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女,45,岁,营业员,已婚,2004年7月19日初诊。因长期生活压力大,半月前出现咽喉不适,自以为感冒所致,服用感冒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现症见:咽中如有物梗阻,伴轻咳,无痰,咽中异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胸闷,两胁胀痛,纳减、夜寐欠安,二便调。T 36.3℃,P 93次/分,R 19次/分,BP 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面色淡红,咽色淡红,双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血常规正常;胃镜检查正常。

题目

李某,女,45,岁,营业员,已婚,2004年7月19日初诊。因长期生活压力大,半月前出现咽喉不适,自以为感冒所致,服用感冒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现症见:咽中如有物梗阻,伴轻咳,无痰,咽中异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胸闷,两胁胀痛,纳减、夜寐欠安,二便调。T 36.3℃,P 93次/分,R 19次/分,BP 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面色淡红,咽色淡红,双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血常规正常;胃镜检查正常。


相似考题
更多“李某,女,45,岁,营业员,已婚,2004年7月19日初诊。因长期生活压力大,半月前出现咽喉不适,自以为感冒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男,28岁。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周身酸痛,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脉浮数。自诉有多位同事出现类似症状。中医诊断是( )。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湿感冒

    D.体虚感冒

    E.时行感冒


    【答案】E

  • 第2题:

    刘某,女,63岁。长期咽喉不适感,隐痛,咽喉稍肿,色暗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欲求针灸配合治疗。可取腧穴

    A.少商、合谷、尺泽、关冲

    B.少商、合谷、列缺、外关

    C.太溪、照海、鱼际、三阴交

    D.太渊、丰隆、列缺、合谷

    E.以上都不可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病例摘要:林某,女,45岁,已婚,职员。2013年3月6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一周前劳累后出现发热,热势不高。现症:低热,热势不退,伴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等症状,平素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内伤发热。中医证型诊断:气虚发热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发热,热势不高为主症,辨病为内伤发热。现症见低热,热势不退,伴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等症状,平素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气虚发热证。中气不足,阴火内生。中医病证鉴别: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瘀、湿阻的病史,或反复发热史。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而外感发热表现的特点有: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方剂名称: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黄芪15g,党参15g,白术lOg,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4题:

    女孩小丽,孤儿,5岁,生活在社会福利机构。根据《收养法》,下列具有抚养教育能力的人员中,可以收养小丽的是( )。

    A.赵某,男,未婚,38岁,已收养—子
    B.钱某,女,离婚,38岁,己收养一女
    C.孙某,男,已婚,28岁,育有—子
    D.李某,女,离婚,28岁,无子女

    答案:B
    解析: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无子女;②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③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④年满30周岁;⑤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有关收养人的特殊要求:第一,基于伦理道德的考虑,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第二,为有利于作为收养人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和睦,规定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故ACD错误。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故B正确。

  • 第5题:

    (2019年)女孩小丽,孤儿,5岁,生活在社会福利机构。根据《收养法》,下列具有抚养教育能力的人员中,可以收养小丽的是( )

    A.赵某,男,未婚,38岁,已收养—子
    B.钱某,女,离婚,38岁,己收养一女
    C.孙某,男,已婚,28岁,育有—子
    D.李某,女,离婚,28岁,无子女

    答案:B
    解析: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无子女;②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③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④年满30周岁;⑤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有关收养人的特殊要求:第一,基于伦理道德的考虑,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第二,为有利于作为收养人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和睦,规定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故ACD错误。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故B正确。

  • 第6题:

    李某,女,二十五岁。初诊日期: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七日。半月前患半产,之后经血不断,自觉心中空虚而动,心神不安,夜寐不实,头目眩晕,倦怠乏力,做心电图和血常规检查,未发现任何病证,但自己却痛苦至极,请中医治疗。 病例分析要求: ①该患应诊为何病何型? ②分析该患病因病机。 ③选择正确治法和方剂。


    正确答案: 分析关注点
    ①该患应诊为:心悸:属心血不足型。
    ②因半产失血,之后又失于调理,导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脑失所营,神无所依,虑无所定,发为心悸。
    ③正确治法是: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剂选归脾汤加减治疗

  • 第7题:

    患者风热感冒,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咽喉不适,治疗宜首选()

    • A、菊花
    • B、柴胡
    • C、荆芥穗
    • D、桂枝
    • E、土茯苓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李XX,女,45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2月,加重伴黑便1周,在合川某医院就诊,胃镜发现“巨大胃溃疡”,病理活检显示:胃腺癌。此女子无法相信自己所患疾病,到重庆某三甲医院要求医生再次胃镜检查,希望能排除胃癌。此女的行为表明其正处于创伤应激反应的那个阶段()


    正确答案:否认阶段

  • 第9题:

    已婚男女张某(男)和李某(女)因长期共事产生感情,经常出入各种娱乐场所及旅馆,多次发生性关系,对于张某和李某的行为应如何界定?

    • A、通奸罪
    • B、组织淫秽表演罪
    • C、聚众淫乱罪
    • D、无罪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已婚男女张某(男)和李某(女)因长期共事产生感情,经常出入各种娱乐场所及旅馆,多次发生性关系,对于张某和李某的行为应如何界定?
    A

    通奸罪

    B

    组织淫秽表演罪

    C

    聚众淫乱罪

    D

    无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李某,女,45,岁,营业员,已婚,2004年7月19日初诊。因长期生活压力大,半月前出现咽喉不适,自以为感冒所致,服用感冒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现症见:咽中如有物梗阻,伴轻咳,无痰,咽中异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胸闷,两胁胀痛,纳减、夜寐欠安,二便调。T36.3℃,P93次/分,R19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面色淡红,咽色淡红,双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血常规正常;胃镜检查正常。

    正确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咽中不适,如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半个月为主症,可诊断为郁证,属痰气郁结证。患者病起于长期生活压力大而致肝气郁结,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痰湿郁结于胸膈之上,故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气机失于舒展则胸闷;胁为肝经之所过,经脉郁滞则胁胀痛;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气郁结之征。西医诊断依据:①中年女性,有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等诱因;②有咽中如异物梗阻、心烦,失眠等症状;③体查:咽色淡红,扁桃体不肿大;④血常规,胃镜检查等正常。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郁证(痰气郁结证)。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法半夏10g厚朴10g茯苓10g紫苏10g枳壳1Og代赭石15g(兑)生姜3片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王某,女,38岁。1978年3月25日初诊。主诉:头晕6天。病史:3月19日开始感到头晕不适,咽喉拘紧,发热恶寒。自服速效感冒胶囊,恶寒发热消退,头晕稍减。昨日偶然左耳中刺痛,瞬时消失。同时胸闷,心烦,口中干苦。小便黄,大便干3天未解。今晨头晕加重,左侧头痛,烦躁。月经正常,黄带量少。检查:舌红,苔黄,脉象弦数。咽壁充血。血压、血象正常。该病中医诊断为()
    A

    便秘

    B

    眩晕

    C

    头痛

    D

    感冒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张某与王某离婚之后,儿子张大随王某共同生活,后来张某与李某结婚,生有一子张二,李某与前夫育有一女,年仅8岁,随张某和李某生活。张某后来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长达3年,上述所有子女均已成年。张某被宣告死亡,张某的汽车被张二继承,张二将之卖给刘某。下列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是?()

    A.王某、李某有权申请宣告张某失踪

    B.张某若被宣告死亡,张大、张二以及李某的女儿都有权继承张某的遗产

    C.张某若又出现,只要李某未再婚,无论李某是否愿意,二人的婚姻关系均自动恢复

    D.张某若又出现,死亡宣告被撤销,张某可以要求刘某返还汽车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闫某,女,63岁。长期咽喉不适感,隐痛,咽喉稍肿,色暗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欲求针灸配合治疗。可取腧穴

    A、少商 合谷 尺泽 关冲

    B、少商 合谷 列缺 外关

    C、太溪 照海 鱼际 三阴交

    D、太渊 丰隆 列缺 合谷

    E、以上都不可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病例摘要:李某,男,69岁,已婚,干部。2012年9月7日初诊。患者平素喜食辛辣肥甘厚味,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食易饥,口渴,多尿。现症: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瘿病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消渴(中消)。中医证型诊断:胃热炽盛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多食易饥,口渴,多尿为主症,辨病为消渴中消。现症见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辨证为胃热炽盛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中医病证鉴别:两者都可见多食易饥,消瘦症状。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症状,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渴,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多饮、多尿、尿甜的症状。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剂名称:玉女煎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生石膏15g,知母5g,黄连6g,栀子5g,玄参6g,生地黄20g,麦冬6g,川牛膝5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16题:

    下列人员中,不可以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是(  )。

    A.李某,65岁,老伴去世,儿子在异地生活,因工作原因常年不能回家照顾李某
    B.王某,45岁,工厂倒闭,处于失业期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C.赵某,38岁,工厂效益不好,只能领取基本工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张某,35岁,工资3000元,家里4口人,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低保对象资格。民政部2012年印发的《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规定低保资格条件包括: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要件。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本题中,A选项中的李某,虽然儿子在异地生活,但是他有法定赡养人,而且也没有明确说明他没有经济来源,故选A。

  • 第17题:

    某企业高管,因工作压力大,长期失眠,为了能促进睡眠,睡前饮酒。体检时发现高血压。无高血压家族史。导致其高血压的原因是

    A.饮食不规律
    B.工作压力大
    C.生活不规律
    D.睡前饮酒
    E.长期失眠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李某(女,28岁)因贩卖大量毒品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执行逮捕后,公安机关发现李某怀孕在身,那么对李某必须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患者女性,45岁,接触性出血1年,白带带血2月,偶感下腹不适;患者一年前出现性生活后出血,两月前出现白带内带血,并觉下腹隐痛;体查:外阴已婚已产式,宫颈肥大,质硬,颈管膨大,宫颈表面光滑。病灶侵犯阴道上段不超过阴道1/3,余未见受累,该分期为()

    • A、Ⅰa
    • B、Ⅱa
    • C、Ⅱb
    • D、Ⅲa
    • E、Ⅲb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药店营业员李某(女,42岁)与王某有仇,早有杀死王某的想法。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了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请问:李某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中止?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李某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本案中李某已经把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虽后悔,又去王家想取回砒霜,但毕竟没有取回,没有有效防止结果的发生,造成王某死亡,不符合犯罪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特征,不属于犯罪中止,已经属于犯罪既遂。

  • 第21题:

    单选题
    某男,28岁。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周身酸痛,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脉浮数。自诉有多位同事出现类似症状。中医诊断是( )。
    A

    风寒感冒

    B

    风热感冒

    C

    暑湿感冒

    D

    体虚感冒

    E

    时行感冒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李小如,女,19岁,因考试,学习压力大,熬夜,睡眠不好,上课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虚脱而来院就诊。医嘱:50%葡萄糖100mlivst。 注射过程中,病人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局部肿胀、抽之无回血,考虑是()。
    A

    针头阻塞

    B

    针尖斜面一半在血管内

    C

    针头滑出血管外

    D

    药液粘稠度大

    E

    静脉痉挛


    正确答案: E
    解析: 静脉注射过程中,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无回血,说明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阻塞少见,表现是无回血、无疼痛、无肿胀,针头一半在血管内的表现是注射部位疼痛,逐渐肿胀,回血不明显。

  • 第23题:

    单选题
    闰某,女,63岁。长期咽喉不适感,隐痛,咽喉稍肿,色暗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欲求针灸配合治疗。可取腧穴()
    A

    少商、合谷、尺泽、关冲

    B

    少商、合谷、列缺、外关

    C

    太溪、照海、鱼际、三阴交

    D

    太渊、丰隆、列缺、合谷

    E

    少商、合谷、丰隆、列缺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李某,女,45,岁,营业员,已婚,2004年7月19日初诊 。因长期生活压力大,半月前出现咽喉不适,自以为感冒所致,服用感冒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现症见:咽中如有物梗阻,伴轻咳,无痰,咽中异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胸闷,两胁胀痛,纳减、夜寐欠安,二便调 。T 36.3℃,P 93次/分,R 19次/分,BP 120/80mmHg 。神志清,精神差,面色淡红,咽色淡红,双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 。血常规正常;胃镜检查正常 。

    正确答案:
    解析: