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混悬剂的错误表述为A.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分散法和凝聚法B.ζ电位在20~25mV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C.常用作混悬剂中稳定剂的有助悬剂、润湿剂和絮凝剂D.絮凝剂离子的化合价与浓度对混悬剂的絮凝无影响E.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电位适当降低,有利稳定

题目

下列关于混悬剂的错误表述为

A.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B.ζ电位在20~25mV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

C.常用作混悬剂中稳定剂的有助悬剂、润湿剂和絮凝剂

D.絮凝剂离子的化合价与浓度对混悬剂的絮凝无影响

E.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电位适当降低,有利稳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下列关于混悬剂的错误表述为A.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分散法和凝聚法B.ζ电位在20~25mV时混悬剂恰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混悬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A.混悬剂为非均匀液体制剂

    B.混悬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C.沉降容积比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

    D.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E.混悬剂的分散介质可以为水,也可以为植物油


    正确答案:B
    解析: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混悬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粗分散体系。

  • 第2题:

    以下关于混悬剂的质量评价正确的是

    A: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B:沉降容积比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C:重新分散试验中,使混悬剂重新分散所需时间越短,混悬剂越稳定
    D:絮凝度越小混悬剂絮凝效果越好
    E:ζ电位在20~25mV时,混悬剂呈絮凝状态

    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混悬剂的质量评价。沉降容积比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F值在1~0之间,F值愈大混悬剂愈稳定。絮凝度为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常用β表示。β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故本题答案应选ACE。

  • 第3题:

    关于混悬剂的错误表述有()

    A.沉降容积比在0-1之间

    B.沉降曲线陡峭,说明混悬剂处方设计良好

    C.絮凝度越小,絮凝效果越好

    D.糖浆主要用于内服混悬剂的助悬剂

    E.混悬剂的制备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BDE

  • 第4题:

    下列关于混悬剂的质量评定的正确说

    A:使混悬剂重新分散所需次数越少,混悬剂越稳定
    B:沉降容积比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C:混悬药物与分散介质密度差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D:混悬剂絮凝度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E:混悬剂粒子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答案:A,D,E
    解析:

  • 第5题:

    107、关于混悬剂的错误表述有()

    A.沉降容积比在0-1之间

    B.沉降曲线陡峭,说明混悬剂处方设计良好

    C.絮凝度越小,絮凝效果越好

    D.糖浆主要用于内服混悬剂的助悬剂

    E.混悬剂的制备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BC解析:沉降容积比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测定方法:将混悬剂放于量筒中,混匀,测定混悬剂的总容积V0,静置一定时间后,观察沉降面不再改变时沉降物的容积Vu,其沉降容积比F为:F=(Vu/V0)×100%。F值愈大混悬剂愈稳定。F值在1~0之间。A正确。沉降容积比也可用高度表示,H0为沉降前混悬液的高度,Hu为沉降后沉降面的高度。沉降容积比Hu/H0是时间的函数,以Hu/H0为纵坐标,沉降时间t为横坐标作图,可得沉降曲线,曲线的起点最高点为1,以后逐渐缓慢降低并与横坐标平行。根据沉降曲线的形状可以判断混悬剂处方设计的优劣。沉降曲线比较平和缓慢降低可认为处方设计优良。但较浓的混悬剂不适用于绘制沉降曲线。B错误。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用下式表示:β=F/F∞。式中,F—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F∞ —去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絮凝度β表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β值愈大,絮凝效果愈好。用絮凝度评价絮凝剂的效果、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有重要价值。C错误。低分子助悬剂如甘油、糖浆剂等低分子化合物,可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也可增加微粒的亲水性。在外用混悬剂中常加入甘油,亲水性药物的混悬剂可少加,疏水性药物应多加,如复方硫磺洗剂就加有甘油。糖浆剂主要用于内服的混悬剂,具有助悬和矫味作用。D正确。制备混悬剂时,应使混悬微粒有适当的分散度,粒度均匀,以减小微粒的沉降速度,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混悬剂的制备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E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