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穿越基本稳定的山体的铁路隧道,按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在初步判定是否属于浅埋隧道时,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A、覆盖层厚度 B、围岩等级 C、地表是否平坦 D、地下水位埋深

题目
对穿越基本稳定的山体的铁路隧道,按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在初步判定是否属于浅埋隧道时,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A、覆盖层厚度
B、围岩等级
C、地表是否平坦
D、地下水位埋深

相似考题
更多“对穿越基本稳定的山体的铁路隧道,按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在初步判定是否属于浅埋隧道时,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下列哪些情形下的铁路隧道,经初步判断可不按浅埋隧道设计?(  )

    A、围岩为中风化泥岩,节理发育,覆盖层厚度为9m的单线隧道
    B、围岩为微风化片麻岩,节理不发育,覆盖层厚度为9m的双线隧道
    C、围岩为离石黄土,覆盖层厚度为16m的单线隧道
    D、围岩为一般黏性土,覆盖层厚度为16m的双线隧道

    答案:B,C
    解析:
    A项,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第4.1.4条规定,中风化泥岩按附录A围岩级别为Ⅳ级,覆盖层厚度9m,小于单线隧道要求的10~14m,按浅埋隧道设计;B项,微风化片麻岩按附录A围岩级别为Ⅰ级,超过表4.1.4范围,不应按浅埋隧道设计;C项,离石黄土为老黄土,年代约为中更新世Q2,接附录A围岩级别为Ⅳ级,覆盖层厚度16m,大于单线隧道要求的10~14m,不应按浅埋隧道设计;D项,一般黏性土按附录A围岩级别为Ⅴ级,覆盖层厚度16m,小于双线隧道要求的30~35m,按浅埋隧道设计。
    【说明】《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已被《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代替,最新规范将于2017年1月25日开始实施。

  • 第2题:

    下列场合中,应采用管棚进行超前支护的是( )。

    A.下穿铁路隧道施工
    B.隧道洞口段施工
    C.修建小断面地下工程
    D.下穿住宅修建地铁区间隧道
    E.穿越特殊地层修建隧道

    答案:A,B,D,E
    解析:
    在下列施工场合应考虑采用管棚进行超前支护:
    1)穿越铁路修建地下工程。
    2)穿越地下和地面结构物修建地下工程。
    3)修建大断面地下工程。
    4)隧道洞口段施工。
    5)通过断层破碎带等特殊地层。
    6)特殊地段,如大跨度地铁车站、重要文物保护区、河底、海底的地下工程施工等。

  • 第3题:

    从隧道所在的位置来分,可以分为()。

    • A、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城市隧道
    • B、土质隧道、石质隧道
    • C、浅埋隧道、深埋隧道
    • D、铁路隧道、公路隧道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在下列地点,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易于识别的警示、保护标志:()

    • A、桥梁、隧道
    • B、铁路桥梁、隧道的两
    • C、铁路桥梁、隧道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我国现行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如何进行围岩分级?


    正确答案: (1)铁路隧道以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为分类基础,围岩基本分级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在围岩基本分级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等必要进行修正。
    (2)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与国标一样采用两步分级法,只是对象范围更广,包括了土体。首先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确定出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初步分级,然后在围岩详细定级是,考虑地下水条件,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以及地应力状态的影响因素,给出影响修正系数K1,K2,K3,按修正后的岩体质量指标,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围岩级别。

  • 第6题:

    按《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下列对岩质隧道围岩分级的正确方法中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A、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是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 B、当洞室湧水量较大时,围岩基本分级Ⅰ~Ⅴ级者应对应修正为Ⅱ~Ⅵ级
    • C、隧道洞身埋藏较浅,当围岩为风化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围岩基本分级考虑
    • D、存在高地应力时,所有围岩分级都要修正为更差的级别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关于傍山隧道,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 A、傍山隧道一般埋藏较浅,山坡亦常有滑坡,松散堆积,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 B、为保持山体稳定和避免偏压产生,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做到宁外勿里;
    • C、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
    • D、线路沿山嘴绕行难以长期保证运营安全时,应“裁弯取直”以长隧道通过。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不定项题
    按隧道的埋置深度可将隧道分为()。
    A

    浅埋隧道

    B

    深埋隧道

    C

    水底隧道

    D

    水下隧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按《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下列对岩质隧道围岩分级的正确方法中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

    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是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B

    当洞室湧水量较大时,围岩基本分级Ⅰ~Ⅴ级者应对应修正为Ⅱ~Ⅵ级

    C

    隧道洞身埋藏较浅,当围岩为风化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围岩基本分级考虑

    D

    存在高地应力时,所有围岩分级都要修正为更差的级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判定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因素有()。
    A

    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B

    围岩的特性

    C

    开挖后的稳定状态

    D

    弹性纵波速度

    E

    铁路隧道的断面形式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对于隧道的仰拱和底板的施工,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的要求?(  )[2014年真题]
    A

    仰拱或底板施作前,必须将隧道虚渣、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部分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找平

    B

    为保持洞室稳定,仰拱或底板要及时封闭

    C

    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施作,超前距离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D

    在仰拱或底板施工缝、变形缝处应按相关工艺规定做防水处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ACD三项,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第8.2.5条规定,隧道仰拱与地板设计应明确下列要求:①仰拱或地板施工前,应将隧道虚渣、杂物、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部分应采取用同级混凝土回填;②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施作,其超前距离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③仰拱或地板施工缝、变形缝处应作防水处理;④仰拱或地板施工应分段一次成形;⑤仰拱填充应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施作;B项,根据第8.2.5条文说明规定,及时封闭仰拱或地板是保持洞室稳定的关键。

  • 第12题:

    单选题
    从隧道所在的位置来分,可以分为()。
    A

    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城市隧道

    B

    土质隧道、石质隧道

    C

    浅埋隧道、深埋隧道

    D

    铁路隧道、公路隧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隧道的仰拱和底板的施工,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的要求?(  )

    A、仰拱或底板施作前,必须将隧道虚碴、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部分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找平
    B、为保持洞室稳定,仰拱或底板要及时封闭
    C、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施作,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D、在仰拱或底板施工缝、变形缝处应按相关工艺规定做防水处理

    答案:A
    解析: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第7.2.6条,隧道仰拱与底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仰拱或底板施作前,必须将隧道虚碴、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部分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找平;②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施作,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③仰拱或底板施工缝、变形缝处应按相关工艺规定做防水处理;④仰拱或底板施工应各段一次成型,不得分部灌筑。

  • 第14题:

    判定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因素有()。

    A.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B.围岩的特性
    C.开挖后的稳定状态
    D.弹性纵波速度
    E.铁路隧道的断面形式

    答案:B,D
    解析:

  • 第15题:

    在铁道部颁发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中,按隧道长度,把铁路隧道分为四种类别: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


    正确答案:特长隧道

  • 第16题:

    简述我国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围岩分级方法。


    正确答案: 采用以围岩稳定性为基础的分级方法,由岩石坚硬和岩体完整度两个因素确定,然后给出各类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性质,结构特征和完整性及围岩弹性纵波等要素分为6级,最后基于第下属、围岩初始地应力、状态和风化作用进行级别修正。

  • 第17题:

    直埋光缆穿越涵洞隧道时,应采取什么办法保护?


    正确答案: 一般应避免穿越.但在旁边不能顶管,开挖的情况下,经工程主管部门,铁路或则公路部门同意,并采取确保涵洞或隧道安全使用的措施.光缆穿越涵洞隧道时,应采用钢管或半硬塑料管保护,并在出口处做封固处理。

  • 第18题:

    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是()

    • A、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
    • B、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
    • C、青藏铁路羊八井隧道
    • D、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公路隧道初勘,选择隧道位置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应选择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单一、岩性完整、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段
    • B、在倾斜岩层中,以隧道轴线平行岩层走向为宜
    • C、应选择在山体稳定、山形较完整、山体无冲沟等地段通过
    • D、隧道必须穿越断层破碎带时,隧道应与之小角度斜交通过

    正确答案:B,D

  • 第20题:

    多选题
    对穿越基本稳定的山体的铁路隧道,按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在初步判定是否属于浅埋隧道时,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2014年真题]
    A

    覆盖层厚度

    B

    围岩等级

    C

    地表是否平坦

    D

    地下水位埋深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BC三项,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第5.1.6条规定,当地表水平或接近水平,且隧道覆盖厚度满足H<2.5ha要求时,应按浅埋隧道设计。H为隧道拱顶以上覆盖层厚度,ha为深埋隧道垂直荷载计算高度,根据附录D,在计算ha时,需要围岩级别参数。D项,不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埋深。

  • 第21题:

    填空题
    在铁道部颁发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中,按隧道长度,把铁路隧道分为四种类别: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

    正确答案: 特长隧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我国现行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如何进行围岩分级?

    正确答案: (1)铁路隧道以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为分类基础,围岩基本分级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在围岩基本分级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等必要进行修正。
    (2)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与国标一样采用两步分级法,只是对象范围更广,包括了土体。首先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确定出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初步分级,然后在围岩详细定级是,考虑地下水条件,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以及地应力状态的影响因素,给出影响修正系数K1,K2,K3,按修正后的岩体质量指标,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围岩级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下列地点,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易于识别的警示、保护标志:()
    A

    桥梁、隧道

    B

    铁路桥梁、隧道的两

    C

    铁路桥梁、隧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