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 C.保持物价稳定,并最大程度地促进就业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题目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
C.保持物价稳定,并最大程度地促进就业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更多“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中央银行的立法采用的是单行法的立法形式。(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 第2题:

    在我国,浮动利率的另一种含义是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以市场利率为基础自行确定的利率。()


    答案:错
    解析:
    浮动利率的另一种含义是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以基准利率为基础自行确定的利率。

  • 第3题:

    我国中央银行所宣布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 )。
    Ⅰ.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Ⅱ.保持物价稳定
    Ⅲ.促进经济增长
    Ⅳ.促进证券市场发展

    A.Ⅱ、Ⅳ
    B.Ⅰ、Ⅱ、Ⅲ
    C.Ⅰ、Ⅲ
    D.Ⅲ、Ⅳ

    答案:B
    解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①稳定物价;②充分就业;③经济增长;④国际收支平衡;⑤金融稳定。

  • 第4题:

    我国食品法律法规的形式即渊源是()、()、()、()、()、()、()。


    正确答案:食品安全法;农业产品安全质量法;产品质量法;农业法;商标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 第5题: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中央银行

  • 第6题:

    论述: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确定该项货币政策目标的意义。


    正确答案: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结果,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中央银行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全局,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

  • 第7题:

    我国法律关于夫妻财产约定的形式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1)依照《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财产约定是要式行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即当事双方应当制作书面的财产约定协议,并由本人签字。(2)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约定有确定的依据,避免产生纠纷,并且便于必要时进行公示。(3)约定是否进行公证,由当事人协商决定,法律不予强制。

  • 第8题:

    法律形式的含义和我国的法律形式?


    正确答案: 法律形式,又叫法律渊源,作为专门术语,它在法学、特别是立法学中指法的效力渊源,是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5)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6)特别行政区的法规和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基本法律
    (7)国际条约

  • 第9题:

    单选题
    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签订的涉外经济合同,必须以(  )订立,否则无效。
    A

    书面形式                

    B

    口头形式

    C

    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    

    D

    以行为表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就合同条款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并签字,即为合同成立。通过信件、电报、电传达成协议,一方当事人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方成立。可见,我国签订的涉外经济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否则无效。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确定该项货币政策目标的意义。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结果,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中央银行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全局,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高的法律形式的是()。
    A

    宪法

    B

    地方性法规

    C

    行政法规

    D

    法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  )。
    A

    中央银行→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B

    中央银行→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最终目标

    C

    中央银行→操作目标→最终目标→中介目标

    D

    中央银行→中介目标→最终目标→操作目标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我国商业银行通常以中央银行公布的利率为基础确定外汇贷款利率。( )


    正确答案:×
    我国中央银行目前已不再公布外汇贷款利率,外汇贷款利率在我国已经实现市场化。国内商业银行通常以国际主要金融市场的利率(如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确定外汇贷款利率。

  • 第14题: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

    A.中央银行→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B.中央银行→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最终目标
    C.中央银行→操作目标→最终目标→中介目标
    D.中央银行→中介目标→最终目标→操作目标

    答案:A
    解析: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首先必须明确货币政策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即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直接引起操作目标的变动,操作目标的变动又通过一定的途径传导到整个金融体系,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化,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第15题:

    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 )。

    A:最终目标
    B:中介目标
    C:操作目标
    D:政策目标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签订的涉外经济合同,必须以()订立,否则无效。

    • A、通过中间人转达
    • B、书面形式
    • C、电话承诺
    • D、口头承诺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 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 B、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
    • 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正确答案: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 第19题:

    我国法律形式有哪几类?


    正确答案: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 第20题:

    我国的法律形式有哪几类?


    正确答案: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规章
    6、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7、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 第21题:

    填空题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 中央银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正确答案: 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

    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

    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

    C

    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

    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