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A、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题目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相似考题
更多“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相关问题
  • 第1题:

    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时,下列措施尚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是(  )。

    A、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桩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足够长度
    B、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物采取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C、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的建筑物不采取消除液化措施
    D、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小于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6条规定,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4.3.6(见题36表)选用地基抗液化措施。
    A项,根据第4.3.7条第1款规定,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故采用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满足。
    B项,由于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由表4.3.6(见题36表)可知,所采用抗液化措施是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满足。
    C项,由于拟建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由表4.3.6(见题36表)可知,可不采取措施,满足。
    D项,根据第4.3.8条第1款规定,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其值不宜大于5;大面积筏基、箱基的中心区域,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可比上述规定降低1;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小于5,符合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措施的要求,不满足。

  • 第2题:

    地震烈度7度区,某建筑场地存在液化粉土,分布较平坦且均匀,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采用不消除液化沉陷的地基抗液化措施?(  )

    A、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B、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C、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乙类
    D、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丁类

    答案:B,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6条规定,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见题表)选用地基抗液化措施;尚可计入上部结构重力荷载对液化危害的影响,根据液化震陷量的估计适当调整抗液化措施。不宜将未经处理的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 第3题: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不利地段,场地类别Ⅲ类,验算罕遇地震作用,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A和B的自振周期分别为0.3s和0.7s,阻尼比均为0.05,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问建筑物A的地震影响系数αA与建筑物B的地震影响系数αB之比αA/αB。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00
    B. 1.35
    C. 1.45
    D. 2.33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2010)(2016年版)第5.1.4条、5.1.5条。
    (1)确定场地特征周期
    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分组第一组,查规范表5.1.4-2,场地特征周期Tg=0.45s,罕遇地震,Tg=0.45+0.05=0.50s。
    (2)计算地震影响系数
    TA=0.3s,位于直线段,αA=η2αmax=αmax
    TB=0.70s,位于曲线下降段,αB=η2αmax(Tg/T)γ=αmax(0.5s/0.7s)0.9=0.739αmax
    αA/αB=αmax/(0.739αmax)=1.35

  • 第4题:

    我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正确答案:6

  • 第5题:

    对于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当没有其他规定时,宜按()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A、6度
    • B、7度
    • C、8度
    • D、9度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下列()情况应按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A、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 B、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 C、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 D、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选择建筑物场地时,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 A、对抗震有利地段,可不采取抗震措施
    • B、对抗震一般地段,可采取一般抗震措施
    • C、对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有效措施
    • D、对抗震危险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建筑物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分为()。
    A

    两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GB50011规范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g的地区,宜分别按8度和9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乙类建筑是否要再提高?

    正确答案: 按GB50011第3.1.2条规定,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抗震措施比丙类建筑提高,一般情况提高一度。因此,当丙类建筑按3.3.3条分别按8度和9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乙类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也需分别比8度和9度提高,但不必再提高一度,只需要再适当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2014年真题]
    A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

    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第11题:

    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不正确。()
    A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8度烈度区甲类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B

    建筑场地为Ⅱ类时,9度烈度区乙类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C

    建筑场地为Ⅲ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D

    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1.4s,阻尼比为0.08,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中建筑多遇地震条件下地震影响系数为()。
    A

    0.01

    B

    0.02

    C

    0.03

    D

    0.04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A、对抗震有利地段,可不采取抗震措施
    B、对抗震一般地段,可采取一般抗震措施
    C、对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D、对抗震危险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1条规定,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 第14题:

    某地区设计地展基本加速度为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当规范无其他特别规定时.宜按下列哪个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建筑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A) 7度 (0.10g) (B) 7 度(0.15g)
    (C) 8 度(0.20g) (D) 8度(0.30g)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Ⅰ类。建筑物 A和建筑物B的结构自振周期分别为TA=0.25s和Tb=0.4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如果建筑物A和B的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为aA和aB。则aA/aB的值为( )。

    A.0.5
    B.1.1
    C.1.3
    D.1.8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5.1.4条及5.1.5条计算
    Tg=0.3s,假定阻尼比为0.05
    aA/aB=amax/[(Tg/TB)γη2amax]

    根据规范图5.1.5得
    aA=η2amax=amax

  • 第16题:

    GB50011规范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g的地区,宜分别按8度和9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乙类建筑是否要再提高?


    正确答案:按GB50011第3.1.2条规定,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抗震措施比丙类建筑提高,一般情况提高一度。因此,当丙类建筑按3.3.3条分别按8度和9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乙类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也需分别比8度和9度提高,但不必再提高一度,只需要再适当提高。

  • 第17题:

    对于Ⅳ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的地区,当没有其他规定时,宜按()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A、6度
    • B、7度
    • C、8度
    • D、9度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建筑物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分为()。

    • A、两类
    • B、三类
    • C、四类
    • D、五类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某地区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当规范无其他特别规定时,宜按下列哪个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建筑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012年真题]
    A

    7度(0.10g)

    B

    7度(0.15g)

    C

    8度(0.20g)

    D

    9度(0.30g)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8度(0.20g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第20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于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是指()。
    A

    抗震设防烈度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

    B

    建筑物场地类别不同,抗震设防的要求不同

    C

    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

    D

    50年内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设防的要求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我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正确答案: 6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情况应按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A

    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B

    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C

    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D

    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对于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当没有其他规定时,宜按()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A

    6度

    B

    7度

    C

    8度

    D

    9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