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某构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尺寸20m×20m,地基土为深厚黏土,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沉降不大于100mm。某设计方案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0m,计算结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沉降为180mm,为满足要求,问下列何种修改方案最为有效(  )A. 搅拌桩全部改为CFG桩,置换率,桩长不变B. 置换率、桩长不变,增加搅拌桩桩径C. 总桩数不变,部分搅拌桩加长D. 增加搅拌桩的水泥掺量提高桩身强度.

题目
69*某构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尺寸20m×20m,地基土为深厚黏土,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沉降不大于100mm。某设计方案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0m,计算结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沉降为180mm,为满足要求,问下列何种修改方案最为有效(  )

A. 搅拌桩全部改为CFG桩,置换率,桩长不变
B. 置换率、桩长不变,增加搅拌桩桩径
C. 总桩数不变,部分搅拌桩加长
D. 增加搅拌桩的水泥掺量提高桩身强度.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题中承载力满足要求,沉降不满足,故增加搅拌桩桩径以及提高桩身强度会造成浪费,均不属于最有效的方案,而减小沉降的有效措施是增加桩长,故C项正确。
更多“69*某构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尺寸20m×20m,地基土为深厚黏土,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沉降不大于100mm。某设计方案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0m,计算结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沉降为180mm,为满足要求,问下列何种修改方案最为有效(  ) A. 搅拌桩全部改为CFG桩,置换率,桩长不变 B. 置换率、桩长不变,增加搅拌桩桩径 C. 总桩数不变,部分搅拌桩加长 D. 增加搅拌桩的水泥掺量提高桩身强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建一油罐,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原设计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要求小于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比较合理?(  )

    A、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
    B、增加搅拌桩的长度
    C、提高搅拌桩的强度
    D、增大搅拌桩的截面

    答案:B
    解析:
    桩基础的作用是利用本身远大于土的刚度(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或钢构件)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桩周及桩端较坚硬、压缩性小的土或岩石中,达到减小沉降,使建(构)筑物满足正常的使用功能及抗震等要求。减少基桩的下刺入,即减小建筑物的沉降,软土中的桩基宜选择中、低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故相比较其他三项,增加桩的长度是减少建筑物沉降的最为合理的措施。

  • 第2题:

    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已知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60kPa,桩土应力比取n=8.5,已知搅拌桩面积置换率为20%,问复合地基承载力接近以下哪个数值?
    (A) 120kPa (B) 150kPa
    (C) 180kPa (D) 200kPa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某住宅楼基底以下地层主要为:①中砂~砾砂,厚度为8.0m,承载力特征值200kPa,桩侧阻力特征值为25kPa;②含砂粉质黏土,厚度16.0m,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桩侧阻力特征值为30kPa,其下卧为微风化大理岩。拟采用CFG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台尺寸3.0m×3.0m;CFG桩桩径φ450mm,桩长为20m,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850kN;水泥土搅拌桩桩径φ600mm,桩长为10m,桩身强度为2.0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25,桩端阻力发挥系数ap=0.5。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该承台可承受的最大上部荷载(标准组合)最接近以下哪个选项?(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取λ1=λ2=1.0,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0.9,复合地基承载力不考虑深度修正)

    A、4400kN
    B、5200kN
    C、6080kN
    D、7760kN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某住宅楼一独立承台,作用于基底的附加压力P0=600kPa,基底以下土层主要为:①中砂~砾砂,厚度为8.0m,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压缩模量为10.0MPa;②含砂粉质黏土,厚度16.0m,压缩模量8.0MPa,下卧为微风化大理岩。拟采用CFG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台尺寸3.0×3.0m,布桩如图所示,CFG桩桩径φ450mm,桩长为20m,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00kN;水泥土搅拌桩直径为φ600mm,桩长为10m,设计单桩竖向受压承载力特征值Ra=300kN,假定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地区经验系数ψs=0.4。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问该独立承台复合地基在中砂~砾砂层中的沉降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CFG桩λ1=0.8,水泥土搅拌桩λ2=1.0;桩问土承载力发挥系数fl=1.0)

    A、68、0ram
    B、45、0ram
    C、34、0mm
    D、23、0mm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9.7条第1款规定,中砂~砾砂层中作用有两种桩时,搅拌桩的面积置换率为:

  • 第5题:

    某场地地层如图5-3所示。拟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已知基础埋深为2.0m,搅拌桩桩径600mm,桩长14.0m,桩身强度fcu =0. 8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取η= 0. 3,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 0.6,桩端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α= 0.4,搅拌桩中心距为1.0m,等边三角形布置。试问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合适?( )


    A. 80kPa B. 90kPa C.100kPa D. 110kPa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宽度为2m,基础底面标高为-1.4m,基础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土,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桩直径为600mm,桩长为11m,土层剖面、水泥土搅拌桩的布置等如图所示。

    假定,水泥土搅拌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45kN,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1,①层土的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0.8。试问,当本工程要求条形基础底部经过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45kPa时,水泥土搅拌桩的最大纵向桩间距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1500
    B.1800
    C.2000
    D.2300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取决于()

    • A、水泥强度
    • B、搅拌桩承载力
    • C、原地基承载力
    • D、面积置换率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 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
    • 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
    • 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置换率m取0.2,桩径采用0.5m,桩长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工后沉降约20cm,为了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vm以内,需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哪项措施最为有效?()

    • A、提高符合地基置换率
    • B、提高水泥掺合量
    • C、增加桩径
    • D、增加桩长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桩径为500mm,桩长为6m,间距为1.2m的正方形布置,桩间土压缩模量为3.5MPa,搅拌桩桩身强度为150MPa,则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

    19.5MPa

    B

    21.5MPa

    C

    23.5MPa

    D

    27.5MPa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建一油罐,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原设计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要求小于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比较合理?(  )[2013年真题]
    A

    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

    B

    增加搅拌桩的长度

    C

    提高搅拌桩的强度

    D

    增大搅拌桩的截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桩基础的作用是利用本身远大于土的刚度(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或钢构件)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桩周及桩端较坚硬、压缩性小的土或岩石中,达到减小沉降,使建(构)筑物满足正常的使用功能及抗震等要求。减少基桩的下刺入,即减小建筑物的沉降,软土中的桩基宜选择中、低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故相比较其他三项,增加桩的长度是减少建筑物沉降的最有效的措施

  • 第12题:

    多选题
    某均质深厚软黏土地基,经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下述哪几项长桩和短桩的组合是合理的?()
    A

    长桩和短桩都采用CFG桩

    B

    长桩和短桩都采用搅拌水泥土桩

    C

    长桩采用CFG桩,短桩采用搅拌水泥土桩

    D

    长桩采用搅拌水泥土桩,短桩采用CFG桩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复合地基的增强体穿越了粉质黏土、淤泥质土、粉砂三层土,当水泥掺量不变时,下列哪些桩型桩身强度沿桩长变化不大?(  )

    A、搅拌桩
    B、注浆钢管桩
    C、旋喷桩
    D、夯实水泥土桩

    答案:B,D
    解析:
    AC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条文说明第7.3.1条规定,水泥土搅拌桩法是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设备,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根据条文说明第7.4.1、7.4.8、7.4.9条规定,旋喷桩是以水泥为主固化剂的浆液从注浆管边的喷嘴中高速喷射出来,直接切割破坏土体,喷射过程中,钻杆边旋转边提升,使浆液与土体充分搅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柱状固结体。旋喷桩和搅拌桩都是以水泥作为主固化剂与原土搅拌混合形成固结体,地基土地层情况影响固结体的强度;B项,注浆钢管桩是通过钻孔,放置钢管桩,然后在钢管桩底部进行灌注水泥浆,使水泥浆充盈于桩孔内,其桩身强度不受原地层影响;D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7.6.2、7.6.3条及条文说明第7.6.2、7.6.3条规定,夯实水泥土桩是利用人工或机械成孔,选用相对单一的土质材料,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在孔外充分搅拌,分层向孔内回填并强力夯实,形成均匀的水泥土桩,由于是非挤土成桩,其桩体强度受地层情况影响不大。

  • 第14题: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粘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问采取下述哪个选项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
    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
    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
    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一座5万m3的储油罐建于滨海亚湾陆交互相软土地基上,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k=75kPa,拟采用水泥搅拌桩法进行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置换率m=0.3,搅拌桩桩径d=0.6,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 fcu=3445k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33,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75,如由桩身材料计算的单桩承载力等于由桩周土及桩端土抗力提供的单桩承载力,则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A.340kPa B.360kPa
    C.380kPa D.400kPa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某搅拌桩复合地基,搅拌桩桩长10m,桩径0.6m,桩距1.5m,正方形布置。搅拌桩湿法施工,从桩顶标高处向下的土层参数见下表。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0.8,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取1.0)(  )


    A、 117kPa
    B、 126kPa
    C、 133kPa
    D、 150kPa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7.3.3条规定,面积置换率m的计算公式为:

  • 第17题:

    某多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4m×5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两种桩型的复合地基,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桩径均采用500mm。桩的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土层厚度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




    假定,基础底面处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252kPa。当对基础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试问,第②层淤泥质黏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Es(M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1
    B. 15
    C. 18
    D. 2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7条规定,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各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ξ倍。ξ值根据式(7.1.7)计算,得:ξ=fspk/fak=252/70=3.6。
    根据第7.9.8条规定,多桩复合地基的长短桩复合加固区的复合模量,应为原土层的压缩模量乘以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同压缩模量提高系数,即Es=3×3.6=10.8MPa。

  • 第18题:

    某多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4m×5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两种桩型的复合地基,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桩径均采用500mm。桩的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土层厚度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




    假定,CFG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680kN,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1=0.9;水泥土搅拌桩单桩的承载力特征值为R a2=90kN,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2=1;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0.9;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17kN/m3。试问,初步设计时,当设计要求经深度修正后的②层淤泥质黏土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00kPa,复合地基中桩的最大间距s(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0.9
    B. 1.0
    C. 1.1
    D. 1.2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4条第2款规定,对复合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2)第5.2.4条式(5.2.4)计算,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fa-ηdγm(d-0.5)=300-1×17×(4-0.5)=240.5kPa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9.6条第1款,对具有粘结强度的两种桩组合形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确定



    式中,m1=Ap1/(2s)2,m2=4Ap2/(2s)2,Ap1=Ap2=3.14×0.252=0.1963m2。
    代入数据计算,得



    解得:

  • 第19题:

    厚层软黏土地基,初步设计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但沉降计算不满足要求,超过了限值。为了有效减少复合地基沉降量,采取哪种措施最为有效?()

    • A、增加桩长
    • B、扩大桩径
    • 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
    • D、提高水泥掺入比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某均质深厚软黏土地基,经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下述哪几项长桩和短桩的组合是合理的?()

    • A、长桩和短桩都采用CFG桩
    • B、长桩和短桩都采用搅拌水泥土桩
    • C、长桩采用CFG桩,短桩采用搅拌水泥土桩
    • D、长桩采用搅拌水泥土桩,短桩采用CFG桩

    正确答案:B,D

  • 第21题:

    某建筑地基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最终沉降量不满足要求。为了最有效地减少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可采取()。

    • A、扩大桩径
    • B、增加桩长
    • C、提高置换率
    • D、提高水泥掺入量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建议最合理?()
    A

    增大桩径

    B

    增加水泥掺和比

    C

    减小桩距

    D

    增加桩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地基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最终沉降量不满足要求。为了最有效地减少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可采取()。
    A

    扩大桩径

    B

    增加桩长

    C

    提高置换率

    D

    提高水泥掺入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