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 D.考试制度

题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
D.考试制度


相似考题
更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小学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改革?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 (1)普及小学教育。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社队办学相结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 (2)学制改革试验。建国以后,对小学原来的六年(4—2)制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 (3)教学改革试验。建国以来,小学语文、算术等学科都进行了教学改革的试验。

  • 第2题:

    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经验,这对我国当前学制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学制变革,其沿革主要表现为:
    (1)1951年的学制变革。
    1951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在对原有学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规定了我国的新学制。1951年的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青年和成人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包括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中等专业季校)、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部)和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此外,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特殊学校。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使学校教育制度适应这一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8年9月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随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
    (3)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变革。
    1985年5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内容是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
    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行改革,其内容是“两基”“两全”“两重”。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改变办学的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投资体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制度。
    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
    2001年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学制改革。
    从中可以看出:
    (1)现代学制的建立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学制改革要科学化、理性化,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对当前学制改革的启示体现在:
    (1)学制的确立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有其确立的客观依据,如果脱离这些客观依据对其视而不见就会使学制陷入混乱,我国的学制改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
    (2)学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我国的学制改革。
    (3)学制具有继承性,而不是对原有学制的完全否定。我国的学制改革应注意学制之间的前后衔接关系。

  • 第3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次数学课程改革。

    • A、6
    • B、8
    • C、2
    • D、4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次大的课程改革。

    • A、6
    • B、7
    • C、8
    • D、9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 A、七
    • B、八
    • C、六
    • D、九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应予以肯定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我国中小学课程有以下几方面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已经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管理比较严格,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
    写的经过国家审查的教材,有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这对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3)我国中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写的教材内容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
    性,注意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通过长期实践,中小学课程存在着以下几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1)中小学课程设置模式比较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
    (2)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3)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一些学科的内容比较满,学科体系比较陈旧,许多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难以再吸收进来。

  • 第7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次大的课程改革。
    A

    6

    B

    7

    C

    8

    D

    9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8次大的课程改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跻身世界第()大经济体。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依据有(  )。
    A

    准确把握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国情

    B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C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改变了

    D

    从整体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起点问题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物质基础比较匮乏,同时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在这种国情和现实状况下,我们的党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

  • 第13题:

    建国以来,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提高 质量。


    答案: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解析:
    提示:请参考答案,输入的答案要和答案显示,有“,”“《》” ”“ 一模一样才会显示正确。

  • 第14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8次大的课程改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


    正确答案: 1)百废待兴,统一课程(1949-1952)
    2)学校、模仿和初步总结苏联经验(1952-1957)
    3)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内容下移小学(1957-1961)
    4)纠正急躁冒进,加强基础教学,初步构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1961-1966)
    5)“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6)
    6)拨乱反正,课程教材重建(1976-1986)
    7)构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义务教育(1986-2001)
    8)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和实验新教材(2001-)

  • 第16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第一套全国通用五年制小学算术课本是在第()次课程改革期间编写的。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商业模式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制定竞争策略,占有创新价值。这好似价值创造的目标,也是新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是有效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之一。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应予以肯定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我国中小学课程有以下几方面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已经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管理比较严格,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
    写的经过国家审查的教材,有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这对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3)我国中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写的教材内容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
    性,注意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通过长期实践,中小学课程存在着以下几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1)中小学课程设置模式比较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
    (2)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3)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一些学科的内容比较满,学科体系比较陈旧,许多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难以再吸收进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次数学课程改革。
    A

    6

    B

    8

    C

    2

    D

    4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第一套全国通用五年制小学算术课本是在第()次课程改革期间编写的。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小学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改革?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小学教育方面的重要改革有:
    (1)普及小学教育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是确立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重要法律,它对义务教育的主体、入学、教育教学、实施、物质保障等方面从法律上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保证。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社队办学相结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
    (2)学制改革试验
    建国以后,对小学原来的六年的“4—2”制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拢,采用修业年限为六年的“4—2”制,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
    (3)教学改革试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教学中的改革性探索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一股声势较为浩大的浪潮。不同目标、不同类型的实验遍及全国各地,为大面积的小学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参照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

    正确答案: 1)百废待兴,统一课程(1949-1952)
    2)学校、模仿和初步总结苏联经验(1952-1957)
    3)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内容下移小学(1957-1961)
    4)纠正急躁冒进,加强基础教学,初步构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1961-1966)
    5)“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6)
    6)拨乱反正,课程教材重建(1976-1986)
    7)构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义务教育(1986-2001)
    8)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和实验新教材(200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A

    教学方法

    B

    教学内容

    C

    教学组织形式

    D

    考试制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建国以来,我国小学各科都实施了改革试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