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持续开展全国学生()活动。 A.学宪法用宪法B.议宪法用宪法C.议宪法讲宪法D.学宪法讲宪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实施宪法的关键是宪法思维,根据本讲具体包括( )。

    A.人民主权思维

    B.党的领导思维

    C.人权思维

    D.宪法至上思维


    参考答案:ABCD

  • 第2题:

    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 )。

    A.修改宪法

    B.解释宪法

    C.监督宪法实施

    D.提出宪法修正案


    正确答案:BCD
    解析:修改宪法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提出宪法修正的权力。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也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 第3题:

    资产阶级传统的宪法分类方式是把宪法分为()。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C.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D.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E.法定宪法和真实宪法


    参考答案:A, C, D

  • 第4题: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要树立()的法治理念,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

    A.人民利益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利益至上、宪法面前人人平等

    C.宪法法律至上、宪法面前人人平等

    D.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D

  • 第5题: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全面落实()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A.宪法学习

    B.宪法背诵

    C.宪法考试

    D.宪法宣誓


    答案:D

  • 第6题: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目的在于( )。

    A.弘扬宪法精神

    B.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加强宪法实施


    参考答案:ABCD

  • 第7题:

    按照宪法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

    A.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B.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C.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D.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正确答案:D
    【解析】按照宪法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授予或者以其诏令颁布的宪法;民定宪法是指由议会或者制宪会议或者举行全民公决制定的宪法;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和民众双方协商,或者通过君主和人民的代表机关协定而制定的宪法。

  • 第8题:

    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 )。

    A.修改宪法

    B.解释宪法

    C.监督宪法实施

    D.提出宪法修正案


    正确答案:BCD
    解析:现行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具体来讲,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 第9题:

    关于宪法实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2012年)

    A.宪法的遵守是宪法实施最基本的形式
    B.制度保障是宪法实施的主要方式
    C.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一种方式
    D.宪法适用是宪法实施的重要途径

    答案:B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宪法执行、宪法适用和宪法遵守均是宪法实施的方式;宪法遵守既是宪法实施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宪法实施的最基本的方式;宪法解释既是宪法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宪法实施的重要前提。故A、C、D项均正确。制度保障是对宪法实施的保障。为保障宪法实施而进行的活动,也属于宪法实施,但不是宪法实施的主要方式,故B项错误。

  • 第10题:

    关于宪法实施的内涵,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A.宪法实施包括宪法的制定 B.宪法实施包括宪法的执行
    C.宪法实施包括宪法的适用 D.宪法实施包括宪法的遵守


    答案:A
    解析:
    考点:宪法实施
    讲解:宪法实施包括宪法的执行、适用和遵守,但不包括宪法的制定,因此A项错误,B、C、D项正确。

  • 第11题:

    对宪法进行形式上的分类是(  )。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社会主义宪法与资本主义宪法
    D.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答案:A,B,D
    解析:
    解析:对宪法的形式进行分类,是资产阶级学者的分类,主要包括: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 第12题:

    多选题
    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A

    尊崇宪法

    B

    学习宪法

    C

    遵守宪法

    D

    维护宪法


    正确答案: B,C
    解析: 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 第13题:

    以下哪种宪法教育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

    A.宪法文本朗读活动

    B.“对话式”、“启发式”宪法教学

    C.“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

    D.灌输式、“理念式”宪法教学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日前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开展首个“宪法宣传周”活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

    A.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B.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C.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D.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2020年12月4日是第()个国家宪法日。

    A.5

    B.6

    C.7

    D.8


    答案:C

  • 第16题: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2020年的宪法宣传周是我国第()个宪法宣传周。

    A.3

    B.4

    C.5

    D.6


    答案:A

  • 第17题: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要深入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形成()的社会氛围。

    A.捍卫宪法、宣传宪法、制定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B.捍卫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创新宪法、运用宪法

    C.尊崇宪法、宣传宪法、制定宪法、创新宪法、运用宪法

    D.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答案:D

  • 第18题: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学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开展( )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A.”4.15”

    B.“6.26”

    C.“12.4”

    D.“10.1”


    参考答案:C

  • 第19题:

    按照制定主体的不同,宪法可以分为()。

    A.社会主交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B.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C.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D.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正确答案:D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宪法的分类。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宪法存在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可以对宪法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类型,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按照宪法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根据宪法修改程序可以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按照宪法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三种。不同类型的宪法其制定主体是不同的。正确答案是D。

  • 第20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确立国家宪法日并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宪法是法治的核心和标志
    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具体化
    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答案:A,C
    解析: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A项正确。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D项说法错误,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但不是总和。故本题答案选AC。

  • 第21题:

    依据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的繁简不同,宪法可以分为( )。
    A.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B.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C.资本主义宪法与社会主义宪法 D.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答案:D
    解析:
    D [解析]从效力和修改程序的不同来划分,宪法有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两类。凡是效力最 高,且修改程序比较严格和复杂的宪法,就叫做刚性宪法;凡是与普通法律效力相等,后法优于前法,且修 改程序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就叫做柔性宪法。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是按照宪法制定机关 的不同所作的分类;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是按照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所作的分类;资本主义宪法 与社会主义宪法是按照宪法的阶级本质不同所作的分类。故本题答案为D。

  • 第22题:

    宪法创制是宪法规范产生、存在和变更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A.宪法制定
    B.宪法实施
    C.宪法监督
    D.宪法修改
    E.宪法解释
    F.宪法适用

    答案:A,D,E
    解析:

  • 第23题:

    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是()。

    • A、2004年宪法修正案
    • B、1999年宪法修正案
    • C、1993年宪法修正案
    • D、1988年宪法修正案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