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的说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V级及以上软弱围岩隧道的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0mB.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Ⅲ级围岩不得超过90mC.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超过50mD.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V级以上围岩不得超过40m

题目
关于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的说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V级及以上软弱围岩隧道的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0m

B.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Ⅲ级围岩不得超过90m

C.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超过50m

D.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V级以上围岩不得超过40m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的说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施工阶段,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须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项目是()。

    A、 连拱隧道工程
    B、 小净距隧道工程
    C、 隧道改扩建工程
    D、 海底隧道工程
    E、 长隧道工程

    答案:A,B,C,D
    解析:
    20187版教材P204 2. (二)评估范围 隧道工程

    (1)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或海底隧道工程;
    (2)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3)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VI、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或合计长度占
    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4)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5)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
    (6)隧道改扩建工程;
    (7)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 第2题:

    下列关于安全步距说法错误的是( ) 。

    A.安全步距主要由隧道围岩级别决定
    B.Ⅴ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不超过40m
    C.Ⅴ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70m
    D.隧道安全步距是指隧道仰拱到二次衬砌的安全距离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隧道安全步距是指隧道仰拱到掌子面的距离,或隧道二次衬砌到掌子面的距离,不同围岩有哪些具体规定?


    正确答案: 仰拱距掌子面:Ⅲ级围岩不超过90m;Ⅳ级不超过50m,Ⅴ级及以上围岩不大于40m或按设计要求。
    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Ⅰ、Ⅱ级围岩不超过200m,Ⅲ级围岩不超过120m,Ⅳ级围岩不超过90m,Ⅴ级及以上围岩不超过70米。

  • 第4题:

    根据《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隧道施工时,隧道内供电线路架设,110V以下线路距地面不得小于()m,380V线路距地面不得小于()m,6-10kV线路距地面不得小于()m。


    正确答案:JTGF90-2015;2;2.5;3.5

  • 第5题:

    根据《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公路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危险源辨识,并按要求对桥梁、隧道、高边坡路基等工程进行(),现场应监控。


    正确答案:JTGF90-2015;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

  • 第6题:

    按照铁道部建设司文《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有关技术的规定》(铁建设【2010】120号)简述Ⅳ、Ⅴ、Ⅵ级围岩二衬距掌子面的安全距离。


    正确答案: Ⅳ级围岩安全距离: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90米;Ⅴ级围岩安全距离: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70米;Ⅵ级围岩安全距离: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70米。

  • 第7题:

    公路隧道施工规范中规定,当隧道施工中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粉尘时,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得大于5mg。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长及特长隧道施工应配备()。


    正确答案:JTGF90-2015;备用通风机和备用电源

  • 第9题:

    以下关于隧道施工作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隧道洞内通风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 B、隧道施工时应做好洞内排水,保证积水能及时、顺畅排出
    • C、隧道施工中应按照要求检测有毒有害气体
    • D、隧道内坑洞,临边部位等不应设立防护栏但要设立醒目安全警示标志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问答题
    按照铁道部建设司文《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有关技术的规定》(铁建设【2010】120号)简述Ⅳ、Ⅴ、Ⅵ级围岩二衬距掌子面的安全距离。

    正确答案: Ⅳ级围岩安全距离: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90米;Ⅴ级围岩安全距离: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70米;Ⅵ级围岩安全距离: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70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隧道施工作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隧道洞内通风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B

    隧道施工时应做好洞内排水,保证积水能及时、顺畅排出

    C

    隧道施工中应按照要求检测有毒有害气体

    D

    隧道内坑洞,临边部位等不应设立防护栏但要设立醒目安全警示标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公路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施工的核心,是施工过程中监视围岩稳定性,检验设计与施工是否合理及安全的重要手段。 简述隧道平面位置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 分别将引道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延至两侧洞口,比较其平面位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建设工程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过程数大于施工段数
    B: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
    C: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D: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也称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其特点为:(1)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阶段上流水节拍均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等但其值为倍数关系;(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3)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4)各个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能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 第14题: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 应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

    A.长度20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B.跨径350m的斜拉桥
    C.特长隧道
    D.浅埋偏压隧道
    E.Ⅴ级围岩净距小于3B(跨度)的隧道

    答案:A,C,D,E
    解析:

  • 第15题: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是各类隧道施工中执行的通用规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隧道施工期间各施工作业面应安装有()。


    正确答案:JTGF90-2015;应急照明装置的报警系统装置

  • 第17题:

    铁道部关于安全生产3条红线是指:().

    • A、高风险工点安全专项方案未经批准不得开工
    • B、既有线施工方案未经批准、各种程序未履行不得开工
    • C、隧道安全步距超标和擅自改变开挖方法的必须停工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1)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应用水或高压风管将岩壁面的粉尘和杂物冲洗干净。
    (2)喷射中发现松动石块或遮挡喷射混凝土的物体时,应及时清除。
    (3)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由上而下顺序进行,每段长度不宜超过6m。
    (4)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应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初喷厚度不得小于4~6cm。
    (5)喷射作业应以适当厚度分层进行,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间隔1h以上且初喷表面已蒙上粉尘时,受喷面应用高压气体、水清洗干净。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结合初喷予以找平。
    (6)回弹率应予控制,拱部不超过40%,边墙不超过30%,挂钢筋网后,回弹率限制可放宽5%。应尽量采用经过验证的新技术,减少回弹率,回弹物不得重新用作喷射混凝土材料。
    (7)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

  • 第19题:

    关于隧道工程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成败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 B、公路隧道埋设于地下,一旦建成就难以更改,所以,除了事先必须审慎规划和设计外,施工中还要做到不留后患
    • C、隧道的施工速度比较慢,工期也比较长,往往使一些长大隧道成为控制新建公路通车的关键工程
    • D、隧道施工受季节变换、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公路法》对公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1)公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公路法规定,在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安全标志。需要车辆和行人绕行的,应当在绕行路口设立标志;不能绕行的,必须修建临时道路,保证车辆和行人绕行。
    (2)公路养护作业中的安全管理。为了保障公路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公路法》规定,公路养护人员在进行公路养护作业时,应当穿着统一的安全标志服;利用车辆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在公路作业车辆上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

  • 第21题:

    单选题
    在Ⅳ级围岩地段修建两车道小净距公路隧道时,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的要求?(  )[2014年真题]
    A

    洞口地形狭窄、路线布设困难或为减少洞口占地的隧道,可采用小净距隧道

    B

    两隧道净距在1.0倍开挖跨度以内时,小净距隧道段长度宜控制在1000m

    C

    中夹岩的加固措施包括加长系统锚杆、设对拉锚杆和小导管注浆

    D

    小净距隧道应选用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应综合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第11.2.1条规定,在洞口地形狭窄、路线布设困难或为减少洞口占地的短隧道、中隧道或长隧道、特长隧道洞口局部地段,可采用小净距隧道。
    BD两项,第11.2.2条规定,小净距隧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支护参数应根据工程类比、施工方法、计算分析综合确定,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调整。
    ②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和两洞净距,对施工顺序、开挖方法、临时支护措施等提出要求,并根据中夹岩的稳定性提出中夹岩的保护或加固措施。
    ③两隧道净距0.8倍开挖跨度以内时,小净距隧道段长度宜控制在1000m以内。
    C项,第11.2.2条条文说明第2款规定,两隧道间的岩体称为中夹岩,保持中夹岩的稳定是隧道稳定的必要条件。小净距隧道设计,需根据地形、岩性、构造和岩层产状,明确施工顺序、临时支护揹施等要求。根据多年工程经验,先行洞二次衬砌超前后行洞掌子2.0倍洞径以上的距离,两洞相互影响较小,对中夹岩扰动也小。根据中夹岩的稳定性决定是否需要对中夹岩进行加固。中夹岩加固措施包括加长系统锚杆、设对拉锚杆和小导管注浆等。

  • 第22题:

    问答题
    《公路法》对公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1)公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公路法规定,在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安全标志。需要车辆和行人绕行的,应当在绕行路口设立标志;不能绕行的,必须修建临时道路,保证车辆和行人绕行。
    (2)公路养护作业中的安全管理。为了保障公路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公路法》规定,公路养护人员在进行公路养护作业时,应当穿着统一的安全标志服;利用车辆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在公路作业车辆上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施工阶段,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须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项目是()。
    A

    连拱隧道工程

    B

    小净距隧道工程

    C

    隧道改扩建工程

    D

    海底隧道工程

    E

    长隧道工程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