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因骨折住院。X线显示:多部位溶骨性病变。检验结果:骨髓浆细胞占25%,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最佳指标A、M蛋白B、IgGC、ASOD、RFE、CEA

题目

患者,男,45岁,因骨折住院。X线显示:多部位溶骨性病变。检验结果:骨髓浆细胞占25%,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最佳指标

A、M蛋白

B、IgG

C、ASO

D、RF

E、CEA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45岁,因骨折住院。X线显示:多部位溶骨性病变。检验结果:骨髓浆细胞占25%,辅助诊断多发性骨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45岁。因骨折住院。X线显示:多部位溶骨性病变。检验结果:骨髓浆细胞占25%,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最佳指标为

    A.M蛋白
    B.IgG
    C.ASO
    D.RF
    E.CEA

    答案:A
    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是单株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亦称浆细胞瘤,患者血清中有大量M蛋白出现,并有溶骨损害。

  • 第2题:

    患者,男,45岁。因骨折住院。X线显示:多部位溶骨性病变。检验结果:骨髓浆细胞占25%,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最佳指标是

    A.M蛋白
    B.IgG
    C.ASO
    D.RF
    E.CEA

    答案:A
    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是单株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亦称浆细胞瘤,患者血清中有大量M蛋白出现,并有溶骨损害。

  • 第3题:

    患者,男,45岁,因骨折住院。X线显示:多部位溶骨性病变。检验结果:骨髓浆细胞占25%,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最佳指标

    A.M蛋白
    B.IgG
    C.ASO
    D.RF
    E.CEA

    答案:A
    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是单株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亦称浆细胞瘤,患者血清中有大量M蛋白出现,并有溶骨损害。

  • 第4题:

    患者,男性,45岁,因骨盆骨折住院。X线显示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25%,红细胞沉降率50mm/h,血红蛋白为80g/L,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IgG8g/L、IgA12g/L、IgM0.2g/L,尿本周蛋白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一过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B.持续性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冷球蛋白血症
    E.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答案:C
    解析:
    M蛋白增高又称单克隆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而IgA为分泌型,与骨质破坏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 第5题:

    男,45岁,因骨盆骨折住院。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25%,血沉50mm/h,血红蛋白为8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8g/L、IgA12g/L、IgM0.2g/L。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有
    A.游离的轻链和重链
    B.异常Ig轻链升高
    C.无免疫功能的Ig重链
    D.单克隆IgM增高
    E.大量的M蛋白

    答案:E
    解析:
    1.M蛋白是单克隆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恶性增值,产生大量类别型、基因型、独特型相同的均一免疫球蛋白,多出现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或恶性淋巴瘤。
    2.M蛋白即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液中。
    3.M蛋白的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而IgA为分泌型,与骨质破坏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4.免疫固定电泳:类似免疫电泳将待测血清或血浆标本在琼脂平板上做区带电泳,分离后于其上覆盖抗人轻链或各类重链的抗血清滤纸,当抗体与某区带中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结合后,便形成复合物而沉淀,再漂洗、染色,呈现浓而狭窄的着色区带.可判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和重链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