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B.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0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p,m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题目

下列有关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p,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有关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B.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关滴眼剂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吸收

    C.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为5.0~9.0

    D.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μm

    E.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正确答案:B
    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之一是具有一定的黏度,以延长药液与眼组织的接触时间,增强药效,而不是不利于药物的吸收。所以答案为B。

  • 第2题:

    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为5.0~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μ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粘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答案:E
    解析:

  • 第3题:

    下列有关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μ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滴眼剂的概念、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滴眼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与影响吸收的因素。选项ABCD的描述都是正确的.而E选项不正确,是因为适当增加滴眼剂的黏度,可延长滴眼剂中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从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 第4题:

    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μ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0


    参考答案:B

  • 第5题:

    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μ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答案:E
    解析:
    此题考查滴眼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及吸收途径。按滴眼剂的定义,滴眼剂为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眼部可耐受的pH为5.0~9.0,对混悬型滴眼剂其微粒大小有一定的要求,不得有超过50μm粒子存在.否则会引起强烈刺激作用。滴眼剂中药物吸收途径是首先进入角膜,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另一个吸收途径是通过结膜途径吸收,再通过巩膜到达眼球后部。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之一是有一定的黏度,以延长药液与眼组织的接触时间,增强药效,而不是不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本题答案应选E。

  • 第6题:

    下列有关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μ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