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下列事件后,其中允许解除合同的是( )。A.法定代表人变更B.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C.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D.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公民死亡或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法人终止

题目

发生下列事件后,其中允许解除合同的是( )。

A.法定代表人变更

B.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

C.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D.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公民死亡或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法人终止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发生下列事件后,其中允许解除合同的是( )。 A.法定代表人变更 B.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发生下列事件后,其中允许解除合同的是()。

    A.法定代表人变更
    B.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
    C.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D.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公民死亡或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法人终止

    答案:C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124页
    合同解除的种类:(1)约定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 法定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①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②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③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④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第2题:

    根据《合同法》,允许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是()。

    A.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B.法定代表人变更
    C.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
    D.当事人一方违约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45 / 2019版教材P144
    《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 1 )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 )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 ) 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 )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定解除是法律直接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可直接行使解除权;约定解除则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单方行为不能导致合同的解除。

  • 第3题:

    下列情况中,允许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是?

    A.法定代表人变更

    B.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

    C.由于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D.作为当事人一方的自然人死亡


    C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是合同解除的条件之一。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的,由合并或分立后的机构组织承担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如果合同仍然可以履行,当事人有继承人的可以由当事人的继承人履行。

  • 第4题:

    根据《合同法》 ,允许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是()

    A.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B.法定代表人变更
    C.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
    D.当事人一方违约

    答案:A
    解析:
    合同的解除分为两大类:
    1.约定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餘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法定解除合同。《合同法》第 94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 )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 )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定解除是法律直接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可直接行使解除权 ;约定解除则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单方行为不能导致合同的解除。

  • 第5题:

    根据《合同法》,允许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是( )。

    A、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B、法定代表人变更
    C、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
    D、当事人一方违约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建设工程合同制度。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间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