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E、麻疹自身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题目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身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D
更多“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麻疹病毒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麻疹病毒为负链RNA病毒

    B.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C.麻疹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

    D.麻疹病毒只有1个基因型

    E.麻疹病毒缺乏人之外的自然宿主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2次病毒血症,第1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F)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正确答案:D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包膜H刺突和F刺突分别有凝集及溶解红细胞活性。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麻疹病毒惟一自然宿主,经呼吸道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形成2次病毒血症。常引起急性感染,极少数患者于患麻疹后10年(2~17年)后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绝大多数能自然康复,且获得病后终身免疫。我国规定8月龄幼儿首次接种麻疹疫苗,7岁时再次接种注射(加强免疫)。接种疫苗后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持续存在10年左右。

  • 第3题: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身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答案:D
    解析:
    人群对麻疹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母体抗体的保护。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 第4题:

    关于利多卡因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E

  • 第5题:

    下列对时点数列特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A
    A项,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相加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