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隧道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周边眼间距大于辅助眼 B.周边眼间距小于辅助眼 C.周边眼深度大于辅助眼 D.周边眼深度小于辅助眼

题目
关于隧道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周边眼间距大于辅助眼
B.周边眼间距小于辅助眼
C.周边眼深度大于辅助眼
D.周边眼深度小于辅助眼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隧道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隧道爆破效果要求包括( )。

    A.开挖面圆顺、平整
    B.爆破进尺达到设计要求
    C.周边炮痕迹保存率满足要求
    D.炮眼台阶形误差满足要求
    E.光面爆破效果满足要求

    答案:A,B,C,D,E
    解析:
    对于用钻爆法开挖的隧道,其爆破效果应符合系列规定:开挖轮廓圆顺、开挖面平整;周边炮痕迹保存率应满足规定;周边炮眼痕迹要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两茬炮衔接时,出现的台阶形误差不得大于150mm;爆破进尺达到设计要求,对于炮眼深度大于3m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

  • 第2题:

    关于隧道光面爆破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钻设地眼时应尽量利用残孔
    B.周边眼间距应小于辅助眼间距
    C.爆破时应使掏槽眼首先起爆
    D.捣槽眼应布置于隧道轮廓线上
    E.应采用微差爆破提高光爆效果

    答案:B,C,E
    解析:

  • 第3题:

    什么是隧道光面爆破?


    正确答案: 隧道光面爆破是为了使爆破形成平整的开挖面,减小超挖,由开挖面中部向外侧依次顺序起爆的爆破方法。
    光面爆破是在设计断面内的岩体爆破崩落后才爆周边眼,使爆破后的围岩断面轮廓整齐,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尽可能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第4题:

    隧道爆破施工时,光面爆破中炮眼的起爆顺序是( )。

    • A、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 
    • B、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 C、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 
    • D、辅助眼——周边眼——掏槽眼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光面爆破的炮眼按用途和位置分为哪几种?


    正确答案:可分为周边眼、掏槽眼和辅助眼三种。

  • 第6题:

    炮眼邻近系数对光面爆破效果影响不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120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岩石,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进行光面爆破,施工中按照爆破设计布置了周边眼,掏槽眼及辅助眼。 (1)根据背景材料,用光面爆破是否合适?什么叫光面爆破?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光面爆破要注意哪些技术要求? (3)背景中布置的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各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1)合适。光面爆破是通过调整周边眼的各爆破参数,使爆炸先沿各孔的中心连线形成贯通的破裂缝,然后内围岩体裂解,并向临空面方向抛掷。这种爆破在围岩中产生的裂缝较少,使爆破后的岩石表面能按设计轮廓线成型,表面较平顺,超欠挖很小。
    (2)光面爆破的技术要求: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和周边的最小抵抗线。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应使用药量沿炮眼全长合理分布,并合理选择炸药品种和装药结构。采用周边同时起爆。
    (3)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作用:
    1)掏槽眼(掏槽炮)的作用:将开挖面上适当部位先掏出一个小型槽口,以形成新的临空面,为后爆的辅助炮开创更有利的临空面,以达到提高爆破效率的作用。
    2)辅助眼的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槽口体积和爆破量,并逐步接近开挖断面形状,为周边眼创造有利的条件。
    3)周边眼是一种辅助炮眼,目的是成型作用。周边眼爆破后使坑道断面达到设计的形状和尺寸。

  • 第8题:

    填空题
    隧道光面爆破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上均匀分布。

    正确答案: ≥8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隧道爆破施工时,光面爆破中炮眼的起爆顺序是()。
    A

    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

    B

    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C

    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

    D

    辅助眼——周边眼——掏槽眼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隧道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应大于等于8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部。

    正确答案: 硬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光面爆破对周边眼的技术要求,错误的是(   )。
    A

    在轮廓线上布置间距较小,互相平行的炮眼

    B

    选用低密度和低爆速的炸药

    C

    分次起爆

    D

    采用不耦合装药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隧道爆破布置的炮眼一般应()节理、裂缝。

    正确答案: 避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隧道爆破效果要求包括( )。

    A:开挖面圆顺、平整
    B:爆破进尺达到设计要求
    C:周边炮痕迹保存率满足要求
    D:炮眼台阶形误差满足要求
    E:光面爆破效果满足要求

    答案:A,B,C,D,E
    解析:
    对于用钻爆法开挖的隧道,其爆破效果应符合系列规定:开挖轮廓圆顺、开挖面平整;周边炮痕迹保存率应满足规定;周边炮眼痕迹要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两茬炮衔接时,出现的台阶形误差不得大于150mm;爆破进尺达到设计要求,对于炮眼深度大于3m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

  • 第14题:

    隧道光面爆破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上均匀分布。


    正确答案:≥80%

  • 第15题:

    隧道钻爆设计时炮眼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炮眼一般按下述原则布置:
    1.先布置掏槽眼,其次是周边眼,最后是辅助眼。
    2.周边眼应严格按照设计位置布置。
    3.辅助眼的布置主要是解决炮眼间距和最小抵抗线的问题。
    4.当炮眼的深度超过2.5m时,靠近周边眼的内圈辅助眼应与周边眼有相同的倾角。
    5.当岩层层理明显时,炮眼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层理面。

  • 第16题:

    光面爆破的炮眼按用途和位置可分为()、()、()三种。


    正确答案: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

  • 第17题:

    爆破图表应包括(),炮眼布置参数和装药参数,主要爆破条件和经济技术指标等。

    • A、局部巷道布置图
    • B、炮眼装药结构图
    • C、炮眼布置图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隧道爆破布置的炮眼一般应()节理、裂缝。


    正确答案:避开

  • 第19题:

    单选题
    预裂爆破对炮眼间距的要求是()
    A

    应密集布置

    B

    等于岩石的最小抵抗

    C

    根据岩石强度确定

    D

    与光面爆破一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隧道钻爆设计时炮眼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炮眼一般按下述原则布置:
    1.先布置掏槽眼,其次是周边眼,最后是辅助眼。
    2.周边眼应严格按照设计位置布置。
    3.辅助眼的布置主要是解决炮眼间距和最小抵抗线的问题。
    4.当炮眼的深度超过2.5m时,靠近周边眼的内圈辅助眼应与周边眼有相同的倾角。
    5.当岩层层理明显时,炮眼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层理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爆破炮眼的施工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炮眼的利用率应尽量高,有利节省爆破器材的消耗 

    B

    炮眼个数要根据钻眼时间多少决定,不影响正常施工循环 

    C

    爆破对围岩的振动破坏要少 

    D

    爆破的岩石块度应适合装运机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E

    爆破的岩石碎块离工作面越远越好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隧道光面爆破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钻设炮眼时应尽量利用残孔

    B

    周边眼间距应小于辅助眼间距

    C

    爆破时应使掏槽眼首先起爆

    D

    掏槽眼应布置于隧道轮廓线上

    E

    应采用微差爆破提高光爆效果


    正确答案: E,B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隧道爆破掘进的炮眼有:①掏槽眼:②辅助眼;③周边眼。预裂爆破正确的起爆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