存。然而,在当代,纯粹的国际冲突越来越少,国际冲突越来越具有兼容性,并不排斥合作,不仅与竞争而且与合作并存。
    ③冲突的频率与时间发生变化。当代,投入国际冲突的角色大为增加,国际冲突重点的转移使得各行为主体都能参与冲突,从两极到多极,旧的超级大国的控制力逐步弱化,新的控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各国都有了一定的实力,而长期被压抑的矛盾不断爆发,加之现存国际秩序的不合理性越来越凸显,因此,国际冲突频率明显增加。但国际冲突的时间性即延续性,却呈现一种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
    ④冲突呈现潜在危险性与可控性的两重性。当代是核时代,大规模国际冲突有可能毁灭全球,相互依存的深化使国际冲突产生了连锁反应,在全球的社会与生态问题上的冲突倾向预示了可能的毁灭前景,这些都说明当代国际冲突具有巨大的潜在危险性。但是,这种可怕的前景正在使绝大多数国家保持清醒头脑,冷战后全局的对抗强度和危险性有所下降,单靠国际冲突升级来获取利益已不大现实,国家间相互沟通,不断深化的相互依存的正面效应持续强化,国际社会正在寻求建立控制冲突的机制,使大规模、高烈度的国际冲突的可能性下降,保险系数相应增大,具有某种可控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论述英国20世纪末上院改革的特点、意义及存在问题。

    正确答案: (1)特点:渐进性;有充分的准备;妥协性;争取各方合作。
    (2)意义:这次改革的意义可以从不同层面来理解。
    ①就英国来说,改革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上院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性改革,它割掉了英国民主制度中的封建残余尾巴,改善了英国的形象。
    ②就工党来说,改革巩固了它的执政地位。
    ③就布莱尔本人来说,改革有利于提高他本人的威望。
    (3)存在问题:
    ①改革目标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矛盾。民主化是改革的宗旨,但是实际结果却显得民主化大了些折扣。
    ②第二阶段的民主化改革的进度比较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论当代国际合作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正确答案:
    国际合作是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全面或局部的协调、联合等协力行为。它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基于各自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利益或目标的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而采取的一种相互配合行为。在当今世界上,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发展,多渠道、多层次的联系与交流日益扩大,国家利益的兼容性、互补性增强,共同利益的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国际合作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
    (1)当代国际合作的新特点
    ①国际合作具有全球性。国际合作的规模是随着国际联系的扩展而扩展的。二战前,国际联系有限,占主导地位的是区域性多边合作,全球性多边合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有限。国际联盟开创了全球性多边政治合作的先例,二战期间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则是全球合作的成功典范。战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领域的不断扩展,全球性问题日益紧迫,相应地要求在国际社会各领域不断扩大全球性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就是适应全球性国际合作的需要。
    ②国际合作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国际合作在所有领域都得到大大发展。特别是经济方面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大为加强和扩展。当代国际政治合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联合国把国际政治合作提到一个空前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当代国际军事合作也得到发展,军事合作领域日益广泛,程度加深,从战时扩展到平时,从战略层次扩展到战术、技术层次。而在国际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更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③国际合作呈现新的趋势。
    a.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对于国际合作具有主动积极性。由于国际合作日益成为各国争取生存与发展利益的重要手段,所以各国观念更新,有了合作的主观愿望,有了主动行动的强大动力。
    b.国际合作呈现稳定性。由于世界各国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国际合作已达到相当程度和规模,涉及所有领域,基于合作各方求同存异基础上的国际合作已表现出相对稳定发展的特点,这种状况已难以逆转。
    c.国际合作呈现机制性,即通过建立国际机制来促进国际合作的发展。
    d.国际合作逐步超越意识形态。冷战时期的主要历史教训之一是意识形态的僵硬对峙,这并不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与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也背道而驰。实际上,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不一定友好相处,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也未必注定交恶。国际合作日益冲破意识形态的界限,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这需要各国更新外交观念。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理论上明确提出不以意识形态异同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依据。国家利益的共性成为国际合作的客观基础和主要动力。
    (2)当代国际合作的新问题
    当代世界各国的地位、处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继续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远未销声匿迹,这一切都大大阻碍着国际合作的深化与进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霸权国家往往利用新的合作机制来谋求全球战略利益,损害对方的利益。它只要利用相互依存的不对称性,增加对方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用相互依存之网套住对方,就可以迫使或促使对方执行某种政策,做出某种调整,甚至发生体制性蜕变,以继续维持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至少会常常谋求单方面不合理的最大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论述英国20世纪末上院改革的特点、意义及存在问题。
    (1)特点:渐进性;有充分的准备;妥协性;争取各方合作。
    (2)意义:这次改革的意义可以从不同层面来理解。
    ①就英国来说,改革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上院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性改革,它割掉了英国民主制度中的封建残余尾巴,改善了英国的形象。
    ②就工党来说,改革巩固了它的执政地位。
    ③就布莱尔本人来说,改革有利于提高他本人的威望。
    (3)存在问题:
    ①改革目标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矛盾。民主化是改革的宗旨,但是实际结果却显得民主化大了些折扣。
    ②第二阶段的民主化改革的进度比较慢。

  • 第14题:

    当代中国社区服务的特点及意义。


    正确答案:所谓社区服务,就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服务活动。与其他的经营性服务,及西方国家的社区照顾或社区福利政策相比,我国的社区服务具有自己的许多特色:
    ①区域性与功能性相结合
    ②福利性与经营性相结合
    ③群众性与组织性相结合
    ④情感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社区服务对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方便居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社区环境,促进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渠道,推动经济发展;此外,社区服务还具有完善城市功能,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关系,净化社会风气等其他功能。

  • 第15题:

    试论英法美德四国教育督导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正确答案:美国没有统一的教育督导制度,主要是各州进行,重视指导;英国的教育督导是皇家督学和地方教育视学相互合作;德国是把行政和督导合二为一;法国的督导附属于行政部门;日本形成了两类三级督导体制,强调指导性。总体趋势是指导为主,监督为辅。我国的教育督导当前监督为主,指导为辅,督导机构主要是行政机构。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督导必然由监督向指导方向转变,这就需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学习西方国家在指导方面的理论、方法和经验。

  • 第16题:

    试论古代雅典民主制的意义。


    正确答案: 雅典民主制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民主实践可以超越它,却无法绕过它。
    ①典民主制首创的主权在民原则成为西方民主实践遵循的基本原则。
    ②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下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主要是通过公民政治参与实现的,雅典民主制包含了公民政治参与最早的经验和启示。
    ③雅典民主制崇尚法治,主张法律至上,受全体公民委托行使权力的人必须按照明确的委托行使权力,必须根据明确的法律行使权力。总之,雅典民主制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是西方民主实践的思想摇篮。

  • 第17题:

    试论从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演变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到南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业已暴露无遗,到隋唐时期逐渐为科举制所替代..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南北朝向科举制的过渡;西汉时的选官制度是州郡举荐,而东汉顺帝时期改为中央考试与州郡举荐,
    意义: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
    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
    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
    最后,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 第18题:

    试论述科举制在选士制度发展史上的意义及对封建政治及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正确答案: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受到了集权于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具体而言,在选士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如下意义:
    第一,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第二,选官有标准,若想入仕,则必须去全力适应这些标准,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第三,科举客观上的公平性,网络了知识分子,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第四,科举实质上的欺骗性,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
    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对教育产生了十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1)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的施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科举可以取得功名,一般出生地位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在客观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淡学风和玄虚思想,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对于造成当时所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具有积极的意义。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具有积极意义。
    (2)但是科举制度本身的种种缺点和弊端,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学校教育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之风严重;科举将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的最好门路。科举犹如一根具有神奇魔力的指挥棒,使教育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论“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正确答案: 第一,为什么是最佳方案?“一国两制”构想,照顾了历史实际和现实,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它既适合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也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利益,是有关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因而是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第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允许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而不允许另一种社会制度存在的认识:“一国两制”构想,把“利用资本主义”扩展到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存在几个资本主义地区长期不变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一个发展。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论从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演变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到南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业已暴露无遗,到隋唐时期逐渐为科举制所替代..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南北朝向科举制的过渡;西汉时的选官制度是州郡举荐,而东汉顺帝时期改为中央考试与州郡举荐,
    意义: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
    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
    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
    最后,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论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正确答案: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论述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意义和局限性。

    正确答案: 一、雅典的城邦民主制,不仅曾大大地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对雅典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后世特别是西方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型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雅典城邦民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古代民主的典范,并且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资源。
    1、主权在民原则
    雅典的城邦民主制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公民的主权,为后世民主政治理论提供了一个主权在民的原型。
    2、法治原则
    在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中,已经有了区分宪法与法律的观念,宪法是城邦的最高法律准则,宪法是“城邦一切政治组织的依据。
    二、雅典城邦民主制作为历史上存在的一种制度,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局限和制度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雅典城邦自由公民的民主制度,就其城邦人口总数而言,仍是少数人的民主。
    2、在雅典居民的生活中,存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尖锐冲突。
    3、在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下,在强调多数人裁定的时候没有相应地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很容易导致多数暴政。
    4、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制度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直接民主、抽签选举等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但是,频繁举行的大规模集会不可避免会导致民主质量的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论英法美德四国教育督导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正确答案: 美国没有统一的教育督导制度,主要是各州进行,重视指导;英国的教育督导是皇家督学和地方教育视学相互合作;德国是把行政和督导合二为一;法国的督导附属于行政部门;日本形成了两类三级督导体制,强调指导性。总体趋势是指导为主,监督为辅。我国的教育督导当前监督为主,指导为辅,督导机构主要是行政机构。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督导必然由监督向指导方向转变,这就需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学习西方国家在指导方面的理论、方法和经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