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m,桩长取l=1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I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问在桩径、桩长和布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桩中心距最大为何值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A. s= 1.30m B. s= 1.35m C. s = 1.40m D. s = 1.45m

题目
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m,桩长取l=1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I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问在桩径、桩长和布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桩中心距最大为何值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A. s= 1.30m B. s= 1.35m
C. s = 1.40m D. s = 1.45m


相似考题
更多“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m,桩长取l=1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I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问在桩径、桩长和布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桩中心距最大为何值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中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0m,桩长取ι=10.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0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则在桩径、桩长和布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桩中心距最大为( )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A.s=1.30m
    B.s=1.35m
    C.s=1.40m
    D.s=1.45m

    答案:A
    解析:
    初步设计复合地基置换率为

  • 第2题:

    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 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

    A125kPa
    B129kPa
    C133kPa
    D137kPa

    答案: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5.2.4条、第7.2.8条计算
    de=1.05s=1.05×1.5=1.575m

    fspk=[1+m(n-1)]fsk=[1+0.258×(4-1)]×75=133.1kPa

  • 第3题:

    某搅拌桩复合地基,搅拌桩桩长10m,桩径0.6m,桩距1.5m,正方形布置。搅拌桩湿法施工,从桩顶标高处向下的土层参数见下表。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0.8,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取1.0)(  )


    A、 117kPa
    B、 126kPa
    C、 133kPa
    D、 150kPa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7.3.3条规定,面积置换率m的计算公式为:

  • 第4题:

    某建筑工程采用振动置换法碎石桩处理地基,碎石桩桩径为0.6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5m。现场载荷试验测得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计算得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最接近于(  )kPa。(桩土应力比取n=3)

    A.95
    B.103
    C.125
    D.135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某软土地基采用直径为1.0m的振冲碎石桩加固,载荷试验测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ak=90kPa,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150kPa,采用等边三角形满堂布桩,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振冲碎石桩的置换率m为()。

    • A、27.5%
    • B、32.5%
    • C、37.5%
    • D、42.5%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某工程柱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 )选项中的值。

    • A、125kPa
    • B、129kPa
    • C、133kPa
    • D、137kPa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某天然地基fik=100kPa,采用振冲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l=10m,桩径d=1.2m,按正方形布桩,桩间距s=1.8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pk=450kPa,桩设置后,桩间土承载力提高20%,则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A

    248kPa

    B

    235kPa

    C

    222kPa

    D

    209kPa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一小型工程采用振冲置换法碎石桩处理,碎石桩桩径为0.6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5m,现场无载荷试验资料,桩间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一个数值?(桩土应力比取n=3)
    A

    145kPa

    B

    155kPa

    C

    165kPa

    D

    175kPa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黏性土建筑地基拟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初步设计时,桩径为1.0m,按正方形布桩,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桩土应力比η=3.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假定正方形布桩的桩间距s为2.0m,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最接近于下列()项。
    A

    125

    B

    128

    C

    130

    D

    134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场地为松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孔隙比为0.78,要求采用振冲法处理后孔隙比为0.68,初步设计考虑采用桩径为0.5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的砂石桩处理,按正方形布桩,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距此估计初步设计的桩距和此方案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 )选项。
    A

    1.6m;140kPa

    B

    1.9m;140kPa

    C

    1.9m;120kPa

    D

    2.2m;110kPa


    正确答案: A
    解析: S=0.89ξd[(1+e0)/(e0-e1)]1/2=0.89×1×0.5×[(1+0.78)/(0.78-0.68)]1/2=1.877m,取S=1.9m
    m=(πd2/4)/S2=(3.14×0.52/4)/1.92=0.054
    ƒspk=[1+m(n-1)]]ƒsk=[1+0.054×(500/100-1)]×100=121.6kpa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A

    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

    B

    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C

    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

    D

    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场地,载荷试验得到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设计要求经碎石桩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提高到160kPa。拟采用的碎石桩桩径为0.9m,正方形布置,桩中心距为1.5m。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

    0.22

    B

    0.24

    C

    0.26

    D

    0.28

    E

    0.3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工程要求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00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径取0.8m,桩长取10m,正三角形布桩,桩间距1.8m,经现场试验测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未能达到设计要求。若其他条件不变,只通过调整桩间距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请估算合适的桩间距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0m
    B. 1.2m
    C. 1.4m
    D. 1.6m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1款规定,对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fspk=[1+m(n-1)]fsk
    等边三角形布桩,等效圆直径de=1.05s,s为桩间距。
    ①初步设计,面积置换率为: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为:



    将m、n代入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得:



    解得:fsk=120kPa,n=3.3。
    ②调整设计后

  • 第14题:

    某天然地基fik=100kPa,采用振冲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1=10m,桩径d= 1.2m,按正方形布桩,桩间距s = 1.8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pk=450kPa,桩设置后,桩间土承载力提高20%,则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A. 248kPa B. 235kPa C. 222kPa D. 209kPa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某天然地基fsk=100kPa,采用振冲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l= 10m,桩径d = 1.2m, 按正方形布桩,桩间距s= 1.8m,单粧承载力特征值fpk =450kPa,桩设置后,桩间土承载力提高20%,问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
    A. 248 B. 235 C. 222 D. 209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某地基处理工程,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900mm,桩长8.0m,桩距s为2.1m,现场载荷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130kPa,桩间土应力比n为4,试计算该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首先计算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m为:
    m=(d/de)2=(0.9/1.05×2.1)2=0.1666
    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02)公式(7.2.8-3)
    fspk=[1+m(n-1)]fsk=[1+0.1666(4-1)] ×130=194.9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194.9kPa。

  • 第17题:

    某工程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采用灌注桩作地基加固处理,桩径为Φ800mm,桩长40m,桩间距2.2m。正三角形布桩,单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4000kN。若采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问堆载试验配重需多少?配重平台支座施加于地基承压面积至少应是多少平方米?试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距离应是多少米?


    正确答案: 配重:4000*2*1.2=9600
    承压面积:9600/(1.5*200)=32m2
    大于4D且不小于2m,故距离:4*800=3200mm=3.2m

  • 第18题:

    问答题
    某地基处理工程,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900mm,桩长8.0m,桩距s为2.1m,现场载荷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130kPa,桩间土应力比n为4,试计算该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首先计算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m为:
    m=(d/de)2=(0.9/1.05×2.1)2=0.1666
    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02)公式(7.2.8-3)
    fspk=[1+m(n-1)]fsk=[1+0.1666(4-1)] ×130=194.9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194.9kP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某振冲碎石桩要求地基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中采用振冲碎石桩桩径取d=0.60m,桩长取l=10m,正方形布置,桩中心距为1.50m,经试验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 问桩径、桩长和部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桩中心距最大为何值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A

    S=1.45m

    B

    S=1.40m

    C

    S=1.35m

    D

    S=1.30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振冲碎石桩桩径0.8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2m,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spk=20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fsk=150kPa,试求桩土应力比。

    正确答案: 由已知条件求平均面积置换率m,
    由9-1式子求fpk
    d=0.8
    de=1.05*2=2.1
    m=0.145
    200=0.145fpk+0.855*150
    fpk=494.8
    n=494.8/150=3.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kPa。
    A

    125

    B

    129

    C

    133

    D

    137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一款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或采用增强体静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对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应按下式计算:
    fspk=[1+m(n-1)]fsk式中,fspk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n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m为面积置换率
    计算过程如下:
    ①等效圆直径为:de=1.05s=1.05×1.5=1.575m。
    ②桩土面积置换率为:m=d2/de2=0.82/1.5752=0.258。
    ③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spk=[1+m(n-1)]fsk=[1+0.258×(4-1)]×75=133.1kPa式中,fsk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地基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桩径400mm,正方形布置,桩距1.5m,CFG桩施工完成后,进行了CFG桩单桩静载试验和桩间土静载试验,试验得到:CFG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kN,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该地区的工程经验为:单桩承载力的发挥系数取0.9,桩间土承载力的发挥系数取0.9。问该复合地基的荷载等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桩土应力比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2013年真题]
    A

    28

    B

    32

    C

    36

    D

    40


    正确答案: B
    解析:
    当复合地基的荷载等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桩土应力比为当桩土承载力完全发挥的时候的桩土应力比。
    ①桩完全发挥时桩上的应力为:
    600×0.9/(3.14×0.22)=4299.36kPa②当土完全发挥时,土的应力为:
    150×0.9=135kPa③桩土应力比为:
    4299.36/135≈32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场地,载荷试验得到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设计要求经碎石桩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提高到160kPa。拟采用的碎石桩桩径为0.9m,正方形布置,桩中心距为1.5m。此时碎石桩桩体单桩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至少达到下列哪一个数值才能满足要求?
    A

    220kPa

    B

    243kPa

    C

    262kPa

    D

    280kPa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