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面横向排水坡的形式叙述正确的是( )。A.在曲线路段上,中央高两侧低B.在直线路段上中央高两侧低C.在曲线路段上一侧高另一侧低D.在直线路段上一侧高另一侧低E.路肩横坡一般应比路面横坡小

题目

关于路面横向排水坡的形式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曲线路段上,中央高两侧低

B.在直线路段上中央高两侧低

C.在曲线路段上一侧高另一侧低

D.在直线路段上一侧高另一侧低

E.路肩横坡一般应比路面横坡小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路面横向排水坡的形式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曲线路段上,中央高两侧低B.在直线路段 ”相关问题
  • 第1题:

    使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段是()。2018真题

    A、纵坡大于5%的上坡路段
    B、纵坡大于6%的下坡路段
    C、平面半径为50m~100m的平曲线路段
    D、超高横坡大于7%的路段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上坡纵坡大于5%、下坡纵坡大于6%、平面半径小于50m或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不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参见教材。

  • 第2题:

    使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段是()。

    A、纵坡大于5%的上坡路段
    B、纵坡大于6%的下坡路段
    C、平面半径为50m~100m的平曲线路段
    D、超高横坡大于7%的路段

    答案:C
    解析:
    教材P97
    本题考查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上坡纵坡大于5%、下坡纵坡大于6%、平面半径小于50m或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不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

  • 第3题:

    某一级公路全长37.88km,设计车速60km/h,K10+150~K10+600路段为高填方路段,路面计高程比坡脚地面高程高出15m。在K10+150~K10+600路段的路肩两侧应设置()。

    A.防眩板
    B.护栏
    C.隔离栅
    D.公路界碑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184页
    护栏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或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出路基,不致发生二次事故,同时,还具有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以及诱导视线的作用。

  • 第4题:

    在山区道路超车时,应选择()的路段,防止横向间距不足,发生刮擦、碰撞事故。

    • A、紧急避险车道
    • B、弯道路段
    • C、开阔、平坦的直线路段
    • D、盘山路段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尽量避免在山区道路超车,必须超车时,要选择()路段,防止横向间距不足,发生刮擦、碰撞事故。

    • A、较窄的直线路段
    • B、弯道路段
    • C、较开阔、平坦的直线路段
    • D、上下坡路段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最小纵坡一般用在()。

    • A、平原区路段
    • B、降雨量大的路段
    • C、填方路段
    • D、长路堑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在长路堑、低填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防止水分渗入路基,最小纵坡i应满足的条件是()。


    正确答案:i≥0.3%

  • 第8题:

    沥青类路面一般不宜铺筑在纵坡大于()的路段上。

    • A、1%
    • B、2%
    • C、6%
    • D、10%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尽量避免在山区道路超车,必须超车时,要选择()路段,防止横向间距不足,发生刮擦、碰撞事故。
    A

    较窄的直线路段

    B

    弯道路段

    C

    较开阔、平坦的直线路段

    D

    上下坡路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防眩设施设置原则()。
    A

    长直线路段

    B

    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9m路段

    C

    线形变化频繁的路段

    D

    上、下行车道路面高差大于2m的路段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使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面是(   )。
    A

    纵坡大于5%的上坡路段

    B

    纵坡大于6%的下坡路段

    C

    平面半径为50m~100m的平曲线路段

    D

    超高横坡大于7%的路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线形组合设计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
    A

    半径小的圆曲线曲中点,不宜接近或设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

    B

    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宜同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C

    应避免在长下坡路段、长直线路段或大半径圆曲线路段的末端接小半径圆曲线的组合

    D

    长直线不宜与坡陡或半径小且长度短的竖曲线组合


    正确答案: D,C
    解析:
    线形组合设计的一般要求:①平、纵线形宜相互对应,且平曲线宜比竖曲线长。当平、竖曲线半径均较小时,其相互对应程度应较严格;随着平、竖曲线半径的同时增大,其对应程度可适当放宽;当平、竖曲线半径均大时、可不严格相互对应。②长直线不宜与坡陡或半径小且长度短的竖曲线组合。③长的平曲线内不宜包含多个短的竖曲线;短的平曲线不宜与短的竖曲线组合。④半径小的圆曲线起、讫点,不宜接近或设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⑤长的竖曲线内不宜设置半径小的平曲线。⑥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宜同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⑦复曲线、S形曲线中的左转圆曲线不设超高时,应采用运行速度对其安全性予以验算。⑧应避免在长下坡路段、长直线路段或大半径圆曲线路段的末端接小半径圆曲线的组合。故A项错误。

  • 第13题:

    适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段是()。

    A.纵坡大于5%的上坡路段
    B.纵坡大于6%的下坡路段
    C.平面半径为50m~100m的平曲线路段
    D.超高横坡大于7%的路段

    答案:C
    解析:
    上坡纵坡大于5%、下坡纵坡大于6%、平面半径小于50m或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不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

  • 第14题:

    不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的路段有( )。

    A.上坡纵坡大于5%的路段
    B.下坡纵坡大于6%的路段
    C.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
    D.合成坡度超过8%的路段
    E.平面半径小于100m的路段

    答案:A,B,C
    解析:
    2020版教材P102/2019版教材P97
    上坡纵坡大于5%、下坡纵坡大于6%、平面半径小于50米或超高横坡超过7%的路段,不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

  • 第15题:

    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向)心力,在该平曲线路段横断面上设置( )。

    A.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B.内侧高于外侧的单向横坡
    C.外侧高于内侧的双向横坡
    D.内侧高于外侧的双向横坡

    答案:A
    解析:
    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向)心力,在该平曲线路段横断面上设置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 第16题:

    关于规范对纵坡及坡长的规定,正确的有()。

    • A、规范中只有最小坡长规定
    • B、规范中只有最大坡长规定
    • C、规范中既有最小坡长规定,又有最大坡长规定
    • D、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应采用不小于0.1%的纵坡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防眩设施设置原则()。

    • A、长直线路段
    • B、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9m路段
    • C、线形变化频繁的路段
    • D、上、下行车道路面高差大于2m的路段

    正确答案:A,C

  • 第18题:

    为保证挖方路段、设置边沟的低填方路段和横向排水不畅路段的排水,以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道路的纵坡应不小于3%。当必须设计小于3%的纵坡时,边沟应作单独的排水设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在长路堑、低填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防止水分渗入路基,最小纵坡i应满足的条件是()。

    • A、i≥0.05%
    • B、i≥0.1%
    • C、i≥0.2%
    • D、i≥0.3%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在经过泥泞路段时,应低速匀速()通过。

    • A、直线
    • B、曲线
    • C、直线.曲线均可
    •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路面透水性排水基层施工中,在连续长纵坡破段或凹形竖曲线路段,排水层内渗流的自由水有可能被堵封或渗流路径超过45-60m时,为拦截水流及缩短渗流长度有应增设()。
    A

    纵向排水管

    B

    横向排水管

    C

    纵向集水管

    D

    横向铁水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  )
    A

    平原区路段

    B

    降雨量大的路段

    C

    填方路段

    D

    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最小纵坡坡度规定:为了保证挖方地段、设置边沟的低填方地段和横向排水不畅地段的纵向排水,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规定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当必须设计水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排水设计应与纵坡设计一起综合考虑,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在城市道路中一般可采用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来处理。

  • 第23题:

    单选题
    路面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降水量和路线纵坡等因素,合理选择排水方案,下列关于路面排水的说法,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设置截、排水功能的骨架护坡的高填方路段,应采用集中排水方式排除路表水

    B

    在纵坡较大的路段上,对称式拦水带泄水口的泄水能力优于非对称式泄水口的泄水能力

    C

    地下水丰富的低填或挖方路段的路基顶面应设置排水垫层

    D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排水基层,宜采用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第4.2.1条第3款规定,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大、路堤较低且边坡坡面不易受到冲刷的路段,以及设置了具有截、排水功能的骨架护坡的高填方路段,可采用路面横向分散漫流排水方式排除路表水。
    B项,根据条文说明第4.2.4条规定,拦水带泄水口做成对称式便于施工,但在纵坡较大的路段上,非对称式泄水口水流顺畅,泄水能力优于对称式。因此,推荐设在纵坡较大路段上的泄水口采用非对称式。
    C项,根据第5.1.4条规定,地下水丰富的低填和挖方路段的路基顶面应设置排水垫层。
    D项,根据第5.3.2条第4款规定,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排水基层,宜采用水泥处治开级配碎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排水基层,宜采用沥青处治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